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客观的低代码/无代码平台分类,很多人都没有搞清楚“谁来用?”“用来做什么?”的问题

具不完全统计,市场上号称“低代码”的平台差不多有100家以上。大部分产品,同质化“内卷”,怎么看怎么不像“Mendix”“Outsystems”等Gartner定义低代码明星产品。资本有钱又喜欢炒作概念,为了迎合有钱的大佬,各个公司纷纷包装产品,往概念上面靠。这一幕“云计算” 的时候发生过(IDC都说自己就是云计算),“大数据” 的时候发生过,“AI“ 的时候发生过,甚至连“H5” 的时候也发生过。钱一旦烧完,资本走后,一地鸡毛...

反观今天的“低代码/无代码”市场,无数人追捧和进入,甚至绝大多数人连最基本的两个问题都没有搞清楚!(必须大写)

一、“谁来用”? 二、“用来做什么”?

标准回答:研发人员用;用来快速开发B端各种应用或系统。

首先声明,希望“业务人员”可以用“研发人员”也可以用的,都是扯淡,两个群体相差太远,要干的事情也完全不同,所以至少一定是有一个主体,至少在编程成为“通用技能”前是这样(当前编程还是一项“特殊技能”)。要么给“业务人员”用,需求由业务人员发起?要么给“研发人员用”,需求由研发人员发起?给“业务人员”用的,那个叫“产品”!(说白了,就是SaaS,拿来就能用的);给“研发人员”用的,那个叫“工具”,是帮助研发人员快速开发的!

*有一些“杠精”会说工具也是产品,用于中文表达的概念划分,我就不掰扯了,懂得都懂。

第二个问题来了:

二、“现在多数低代码公司做的是什么呢?”

标准回答:aPaaS,至少可以这么叫,说白了,就是一堆做得比较灵活“可配置”且“有开发接口”的SaaS。往往对应一些标准的使用场景,例如:工作流、表单、报表、表格等。

aPaaS,没有什么不好,很多公司也很早都在做,也有做上市的,企业如果恰巧需要这么几个场景,完全可以买过来使用,直接给业务人员用现成的产品“不香吗”?但是,这样的产品往往场景相对单一(容易造成鸡肋),对于企业复杂需求往往还需要研发人员介入(开发成本降低多少不好评估)。而对于类似这样的“低代码”产品,更大的问题则是“高度内卷”(involution),大多数生存机会渺茫,由于其“应用无法导出单独部署”(只能整个aPaaS一起部署,即所开发的应用和平台无法解耦),因此一旦企业采用之后,后续的维护将存在巨大的风险。

第三个问题来了:

三、我们怎么对低代码/无代码平台进行基础分类呢?

标准答案(只需要判断以下三个问题):

1、通用性如何?(支持哪些特定场景?还是全场景?支持哪些系统?)

---关联特征--- 是否有IDE(集成开发环境,不是每个产品一个配置界面那种)?

---关联特征--- 逻辑的非代码实现能力?直接影响低代码能有多“低”

2、有代码/无代码?

3、应用是否具有脱离平台独立部署能力?

(严格讲如果不能独立部署顶多算引擎,不能算开发平台)

下面分类表格包括:iVX 活字格 牛刀 无远 ClickPaaS 氚云 宜搭 明道 简道 轻流等

概括起来大体分为三类:如下

第一类 通用无代码开发平台: iVX

第二类 低代码开发平台:活字格 牛刀 无远

第三类 低代码aPaaS(引擎): ClickPaaS 氚云 宜搭 明道 简道 轻流

希望对大家低代码选型,或者了解低代码产品分类和现状有所帮助。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