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全文:知乎热议:审稿人什么情况下会选择拒稿?
1. 简介
在学术投稿的过程中,很多研究人员都会遭遇拒稿的情况。每次被拒的原因可能各不相同,但通过总结网友的讨论,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性的拒稿原因。本文梳理了知乎上众多审稿人发表的帖子,将这些原因分为几类,通过引用审稿人的原话进行详细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避免这些问题,提高投稿成功率。
Source: 知乎 - 作为审稿人,你什么情况下会选择拒稿?
2. 研究内容不够新颖
2.1 缺乏创新性
许多网友指出,研究的创新性是审稿人非常重视的一点。如果研究内容重复了已有的研究,或者缺乏新的见解,就很容易被拒。
网友 A 提到:
现在的期刊越来越注重创新,你的研究必须要有新的发现或者新的角度。如果只是简单的重复别人做过的研究,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发表机会。
网友 B 认为:
有时候即使你的研究在方法上有些新意,但如果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创新,审稿人也会觉得没有意义。
审稿人往往在拒稿意见中会直接指出研究缺乏创新性。例如,有位网友分享了审稿人的意见:
这篇文章的研究内容在我们期刊已经有多篇类似的研究,缺乏新的发现和视角,建议作者重新考虑研究方向。
2.2 研究问题陈旧
有些研究可能探讨的是已经被充分研究的问题,缺乏新的研究价值。
网友 C 提到:
如果你研究的问题在学术界已经有很多人做过,或者说已经有很成熟的理论和实践,那么你的研究就很容易被认为是陈旧的,审稿人会觉得没有必要再讨论。
网友 D 认为:
要找到那些还没有被充分研究的领域,或者是现有研究中存在争议的问题,这样的选题才更有可能被接受。
审稿人对于陈旧问题的意见也很直接。有一位审稿人这样评价:
本文的研究问题已经在多个重要期刊上发表过多次,缺乏新的研究角度和方法,无法提供新的学术贡献。
阅读全文:知乎热议:审稿人什么情况下会选择拒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