1. 学习背景
在 DBeaver - 数据库表 - 属性 - DDL 中存放数据表的每个字段说明、唯一键、主键、分区等信息
定义了数据在数据库中的结构、关系以及权限
2. 数据定义语言(DDL)定义
DDL全称是Data Definition Language,即数据定义语言,定义语言就是定义关系模式、删除关系、修改关系模式以及创建数据库中的各种对象,比如表、聚簇、索引、视图、函数、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等等。
数据定义语言是由SQL语言集中负责数据结构定义与数据库对象定义的语言,并且由CREATE、ALTER、DROP和TRUNCATE四个语法组成。
- create,创建,用于创建数据库中的表。
- alter,更改,用于在已有的表中添加、修改或删除列。
- drop,删除,删除索引、表和数据库。可以回滚。
- truncate,清空表或者说是截断表,不会删除表。不可以回滚。
备注:delete,删除,但是它是DML语句,可回滚。会走事务,执行时会触发trigger。
从执行速度上来说,drop > truncate >> DELETE
3. PARTITION 分区
对数据进行分区
3.1. 具体的sql语句
- 创建表的时候,添加分区
CREATE TABLE `test`.`test_pa`(
`id` int(11) NOT NULL,
`t` date NOT NULL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697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