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基础知识

1、ACID
 
数据库正确执行事务的四个要素: 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持久性(Durability)。
 
原子性:整个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完成,不可能滞留在中间阶段。如果事务执行时发生错误,则会回滚(Rollback)到事务开始之前的状态,就像这个事务并未被执行一样。
 
场景:事务中打包了多条SQL语句,其中一条执行错误,整个事务回滚。
 
一致性:事务封装状态改变,并应当保持系统的一致性(类似于某种能量守恒)。意味着:即使事务并发,也需要串行操作
 
场景:一共五百块的五个账号互相转账,在任意时刻应该保持总数为500不变。
 
隔离性:隔离状态执行事务,使它们好像是系统在给定时间内执行的唯一操作。如果有两个事务,运行在相同的时间内,执行相同的功能,事务的隔离性将确保每一事务在系统中认为只有该事务在使用系统。这种属性有时称为串行化,为了防止事务操作间的混淆,必须串行化或序列化请求,使得在同一时间仅有一个请求用于同一数据。
 
持久性:在事务完成以后,该事务对数据库所作的更改便持久的保存在数据库之中,并不会被回滚。
 
 
2、关系型数据库与非关系型数据库
 
非关系型数据库:阉割的ACID——不能很好地实现原子性。
 
Redis(在内存中)
 
可以用于缓存。
 
 
3、MongoDB(在磁盘中)
使用场景:
1、经常进行连接两个表的查询,获取到的笛卡尔积,
2、若表中存在很多互斥字段:在同一个表中很多记录的结构都不相同
可以用于大型项目的存储文档性数据库。
 
4、Hibernate(意译:冬眠):对于对象来说就是持久化。
持久化(Persistence),即把数据(如内存中的对象)保存到可永久保存的存储设备中(如磁盘)。
 
Hibernate使用动态代理来实现懒加载,并为懒加载的对象创建子类,在涉及到相关请求的时候,才向数据库发送查询请求。
 
持久化的主要应用是将数据(内存中的对象)持久化到可永久保存的存储设备中(如磁盘)。
 
持久化的主要目的是将内存中的对象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是在持久状态与瞬时状态间转换的机制。
 
JDBC就是一种持久化机制,文件IO也是一种持久化机制。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ygria/p/9503662.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