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coroutine與gevent

這篇文章是要大略介紹一下coroutine和Python的相關應用的函式庫gevent,在介紹coroutine前我們先來點情境,因為目前常見的coroutine應用都是在網路程式上,因此我們得先建立一些網路框架的模形再介紹coroutine會比較容易懂

不同的網路框架模型

網路隨著時代發展,已經成為現代生活中越來越重要的重要的基礎,而做為提供這些服務的伺服器,負載的連線也越來越多,因此網路程式的軟體、硬體架構也一直在演變,才有辦法承載越來越多的連線數量,有人希望在一台機器能夠同時處理1萬個連線以上,所以提出C10K問題,並且之後有不少新的的技術來達成這個目標,而在此我們只專注在於軟體的架構上,首先介紹最簡單的架構

阻塞式單一行程

這樣的網路程式非常的簡單,只有一個迴圈,單一個行程,處理完一個要求後才繼續處理下一個,理所當然這樣的效能非常差,因為連線在完成前其它的連線都無法被處理,現代的伺服器已經很少看見這樣的架構,但因為優點是簡單,如果沒有什麼大量同時連線要處理,其實這樣的架構就很足夠

阻塞式多行程

因為既然單一行程只能同時處理一個請求,那很簡單的想法就是每個請求開一個行程去處理,如此一來就能同時處理更多的請求,但是這樣做有缺點,行程的copy如果是fork的話,有os paging system在成本上其實還好,但是還是有,而且越多的連線就表示需要越多的context-switch,當連線量多到一定程度時,可能大部份的CPU時間都在忙著進行context-switch,如此一來這樣的架構在此情況下是沒有效率的,但是優點是寫伺服器的部份事實上和寫單一行程阻塞式不會差太多,一樣簡單好寫

阻塞式多行程多執行緒

除了多行程多阻塞式,有些程式為了減少process copy的成本,或是其它的考量,會在多個行程上開多個執行緒來處理請求,也有可能是單行程多執行緒,但是基本上和上面這幾種都沒有太大的差別,而引進了執行緒帶來了一些額外的問題,dead lock、race condition等等,當不同的執行緒如果在一起有共同的東西要處理,這些常見的同作問題就會出現,使得程式得寫得更小心

非阻塞式事件驅動

為了解決上面提到多行程和多執行緒等所帶來的問題,有一種做法是只有單一主要的迴圈來檢查有無網路IO的事件發生,再來決定要怎樣處理,這樣的好處在於省掉了context-switch、process copy等等成本,也不會有dead lock、race condition等問題,但缺點在於程式的部份會變複雜,因為當你一件事件被觸發,有事情還沒做完,你就得記下目前狀態,再下次事件觸發時再依先前的狀態來決定接下來要做什麼,不像上面是線性的程式執行那樣直觀,Twisted就是這樣的網路框架

非阻塞式Coroutine

那你或許會想,有沒有可能我們能有事件驅動的好處,和阻塞式那樣的直觀好處呢? 答案或許就是Coroutine,基本上它的本質也是事件驅動,只有單一的迴圈在檢查事件的發生,但是加上了coroutine的概念,而Gevent就是這樣的函式庫

Coroutine

講了這麼多次coroutine,我相信大部份的讀者可能還是不懂這到底是什麼鬼東西,對於大部份程式設計師而言這應該都算是較陌生的名字,對我而言,在一開始這也是個令人困惑的名詞,但事實上只要理解以後就會發現coroutine不是這麼的難懂,用簡單的一句話來說Coroutine,就是可以暫時中斷,之後再繼續執行的程序,我們來看一個例子,事實上Python就有最基礎的Coroutine,也就是generator

# -*- coding: utf8 -*-
def foo():
    for i in range(10):
        # 丟資料並且把主控權交給呼叫者
        yield i
        print u'foo: 主控又回到我手上了,打我阿笨蛋'

bar = foo()
# 執行coroutine
print bar.next()
print u'main: 現在主控權在我們手上,做點雜事'
print 'main:hello baby!'
# 回到剛才foo這個coroutine中斷的地方繼續執行
print bar.next()
print bar.next()

執行結果:

0
main: 現在主控權在我們手上,做點雜事
main:hello baby!
foo: 主控又回到我手上了,打我阿笨蛋
1
foo: 主控又回到我手上了,打我阿笨蛋
2

看到了嗎? 我們的foo在執行的過程中被中斷又繼續了好幾次,這就是coroutine,你可能覺得這樣一點用都沒有,我在一開始也這樣想,thread的context-switch也是可以暫停然後再繼續執行,所以這樣的特性好處在哪裡? 有幾個重點在於

  • thread之間需要context-switch,而且成本很高,但是coroutine之間的切換很快
  • coroutine的成本很低,可以很輕易的產生大量的coroutine
  • 這些事情全是在同一個thread裡發生的,因此不會有race condition等問題發生 (還是可能會有)
  • thread的context-switch雖然我們可以進行某種程度的控制,但是很多部份還是得靠OS來決定要先排程哪個thread,而coroutine的執行是由我們自己控制的

