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协议标准与设计目标
BLE芯片
采用蓝牙低功耗标准协议(如BLE 5.0/5.1/5.2),支持与手机、平板等设备直接互联。
设计侧重低功耗,适合穿戴设备、传感器等电池供电场景,待机功耗可达到微安级。
2.4G芯片
通常使用私有协议(如无线键鼠专用方案),需搭配特定接收器,无标准协议限制。
设计更关注实时性和低延迟,适用于电竞外设等高响应需求场景。
二、功耗与能效表现
BLE芯片:通过深度睡眠模式降低功耗,仅在数据传输时唤醒,平均功耗比传统蓝牙低90%。
2.4G芯片:功耗相对较高,但通过私有协议优化可实现快速响应,适合短时高频交互设备。
三、传输性能对比
覆盖范围
BLE芯片:理论最大覆盖300米(高功率模式),实际室内约10-50米。
2.4G芯片:通常覆盖10-30米,私有协议可增强抗干扰能力。
速率与延迟
BLE芯片:传输速率1-2Mbps(BLE 5.0),端到端延迟约3-6ms。
2.4G芯片:速率可达2Mbps以上,私有协议可实现亚毫秒级延迟。
四、典型应用场景
BLE芯片:
穿戴设备(如心率监测)、智能家居传感器、医疗设备(如血糖仪)。
需手机互联或多设备组网(如Mesh)的场景。
2.4G芯片:
无线键鼠、游戏手柄、遥控玩具、工业实时控制设备。
双模方案(如BLE+2.4G)可兼顾互联性与低延迟。
五、开发与兼容性
BLE芯片:需遵循标准协议栈,兼容性强但开发周期较长;支持iOS/Android等系统。
2.4G芯片:私有协议开发灵活、成本低,但需专用接收器,跨平台兼容性有限。
#亿胜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