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市场,还有救吗?

预测显示,2023年全球存储设备市场规模将达486亿美元。但现实情况是,存储市场远没有看上去繁荣,下行趋势已经延续了很长时间了。

更扎心的是,行业已经触底,“跌无可跌”。

943239eca19d29f2010a65c1dfd4c807.gif

当前,整个存储市场都在期待一场回暖,有的预测第三季度会好转,悲观一点的,预测第四季度会好一些。

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市场寒冬之下,存储厂商的日子很不好过,透过“惨不忍睹”的财报就能看出来。

数据显示,三星今年第二季度低于去年同期的77.2万亿韩元,同比下降22%,也不及上一个季度的63.75万亿韩元,环比下降5.9%。

韩国SK海力士第二季度净亏损约23亿美,虽然与第一季度相比,亏损有所下降,但依然不容乐观。要知道,这可是全球第二大存储芯片制造商,成绩如此惨淡,整个市场的情况可想而知。

兆易创新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41亿元,同比下降39.85%;净利润1.5亿元,同比下滑78.13%。

佰维存储8月1日公告,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1亿元-12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为-2.8亿元至-3.2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

由此可以看出,不管是大厂商,还是小厂商,亏损已经是既定的事实,产品售价大幅下降,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及毛利率下滑。

厂商现在能做的,就是最大限度的降低亏损幅度,寻找新的机会翻盘。

存储市场的多重打击

2022年全球存储芯片行业市场规模为1344亿美元,同比下滑12.63%。Gartner报告显示,2023年半导体营收预估下降11.2%,其中存储业务下降35.5%。

除了季节性波动,存储市场下滑的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宏观经济上,各个行业、各个市场都在经历一波下行。因为,全球经济已经长到了一定的高点,在这个时间节点又缺少新的增长动力。因此,这种下行是全球性的,不是某个国家单一的现象。

另一个,就行业本身来说,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低迷。

智能手机、PC和服务器是存储的三大主力应用市场。数据显示,在2022年,PC出货量与2021年相比降低13%,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也下降了9%,这两大类的应用消耗了56%的NANDFlash产能与51%的DRAM产能。2023年上半年,这两类的出货量依然在下降。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叠加PC出货量锐减,行业普遍预计,SSD固态硬盘、机械硬盘都会越来越便宜,价格没有想不到的低,而届时厂商也会大搞促销,所以SSD 1TB降价到300元以内。

此外,工业市场也需求不及预期,也导致存储市场低迷,最明显的特点是,整个存储市场上半年主要是在消化库存。因为,从芯片代工到终端的上下游厂商集体收缩产能,蔓延到整个产业链,行业库存普遍居于高位。

在这个背景下,有人注意到,存储市场规模有所下滑,但存储容量规模仍略有增长。比如,手机方面,中低端手机的存储容量迈向128/256GB,高端手机甚至走向1TB。PC市场正在进入512G和1T时代。

但这些依然解救了不了低迷的存储市场。

火热的AIGC能拉动吗?

不能。

首先得承认,生成式AI确实对存储有更大的需求。生成式AI需要海量的数据来进行训练,用于训练AI的数据是真实数据的3倍。在这一过程中,算力需要GPU支撑,存力则主要是存储器,尤其是对DRAM内存的需求。

更长期而言,考虑到AI应用的推广和活跃用户数的大幅提升,推理型服务器市场规模仍有望保持高增长,相应存储器市场需求也会进一步快速提升。

而且,我们看到,头部厂商的DRAM部分业务明显受益于生成式AI技术,因为其对高端存储产品的需求有了一定增长。

但问题在于,生成式AI才刚刚起步,还没有到大规模迸发的时候。而且AI服务器的成本可能是常规服务器的20倍,很多公司“想买也买不起”。最有说服力的就是,AI服务器出货量增长不及预期,有预测显示,2023年全球AI服务器的出货量约为10-15万台,占比不足1%。

总体来看,存储市场的“冷淡”受大环境与存储市场周期方面的双重影响。从当前来看,在2023年第三季度,预计价格降幅有望收窄,一定程度上回暖还是有可能的。

各存储厂商需要咬紧牙关,静待经济复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