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ctor中使用erase删除元素

本文探讨了C++ STL中Vector容器迭代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特别是当进行元素删除操作时如何避免迭代器越界的问题,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代码示例。

很容易受数组的影响,写出如下代码:
std::vecotr<int>::iterator it = vc.begin();
for( ; it != vc.end(); it++ )
{
    if( ***** )    vc.erase(it);
}

原因是vector中在删除一个元素后,迭代器会自动指向下一个元素。所以,上面的代码很可能导致迭代器越界。
《The C++ Standard Library》中解释:

c.erase(pos) Removes the element at iterator position pos and returns the position of the next element

所以,正确做法应该是:
for( ; it != vc.end(); )
{
    if( ***** )
    {
        vc.erase(it);
     }
    else
    {
        it++;
    }
}

问题又来了,上面的代码在C++ Builder 6.0 、Mingw32 2.95下编译运行完全正常,但vc下面同样会出错(Visual Studio 2008),在erase后,it失效,并不是指向vector的下一个元素,it成了一个“野指针”。

例子: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vector<int>   arr;
    arr.push_back(6);
    arr.push_back(8);
    arr.push_back(3);
    arr.push_back(8);

    for(vector<int>::iterator it=arr.begin(); it!=arr.end(); )
    {
        if(* it == 8)
        {
            it = arr.erase(it);
        }
        else
        {
            ++it;
        }
    }

    cout << "After remove 8:\n";

    for(vector<int>::iterator it = arr.begin(); it < arr.end(); ++it)
    {
        cout << * it << " ";
    }
    cout << endl;

}

### C++ 中 `std::vector` 容器使用 `erase` 方法删除元素 #### 使用方法 在 C++ 中,`std::vector` 提供了两种形式的 `erase` 函数用于移除元素: 1. **单个元素删除** - 可以通过传递一个迭代器来指定要删除的位置。 ```cpp iterator erase(const_iterator position); ``` 2. **范围删除** - 也可以传入一对迭代器表示起始和结束位置(不包括结束位置),从而一次性清除多个连续项。 ```cpp iterator erase(const_iterator first, const_iterator last); ``` 对于上述操作,在执行完毕后返回一个新的迭代器,该迭代器指向最后一个被删除元素后面的那一个位置[^2]。 #### 注意事项 当调用 `std::vector::erase()` 来移除某个或某些成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所有指向已删去项目之后项目的迭代器都将变得无效化;这意味着尝试继续利用这些旧有的迭代器可能导致程序崩溃或其他不可预测的行为[^1]。 - 如果在一个循环体内基于条件判断逐次去除符合条件的对象,则应当小心处理迭代器更新逻辑。因为每次成功调用了 `erase(position)` 后,参数所代表的那个迭代器实际上已经被调整到了下一个有效条目处,此时如果再次对其做自增运算 (`position++`) 就会造成遗漏掉紧随其后的那个对象的情况发生[^3]。 下面给出一段示范代码展示如何安全地遍历并有条件地移除特定字符串类型的向量中的部分组件: ```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include <vector> int main(){ std::vector<std::string> vec{"apple", "banana", "orange"}; auto iter = vec.begin(); while(iter != vec.end()){ if(*iter == "banana"){ iter = vec.erase(iter); // 正确做法:重新获取新的迭代器 }else{ ++iter; } } for(auto& str : vec){ std::cout << str << ' '; } } ``` 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正确地在遍历时修改容器内容而不引起迭代器失效问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