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ISO 15118 标准中,SLAC(Signal Level Attenuation Characterisation,信号电平衰减特性分析)*是物理层通信的核心机制,用于确保电动汽车(EV)与充电设施(EVSE)之间电力线通信(PLC)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其核心功能和技术细节如下:
一、SLAC 的技术定位与功能
1. 物理层协议的核心作用
SLAC 属于 ISO 15118-3(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关键技术,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 信号衰减补偿:电力线通信中,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因线缆阻抗、电磁干扰(EMI)等因素发生衰减。SLAC 通过动态调整信号强度,确保 EV 与 EVSE 之间的通信质量。
- 多设备干扰抑制:当多个 EVSE 或 EV 同时连接时,SLAC 通过信号强度检测和优先级协商,避免通信冲突。
- 物理连接验证:通过测量信号衰减值,验证 EV 与 EVSE 之间的物理连接是否正确,防止因线缆损坏或误插导致的通信失败。
2. 与 HomePlug Green PHY 的关系
SLAC 基于HomePlug Green PHY协议实现,该协议是 ISO 15118-3 的物理层基础。具体实现步骤包括:
- 信号强度测量:EV 发送广播消息,EVSE 接收后计算信号强度(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 衰减值计算:EVSE 将信号强度反馈给 EV,EV 根据信号往返时间(Round-Trip Time,RTT)和信号强度差异,计算信号衰减值。
- 动态调整:EV 和 EVSE 根据衰减值调整信号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确保通信链路的稳定性。
二、SLAC 的工作流程与技术细节
1. 信号交互流程
- 步骤 1:广播发现
EV 通过电力线发送 UDP 广播消息,请求与 EVSE 建立通信。 - 步骤 2:信号强度反馈
所有接收到广播的 EVSE 向 EV 返回包含自身信号强度的响应消息。 - 步骤 3:衰减值计算
EV 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差异,结合物理层参数(如线缆长度、阻抗),计算各 EVSE 的信号衰减值。 - 步骤 4:连接确认
EV 选择信号衰减最小的 EVSE 进行连接,并通过 SLAC 协议协商通信参数(如调制方式、数据速率)。
2. 关键技术参数
- 信号衰减阈值:ISO 15118-3 规定,当信号衰减超过 20dB 时,通信链路被视为不可靠,需重新协商。
- 动态功率调整:EV 和 EVSE 可根据信号质量调整发射功率,范围通常为 0-20dBm。
- 抗干扰机制:通过时分复用(TDMA)和频分复用(FDMA)技术,避免多个设备同时通信导致的冲突。
三、SLAC 的应用场景与优化
1. 典型应用场景
- 公共充电站:当多个充电桩密集部署时,SLAC 可避免信号串扰,确保每个 EV 与对应的 EVSE 正确通信。
- 动态充电(如移动充电):在车辆行驶中进行无线充电时,SLAC 可实时调整信号强度,适应动态变化的物理环境。
- 车网互动(V2G):在双向电力传输过程中,SLAC 确保通信链路的稳定性,支持电网对车辆的实时调度。
2. 技术优化方向
- 差分信号传输:在 Megawatt Charging System(MCS)中,采用差分 PLC 通信(如双绞线)替代传统单端 PLC,可将信号抗干扰能力提升 40dB,从而简化 SLAC 流程。
- AI 驱动的动态调整:通过机器学习算法预测信号衰减趋势,提前调整通信参数,减少延迟和丢包率。
- 与 5G 的融合:利用 5G 网络的低时延特性,实现 SLAC 的远程控制和集中管理,提升大规模充电网络的协同效率。
四、SLAC 与其他协议的协同
1. 与 ISO 15118-2 的协同
- 高层通信建立:SLAC 完成物理层连接后,ISO 15118-2(网络层与应用层)通过 TLS 加密和证书认证(如 Plug & Charge)实现安全通信。
- 数据交互:SLAC 的信号衰减数据可作为 ISO 15118-2 中充电参数协商的依据,例如动态调整充电功率以匹配信号质量。
2. 与 OCPP 的协同
- 充电网络管理:SLAC 的物理层状态信息(如信号强度、链路质量)可通过 OCPP(Open Charge Point Protocol)上报至充电运营商后台,用于网络监控和故障诊断。
五、SLAC 的标准化与演进
1. 国际标准进展
- ISO 15118-3:2015:首次定义 SLAC 的技术要求,基于 HomePlug Green PHY 协议。
- ISO 15118-5:2018:发布 SLAC 的一致性测试规范,包括信号强度测量、衰减值计算等测试用例。
- ISO 15118-20:2022:引入对差分 PLC 的支持,优化 SLAC 在高功率充电场景中的性能。
2. 行业实践
- 芯片级支持:联芯通(SEKORM)等厂商已推出支持 SLAC 的 PLC 芯片(如 MSE1021/MSE1022),并通过 AEC-Q100 车规认证。
- 车企与桩企的应用:特斯拉、大众等车企在新一代车型中集成 SLAC 功能,星星充电、特来电等桩企的充电桩已支持 SLAC 协议转换。
总结
SLAC 作为 ISO 15118 物理层的核心技术,通过动态调整信号强度和抗干扰机制,确保 EV 与 EVSE 之间的可靠通信。其技术演进方向包括差分信号传输、AI 优化和 5G 融合,以适应未来高功率充电和车网互动的需求。对于中国市场,随着 GB/T 标准向 ISO 15118 的逐步靠拢,SLAC 将成为实现充电设施国际化兼容的关键技术之一。
315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