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普通莫队算法

前言

  • 对于一个维护区间的问题,最暴力的方法就是每次枚举区间,进行统计。
  • 而这就是莫队的基本思路
  • 但不过莫队的枚举是进行优化的,可以优化到\(O(N\sqrt{N})\)

基本思路

  • 首先:已知\([L,R]\)的答案,那么求\([L-1,R]\)\([L+1,R]\)\([L,R-1]\)\([L,R+1]\)的代价为\(O(1)\)
  • 如果你已知区间\([L,R]\)的答案,那么对于区间\([l,r]\),如果两个区间有交集,那么这个交集就没有必要再去计算了,所以我们只需要移动端点即可。
  • 但是代价还是\(O(N^2)\)
  • 我们考虑将所有访问的左端点进行排序
  • 并按照左端点分类的,变成一块一块的,块的长度为\(len\)

5c02522df2c14.png

  • 你会发现左端点在同一个块内的询问,经过排序后一定会在一起(很显然啊……)
  • 于是我们就想,如果对于一个块的操作,按照右端再排一次序,
  • 这样左端点移动的次数一定不超过\(len\),右端点移动次数总和最大是\(N\)
  • 举个例子:

5c02533d5bf5c.png

  • 很显然的是,左端点的移动肯定在这个块内,而块的大小为\(len\),所以每次移动的代价为\(len\)
  • 并且这个块内是按照右端点排序的。(这里采用从大到小)
  • 所以一开始右端点统计的是橙色区间
  • 接下来统计蓝色区间,右端点左移
  • 统计黑色区间,右端点左移
  • 统计紫色区间,右端点左移
  • 诶你会发现在同一个块内,右端点的移动一定是单向的!!
  • 所以处理一个块的右端点移动,最多是\(N\)
  • 并且处理下一个块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小到大排序,这样右端点就可以从左边直接移到右边
  • 再下一个块的时候从大到小,有端点就是从右到左了

时间复杂度

  • 一共\(M\)次询问,一共\(\frac{N}{len}\)个块
  • 对于每次询问,左端点移动代价为\(len\),所以是\(M\times len\)
  • 对于一个块,右端点移动代价为\(N\),所以是\(\frac{N}{len}\times N\)
  • \(N,M\)同级,所以总代价为$N\times len + \frac{N}{len}\times N= N(len+\frac{N}{len}) $
  • 好像是个对勾函数诶!也就是基本不等式了
  • \(len+\frac{N}{len} \leq 2\sqrt{\frac{N}{len}*len}\)
  • 所以\(N(len+\frac{N}{len} )\leq 2N\sqrt{N}\)
  • 时间复杂度为\(O(N\sqrt{N})\)

code

  • 传送门
  • 处理区间不同的数字个数
  • 开个桶去算就行了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cmath>
#include <algorithm>
#define MAXN 20005

struct Node {
    int l,r,num,ans;
}G[MAXN];

struct io {
    char ibuf[1 << 25] , *s;
    io() {
        fread( s = ibuf , 1 , 1 << 25 , stdin);
    }
    inline int read() {
        int u = 0, v = 1;
        while( *s < 48) v = * s++ ^ 45 ? 1 : -1;
        while(*s > 32) u = u * 10 + *s++ - 48;
        return u*v;
    }
}ip;
#define read ip.read

int cur[MAXN],book[1000005],rec[MAXN];
int N,M,size,count = 0;

inline void up(int u) {
    book[cur[u]] ++;
    if(book[cur[u]]==1) count ++;
}

inline void down(int u) {
    book[cur[u]] --;
    if(book[cur[u]]==0) count --;    
}

inline bool cmp(Node a,Node b) {
    return (a.l/size)^(b.l/size) ? a.l < b.l : ( (a.l/size)&1 ? a.r < b. r : a.r > b.r);
}

int main() {

    N = read();
    size = floor(sqrt(N));
    for(int i=1;i<=N;++i) {
        cur[i] = read();
    }
    M = read();
    std::memset(book,0,sizeof(book));
    
    for(int i=1;i<=M;++i) {
        G[i].l = read(); G[i].r = read(); G[i].num = i;
    }
    std::sort(G+1,G+M+1,cmp);

    int L = G[1].l , R = G[1].r;
    for(int i=L;i<=R;++i) up(i);
    for(int i=1;i<=M;++i) {
        rec[G[i].num] = i;
        while(R<G[i].r) up(++R);
        while(L<G[i].l) down(L++);
        while(L>G[i].l) up(--L);
        while(R>G[i].r) down(R--);
        G[i].ans = count;
    }

    for(int i=1;i<=M;++i) printf("%d\n",G[rec[i]].ans);
    return 0;
}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Neworld2002/p/10050430.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资源包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ASP项目源码:每个资源包中都包含完整的ASP项目源码,这些源码采用了经典的ASP技术开发,结构清晰、注释详细,帮助用户轻松理解整个项目的逻辑和实现方式。通过这些源码,用户可以学习到ASP的基本语法、服务器端脚本编写方法、数据库操作、用户权限管理等关键技术。 数据库设计文件:为了方便用户更好地理解系统的后台逻辑,每个项目中都附带了完整的数据库设计文件。这些文件通常包括数据库结构图、数据表设计文档,以及示例数据SQL脚本。用户可以通过这些文件快速搭建项目所需的数据库环境,并了解各个数据表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详细的开发文档:每个资源包都附有详细的开发文档,文档内容包括项目背景介绍、功能模块说明、系统流程图、用户界面设计以及关键代码解析等。这些文档为用户提供了深入的学习材料,使得即便是从零开始的开发者也能逐步掌握项目开发的全过程。 项目演示与使用指南:为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ASP项目,每个资源包中都包含项目的演示文件和使用指南。演示文件通常以视频或图文形式展示项目的主要功能和操作流程,使用指南则详细说明了如何配置开发环境、部署项目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毕业设计参考:对于正在准备毕业设计的学生来说,这些资源包是绝佳的参考材料。每个项目不仅功能完善、结构清晰,还符合常见的毕业设计要求和标准。通过这些项目,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从零开始构建一个完整的Web系统,并积累丰富的项目经验。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