接著我們用圖來說明coroutine和thread之間的差別

你可以發現,Coroutine所做的其實就只是在單一thread裡面不同的coroutine裡互相切換,本質上和thread很像,所以也有些coroutine叫做micro-thread,而切換通常都是我們主動去做的,看到下面這張,當你建立了不同的thread,context-switch未必是在你預期的情況下發生的,而且通常都是由OS引發的,除此之外,如果你老爸夠有錢,買了最新的Intel iCore 2000的一千核心CPU,那麼恭喜你,你的thread可能是由不同的processor執行,因此不同thread的程式真正的同時執行是有可能的

等等! 這時候你可能抓起你手邊的OS恐龍本敲你自己的頭,你這樣問道: 嘿! 恐龍本上面有提到FCFS、RR等等排程演算法,那Coroutine呢? 答案是如同我們前面提到,這由我們自己決定,這是好處之一,這時你可能又會抓著你的頭髮大叫 “網路呢? 網路呢? 講了半天我只看到Coroutine之間切來切去,我根本看不到在這裡面的半點網路成份,哪怕是一公克也好”

確實,當我一開始在讀相關資料時也很困惑,ˊ這樣跳來跳去又如何? 網路應用到底在哪裡? 現在就回到我們的主題來

少了非同步IO的Coroutine,就像少了哇沙必的生魚片

到目前為止都很難和網路有什麼相關的聯想,但是想到網路就會想到IO,而事實上這樣的優點就是在於有大量IO時會顯得特別好用,我們考慮一下當遇到IO時就將主控權交給別人

Gevent的運作方式基本上就很類似這張圖,它的Coroutine是由greenlet實作的,而每個Coroutine都有一個parent,最頂層的Coroutine就是main thread或是當前的thread,每當Coroutine遇到IO的時候,就將主控權交給root coroutine,它會視哪些coroutine的IO event是已完成的,就將主控權交給他,其實就只是這樣而已,事實上程式寫起來完全和一般的阻塞式伺服器沒什麼兩樣,但是它千真萬確是非同步的,這就是它神奇的地方,我們來看點實際的例子,我們直接拿gevent範例裡的同步下載程式

#!/usr/bin/python
# Copyright (c) 2009 Denis Bilenko. See LICENSE for details.

"""Spawn multiple workers and wait for them to complete"""

urls = ['http://www.google.com', 'http://www.yandex.ru', 'http://www.python.org']

import gevent
from gevent import monkey

# patches stdlib (including socket and ssl modules) to cooperate with other greenlets
monkey.patch_all()

import urllib2

def print_head(url):
    print 'Starting %s' % url
    data = urllib2.urlopen(url).read()
    print '%s: %s bytes: %r' % (url, len(data), data[:50])

jobs = [gevent.spawn(print_head, url) for url in urls]

gevent.joinall(jobs)

這程式太簡單了對吧? 但它確實能做到極高效能的同步下載,我們做一點簡單的解釋,首先令人困惑的是monkey.patch_all(),會有這行,是因為Python內建的各種函式庫裡的IO函式庫、及會阻塞住的函數,例如Sleep都會讓整個程式卡住,而不是利用Selector/epoll之類的功能來處理,所以monkey這個函式庫就是負責將Python內建的函式庫取代成以gevent的非同步形式的函式,如此一來當執行到那些IO之類的動作,會切到MainThread的coroutine進行排程,而非直接卡在那裡等結果,而當IO動作真的完成了,gevent內部會將該coroutine標示為可執行的,因此下次有機會就會排到那個coroutine,看到下面的spawn,就是在產生coroutine,在這裡的coroutine因為事實上是greenlet這個Python函式庫題供的,所以事實上叫做greenlet

你可以在腦中想像一下,spawn首先呼產生了三個執行print_head的routine ,在joinall的地方,把主控權交給第一個print_head,而在函數裡遇到了urllib2.urlopen這個IO動作,因此它將自己設為等待狀態,並且將主控權交還給MainThread,而MainThread將主控權排給了第二個print_head,同樣的也遇到了urllib IO動作,第三個也是一樣,而這三個都在等待,主控權便再次回到了MainThread,它等待有哪個gevent的IO事件完成了,就將主控權交給它,如此一來,重覆這樣的過程,三個網頁的同步下載就在coroutine的切換之間完成了,當三函數return,joinall也會結束,整個程式就跑完了

一開始會很難理解,但一但弄清楚之後就會瞭解這樣寫法的簡單和實用性,你可以忘記它背後的原理,把它當作是一般的阻塞式網路程式來寫,就會很輕鬆,但又輕量、高效能,以上大概就談到這裡,有興趣可以玩玩看gevent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