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硅谷——程序员面试揭秘》

http://www.csdn.net/article/2014-03-26/2818993/1

摘要:硅谷是绝大多数程序员梦想工作的地方,但你是不是真的做好进军硅谷的准备了?硅谷程序员面试有什么要求?本书作者从职位选择、公司选择、人际关系及求职渠道四个角度为广大IT从业人员揭密了硅谷程序员的求职之路。

通常来说,寻求美国程序员的职位必须做好前期准备,比如,你打算做什么工作?开发、产品设计还是测试?打算应聘哪些类型的公司?大公司还是创业型公司?需要花多长时间做好技术面试的准备?从哪里获取更多的信息?如何准备简历?每家公司的面试风格是什么样子?等等。

首先,我们看看2013年拿到 Facebook聘书的国内程序员贴在网络上的求职历程。

  • 1月 12日:通过朋友推荐,收到 Facebook 猎头的邮件 
  • 1月 26日:预约了第一次电话面试的时间
  • 1月 29日:一个老美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和一个 DFS算法题,很快搞定
  • 1月 30日:收到邮件说通过了,约了第二次电话面试的时间
  • 1月 31日:第二个电话面试的面试官是一个中国人,也问了两个编程题目 
  • 2月 5日:收到反馈说让我去硅谷现场面试,可是在春节假期无法办签证
  • 2月 25日:Facebook发了邀请函,我赶紧去预约美国大使馆面签
  • 2月 27日:顺利通过美国签证面试,面试官居然没看我的邀请函 
  • 3月 3日:说去美国现场面试后可能赶不上今年 H1B签证的申请,所以改成Skype面试
  • 3月 5日:半夜,我进行了4轮编程面试
  • 3月 6日:一大早 Facebook就发信来说收到两个面试官反馈,说对我评价很好
  • 3月 8日:我拿到offer
  • 3月 11日:律师开始跟我联系,让我准备H1B材料
  • 3月 15日:我把所有的材料发给律师
  • 3月 23日:律师效率很高,LCA被批准
  • 3月 28日:H1B petition提交,据说要抽签
  • 4月 11日:律师给我发邮件,说H1B被批准
  • 5月 20日:收到 Fedex快递,律师给我寄的申请材料和 I797B
  • 5月 23日:收到邮件说要对我进行背景调查
  • 6月 14日:背景调查通过
  • 7月 8日:故意挑女儿一岁生日时,一个 H1B带两个 H4,去上海领事馆面签
  • 9月 4日:收到邮件让我去中信银行取护照,终于一切都定了。就等着公司提供搬家服务,32岁的我即将带着老婆孩子去美国开始新生活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1)确定求职目标,即 Facebook的大公司及软件开发职位;2)通过已有的人际关系,找到内部推荐;3)准备好技术面试;4)有了聘书之后,赶在4月1日之前申请H1B名额;5)有了H1B名额之后,即可去美国大使馆或领事馆面试签证。在这个章节,我们先介绍常见的硅谷职位、如何建立求职人际关系及获取求职信息的渠道。在接下来的几个章节,我们将陆续介绍如何撰写简历、如何准备面试及如何与招聘你的公司谈判,等等。


职位选择

谈起软件行业的职位,大家自然就会想到软件开发工程师,其实硅谷的职位远不止这个。只要我们在招聘网站搜索公司名字,就可以看到大量的不同性质的职位。与开发相关的有研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运维工程师、产品经理、前端工程师、数据科学家、架构师、基础框架工程师、用户体验工程师,等等。本书会重点介绍大量招聘外国人的职位,如研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产品经理和数据科学家。

研发工程师(SDE)

这是最普通的职位,也是需求量最大的职位。这需要你精通一门面向对象语言,比如 Java或 C++,最好还能掌握一门脚本语言,比如 Python或 Shell,加上若干个项目经验,此时你就能胜任初级的软件开发工程师的工作。一般来说,研发工程师更具有自由度和自主性,比如能够设计新产品特性、提交并修复BUG等,但晋升竞争激烈,因为每个团队都有大量的研发工程师,想脱颖而出并非易事。

测试工程师(QA)

在有些公司,比如微软,测试工程师又称为SDET,即测试开发工程师。这是很多人会忽视的职位,也有很多人会误解,认为这种职位没什么技术含量。其实在一些公司里,测试工程师编写代码的量不会小于研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与研发工程师相比,缺少自由度,通常他们的工作与项目捆绑在一起。但是,由于测试工程师进入门槛较低,并且晋升快,所以适合做事细腻的女性工程师。

产品经理(PM)

