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年底绩效是C,提离职领导死活不让走,后来领导私下说:他走了,就没人背这个绩效了。

点击上方 "大数据肌肉猿"关注, 星标一起成长

点击下方链接,进入高质量学习交流群

今日更新| 1052个转型案例分享-大数据交流群

作为一个在职场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过来人”。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一个让我感到无比无奈的现象。

前几天,我在一个职场论坛里看到一个帖子,看完之后心里五味杂陈。事情是这样的:

有个同事,去年年中和年底的绩效都是C。他实在受不了这种“被打压”的日子,决定辞职。结果,领导却死活不放人,还信誓旦旦地说后面还有机会。

我当时还觉得领导挺有人情味的,直到后来领导私下和我说:“他要是走了,这个绩效C的指标谁来扛?”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一切。

图片

说到绩效考核,我可是深有体会。以前在一家地产公司,每个季度都要搞一次强制分布,每个部门必须有10%的人拿C,绩效工资直接打八折。

不过,我们那时候还算人性化,会轮流“中招”,然后再通过给S(绩效工资打1.2倍)来平衡一下。

可现在,有些领导为了完成公司下达的低绩效指标,直接把某个岗位“锁定”为C,这简直就是对员工的“精神折磨”。

这种现象在职场上其实并不少见,但每次看到,我还是会觉得心里很不舒服。

绩效考核的初衷是为了激励员工,避免“躺平”文化,可如今却演变成了一场“数字游戏”。

管理层为了满足绩效分布的要求,不得不在每个团队里安排几个“背锅侠”,用来消化那些不得不存在的低绩效名额。

这些员工,就成了制度的“牺牲品”。

更讽刺的是,有些“背锅侠”其实工作能力并不差。

他们可能只是不擅长表现自己,或者不懂得职场的“潜规则”,就被无情地推到了这个位置。

长此以往,他们的工作热情被一点点消磨,最终可能真的成了领导眼中的“问题员工”。

这种管理方式,就像在团队里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员工们心里都清楚:今天是他在“背锅”,明天可能就轮到自己。在这种环境下,谁还会真心为公司付出?

有些管理者明明知道这种做法不对,却也无可奈何。

他们也是制度的执行者,面对上级下达的指标,只能想尽办法去完成。可他们有没有想过,这种做法对团队氛围的破坏有多大?

绩效考核本应是激励员工的工具,如今却成了制度的枷锁。

那些被迫“背锅”的员工,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因为制度的不合理。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

当制度变得僵化时,人们就会想尽办法钻空子。

我们曾经也试图通过给S来补偿那些拿了C的同事,但这其实也是一种“数字游戏”。它并不能真正奖励那些能力强的员工,也不能惩罚那些能力差的员工。

问题是,这种做法真的解决了问题吗?

其实,它只是把制度的弊端转嫁到了某些员工身上。一个健康的职场环境,应该是靠能力和贡献说话,而不是靠分配“背锅侠”来维持表面的平衡。

每个员工都应该得到公平的评价和发展机会,而不是成为制度的牺牲品。

可现实是,这种现象在职场上太普遍了,改变似乎很难。

但正是因为普遍,我们才更需要直面这个问题。

每一个管理者都应该扪心自问:我们是在管理数字,还是在管理人?是在追求真实的业绩提升,还是在玩一场数字游戏?

当我们在职场中遇到类似情况时,是选择沉默接受,还是勇于发声?

改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总要有人站出来,指出这种不合理。

·················END·················

你好,我是峰哥。7年外企程序员,拿过多个大厂offer

资深健身爱好者,健美比赛亚军。环球旅行背包客,已去33国,全球远程办公中

毕业一年,靠自己在上海买房买车,点此看我个人成长经历。

扫描下方二维码

添加好友,备注【交流】
可围观朋友圈,也可私信交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