如果你的英文较好,而且在产品方面有敏锐的洞察力,那么产品经理也会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产品经理是市场和开发之间的桥梁,通常需要把客户和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文档,并兼顾产品的营运。产品经理在上班时候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因为他们需要和开发、测试、用户体验等团队协调,甚至和客户见面。产品经理并非都是科班出身,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在不少 IT公司里,公司CEO就是最大的产品经理。

数据科学家(Data Scientist)

伴随着大数据的出现,对这个职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目前成为硅谷昀热门的职位之一,薪水相比研发工程师只多不少。数据科学家就是采用科学方法,运用数据挖掘工具寻找新的数据洞察的工程师,通常需要有大数据处理、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的经验。它的准入门槛较高,但如果你拥有计算机博士或者统计学博士学位,则可以试一试。


公司选择

你打算去大公司,中小公司,还是创业公司?这也是每次跳槽时大家都会去考虑的问题。在硅谷虽然有很多名头响亮的大公司,但更多的还是锐意进取的小公司,并且每天都在诞生新的创意公司、新的小公司。当技术、资金、理念和创新有大量机会摩擦碰撞时,当有这么一种机制帮助你不断实践梦想而不必承担失败的后果时,并且大量人才聚集在硅谷时,创业就变得自然而然了。

在大公司工作的好处大家都知道,待遇优厚、稳定性高、绿卡申请便捷,等等。而在创业公司(startup)工作的好处则是,可以更全面地接触系统内各个方面的技术,更直接地观察公司的运作,与同事的关系也更简单融洽。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你必须在面试之前和对方的人力资源部门确认H1B政策,即公司是否支持外国人在美国合法工作(可以先把绿卡政策放在一边,等到你有多个聘书之后,再问也不迟)。

小公司更缺人才,他们更会不惜代价地引进一个人才。另外,小公司的面试难度也相对较低,毕竟申请的人也较少。最后,如果小公司成功被收购甚至上市,那么你的股票收入很可能会远大于工资所得,而且你更容易进入公司高层。因此,不妨也试试小公司,至少可以作为一个跳板。一旦进入了这个圈子,工作机会也就慢慢铺开了,用不了多久猎头们就会盯上你,成天鼓动你跳槽。

所有的创业公司都值得去吗?一位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教授给刚毕业的学生的建议是,第一份工作应该选在一家势头不错的中型公司,因为这样的公司更有可能取得成功。他认为,一家成功的企业会让你获得更有价值的东西,即行业洞察力。

同时,他不推荐初始的创业公司。他认为,大部分的创业公司都会以失败告终,这意味着加入它们的风险与获得的回报将不成正比。这个理念对于投资来说也很重要,以最小的风险获得最大的回报。他通过与10到15家的顶级风投交流后,得出了一份将会快速发展并值得加盟的企业名单。他推荐这些科技企业时只考虑公司的成长性,他认为这比你能获得的收入、职位头衔都要重要。这些企业的年收入在 2000万到3亿美元之间,它们增长迅速并且在可预期的未来会保持这种增长势头。

以下是一部分被推荐的中型、快速增长公司的列表。


人际关系

内部推荐和个人引荐是找工作的昀好的两种方式。不仅公司喜欢招推荐来的人,自己也会觉得这样可以找到适合自己技能和兴趣的工作,而且推荐人一般也能得到物质奖励。找推荐人需要在平时就注意建立人际关系网。

人际关系网不是到需要的时候才开始建立的。当要为新工作动用关系的时候,才和对方建立关系,则为时已晚。关系的建立是长久之事,敞开心扉并乐于助人可以让你快速地建立起庞大的关系网,而这个网也会随着你展现出的对于别人生活的价值而进一步加深。关系网是在你用不着它的时候建立的,和你建立关系网的人可能是你的校友、同事、朋友,也可能是专业的猎头。

平时在和同事、朋友相处的过程中,要保持真诚,并能够积极帮助他人。那些一直施惠于人而不考虑回报的人,到最后才会有一大群对其心生感激的人。在关系网的建立上,特别要注意不能过于关注对方的一点,以免显得过于功利。

随着社交网络的广泛使用,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利用Twitter、Facebook和LinkedIn这些“社交工具”。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它们的功用大不相同。Facebook和 LinkedIn可以帮助维护现有关系。一般来说,你不会和陌生人在Facebook上聊天。

即使聊,你也不会想着以此来影响自己的职业发展。Twitter则不仅限于朋友圈的交流,同时也能大大促进交友圈的扩大。

下面就介绍一下如何有效利用这些社交渠道。

  • LinkedIn,可以用于朋友或职场间的交流。先从你的校友和好朋友开始,把你认识或者不认识的在美国工作的校友都加入到你的关系网中。一位风险资本家就鼓励与自己合作过的企业家们“把每一个你见到的人都加为好友,而且要快,不能等”。用LinkedIn交流有一个好处,就是你可以为别人写推荐信,同时也可以请别人为自己写。搜索一下与自己兴趣相关的小组并参与到其中的讨论,那些负责招聘的人肯定喜欢在那里出没。LinkedIn也是猎头出没的地方,有针对性地把大公司的猎头加入到你的关系网中。

  • Facebook,由于在生活社交领域做得极为出色,所以很多人都忽略了它的职场功能。Facebook是服务于社会的,这一点对于职场社交来说显然很有价值。当你需要咨询别人或向他人求助的时候,上Facebook。通常你所要做的就是更改一下状态标签而已。

  • Twitter,可以成为你与他人互相联系、开展对话的一种极为有效的工具。大多数没有利用好 Twitter的人是因为自己没有花时间在上面。要是你觉得自己可以投入些精力在账户维护上,那么我建议你开一个 Twitter账户,然后把自己职业方面的想法或者有趣的文章贴上去。如果可以持续性地发帖,你就可以开始寻求关注了。关注你感兴趣的与行业相关的人士,他们也会关注你。在你的 E-mail签名栏、Facebook和 LinkedIn里都放上你的 Twitter链接。找到你很想见面的那些人的 Twitter,针对他/她的Tweet发表自己的观点,以期和他们建立联系。在Twitter、Facebook和 LinkedIn必须使用英文,一方面让别人更好地了解你,另一方也可以锻炼你的英文写作能力。

  • •校友,引荐你的人也可能是你的校友,因此,你要尽可能从师兄师姐手里获取在美国工作的校友花名册。硅谷的华人每年会按照学校举行校友聚会,所以很容易获取你所在学校的通讯录。你可以根据花名册上面的联系方式,分别加上他们的LinkedIn、Facebook和Twitter账户。

有了这些关系网之后,接下来的一步是通告天下,告之所有朋友你的未来计划。你将会发现,不少素未谋面的朋友会突然来找你,他们会主动帮你推荐一些公司和职位。如果你有广为人知的才能和可靠的技术,只需要让认识你的人知道你要找什么工作,大家都会乐意帮忙的。如果你有使用像Facebook和Twitter这样的社交网络,仅仅在上面发条消息没准儿就能帮助你联系到梦想的公司。你也可以更直接一点,问问朋友们有谁在相关公司工作。说不定你在谷歌工作的朋友认识一些微软的员工。各种方法不妨都试一试。

相中了一家公司,却找不到门路怎么办?求职渠道

除了前期建立校友、同事、朋友甚至猎头的关系网,你还得了解每个公司的薪资水平、绿卡政策,等等。

在求职之初,应该定一个20到40家目标公司的列表,结合你的关系网,找到相关的朋友和猎头,然后与他们进行积极沟通。如果找不到内部人推荐,则需要在公司网站上注册,经常查看、投递公司的新职位。

以下是几个查找薪水与公司信息的网站。

  • www.h1bwage.com H1B薪水查询网站,可以查看公司给外国人办理 H1B签证时提供的薪水。这个数字不含奖金和股票。
  • www.glassdoor.com 含有针对各个公司的常见面试问题及公司评价。
  • www.careercup.com 主要是技术面试题。

此外,还有一些常用的查找职位的网站。

  • Indeed.com 职位搜索聚合网站,将来自众多企业网站和招聘网站的信息综合在一起,信息比较全面。但也没有包含全部信息,有的小公司或者小网站上的信息就没有被收录。
  • Linkedin.com 根据笔者的亲身经历,LinkedIn提供的高端职位较多,容易获取猎头提供的昀新职位。如何充分利用 LinkedIn是一门艺术。网站上有职位搜索功能,搜到的职位可以直接申请,也可以通过点击直达目标公司的网站提交简历。加入各种与职业发展相关的群组,每个群组均有人会发布新的职位信息。完善自己的简历和技能标签,以便猎头找上门来。
  • Monster.com 老牌综合性求职网站,类似国内的 51job.com。在 LinkedIn冲击下,现在是日趋衰落了,来自猎头而不是公司发布的招聘信息比例越来越高,而且职位大部分是合同工。尽管如此,你还得充分利用 Monster,因为在上面投递简历比较方便,而且只要定期更新简历,就有机会被猎头看中。笔者的第一份工作就来自 Monster,更新简历的时候被微软的猎头看中。综合性求职网站还有 careerbuilder.com,hotjobs.com。
  • Dice.com IT行业招聘网站,网站功能类似 Monster.com,会有些中小型公司的招聘职位。此外,还有一些 IT垂直类的招聘网站:computerjobs.com,computerwork.com。
  • Craigslist.com 用来查看本地小公司的招聘信息。


陈东锋,博士毕业于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就职于IBM总部、微软总部 和百度,创办过一家互联网公司。

本文节选自《进军硅谷——程序员面试揭秘》,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答案是要学会宣传自己。找到那家公司的员工并和他们交朋友。这一点可以通过LinkedIn或者 Twitter完成。如果他们需要帮助,想办法帮助他们。把自己和他们的圈子联系起来。当然不要做得过火,没人喜欢被盯梢。

与此同时,新开一个技术博客,涉及一些你感兴趣的科技内容,积极参与 GitHub,并尽可能参与开源项目。下载一些你感兴趣的软件和工具,看看是不是可以做进一步的改进。一旦发现有漏洞,马上向原先的开发者报告。上述方法可以让你在招聘者找到你之前就展示出自己的技能。很多招聘者会通过线上的个人资料寻找工作人选,而这些就是让他们来找你的好办法。有了这些,你就可以把GitHub账号贴到你的简历中。

不过,在与对方公司员工交往之初先不要寄上你的简历,以免显得过于功利。招聘者很清楚收到的是不是群发邮件。所以,重在质量,而非数量。比起泛泛而谈,一封专为某家公司量身定制的邮件会让你走得更远。

要尽可能和最相关的招聘人员取得联系。如果找不到负责你心仪职位的招聘人员,也要说明自己的兴趣所在,再请别人帮忙转交简历。不过更好的是能明确知道那位招聘人员的姓名或是具体的职位名称。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资源说明:☆ [Wrox] Java 编程面试揭秘 英文版 [Wrox] Java Programming Interviews Exposed E Book ☆ 图书概要:☆ If you are a skilled Java programmer but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Java coding interview process this real world guide can help you land your next position Java is a popular and powerful language that is a virtual requirement for businesses making use of IT in their daily operations For Java programmers this reality offers job security and a wealth of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But that perfect Java coding job won"t be available if you can"t ace the interview If you are a Java programmer concerned about interviewing Java Programming Interviews Exposed is a great resource to prepare for your next opportunity Author Noel Markham is both an experienced Java developer and interviewer and has loaded his book with real examples from interviews he has conducted Review over 150 real world Java interview questions you are likely to encounter Prepare for personality based interviews as well as highly technical interviews Explore related topics such as middleware frameworks and server technologies Make use of chapters individually for topic specific help Use the appendix for tips on Scala and Groovy two other languages that run on JVMs Veterans of the IT employment space know that interviewing for a Java programming position isn"t as simple as sitting down and answering questions The technical coding portion of the interview can be akin to a difficult puzzle or an interrogation With Java Programming Interviews Exposed skilled Java coders can prepare themselves for this daunting process and better arm themselves with the knowledge and interviewing skills necessary to succeed ☆ 出版信息:☆ [作者信息] Noel Markham [出版机构] Wrox [出版日期] 2014年02月17日 [图书页数] 384页 [图书语言] 英语 [图书格式] PDF 格式">☆ 资源说明:☆ [Wrox] Java 编程面试揭秘 英文版 [Wrox] Java Programming Interviews Exposed E Book ☆ 图书概要:☆ If you are a skilled Java programmer but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Java coding interview process this real world guide can help you land your next position [更多]
黑马程序员是一家知名的IT培训机构,提供了一系列关于SpringCloud的学习资源。根据引用\[1\]中的描述,他们的学习路线建议先刷黑马程序员的实用篇,以最少的时间快速掌握SpringCloud的相关知识。而引用\[3\]中提到的尚硅谷和黑马的教程也是学习SpringCloud的参考资料。SpringCloud是目前国内使用最广泛的微服务框架,它是微服务架构的一站式解决方案,集成了各种优秀微服务功能组件,并基于SpringBoot实现了这些组件的自动装配,从而提供了良好的开箱即用体验。你可以通过访问SpringCloud的官网地址https://spring.io/projects/spring-cloud来获取更多关于SpringCloud的详细信息。 #### 引用[.reference_title] - *1* *3* [黑马2021最新版 SpringCloud基础篇全技术栈导学(RabbitMQ+Docker+Redis+搜索+分布式)](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757863/article/details/120959505)[target="_blank" data-report-click={"spm":"1018.2226.3001.9630","extra":{"utm_source":"vip_chatgpt_common_search_pc_result","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cask-2~all~insert_cask~default-1-null.142^v91^koosearch_v1,239^v3^insert_chatgpt"}} ] [.reference_item] - *2* [【黑马-SpringCloud技术栈】【02】服务拆分及远程调用_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018671/article/details/125653829)[target="_blank" data-report-click={"spm":"1018.2226.3001.9630","extra":{"utm_source":"vip_chatgpt_common_search_pc_result","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cask-2~all~insert_cask~default-1-null.142^v91^koosearch_v1,239^v3^insert_chatgpt"}} ] [.reference_item] [ .reference_list ]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