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体的sizeof

#include <stdio.h>

struct{
       long a;
       char b;
       short c;
       char d;
}y;

struct{
       long a;
       short b;
       char d;
       int c;
}yy;

struct{
       long a;
       short b;
       int c;
       char d;
}yyy;

struct{
       char a;
       short b;
       long c;
       char d;
       char e;
}yyyy;

struct{
       long a;
       short b;
       long c;
       char d;
       char e;
}yyyyy;

main()
{
printf("y=%d\n",sizeof(y));
printf("yy=%d\n",sizeof(yy));
printf("yyy=%d\n",sizeof(yyy));
printf("yyyy=%d\n",sizeof(yyyy));
printf("yyyyy=%d\n",sizeof(yyyyy));

return 0;
}
被sizeof(struct)弄晕了大半天,上面的sizeof(结构体)后的字节大小,怪异得很,比如yy与yyy结构体,只是把int c位置移动一下,得出来的结果却不同了。当然其他几个也是晕乎乎的,主要可能没弄懂其中本质的东西。
目前运行结果为:
y=12
yy=12
yyy=16
yyyy=12
yyyyy=16

最佳答案:

struct{
       long a;
       char b;
       short c;
       char d;
}y;

在y里面:
我写了这么一个代码:
struct y temp;

printf("%d\n%d\n%d\n%d\n",&temp.a,&temp.b,&temp.c,&temp.d);
结果是:
1245044
1245048
1245050
1245052
这个上面的是地址,是y里面的a,b ,c ,d的里面的地址,我想你用的是VC,那么它是按照四个字节来对齐的,a占四个地址,b占一个,c两个,d一个,struct{
       long a;//1245044
       char b;//1245048
       short c;//1245050
       char d;//1245052
}y;

考虑到字节对齐的情况,有看我上面给你的答案,就很容易理解了
a有四个,b占一个,但是c是从1245050开始的,也就是说空了以个地址为:1245049这里是补在b后面的,不足的就用0来补了,bc两个在一起占了四个字节,那么前面的abc加起来就是8个了,那么d是一个字节,应为是四个字节对齐,不足要补齐四个字节,那么d占了四个字节
所以一共才是 12个字节

struct{
       long a;//4
       short b;//2
       char d;//1
       int c;//4
}yy;
考虑到对齐的情况:
4+4+4=12   b占了两个,d占了一个,但是不足的应该补齐,所以bd一共占了四个

struct{
       long a;
       short b;
       int c;
       char d;
}yyy;
a=4;b=2;c =4 d = 1
这里注意了,a 占四个,b占两个,四个字节对齐要补两个,c占四个,d占一个,那么不足要补齐三个 所以是:
4+4+4+4=16

struct{
       char a;
       short b;
       long c;
       char d;
       char e;
}yyyy;
a后面补了一个,和b一共占有4个,c四个,de一共占了四个
4+4+4=12

struct{
       long a;
       short b;
       long c;
       char d;
       char e;
}yyyyy;
a=4 b占了两个,那么要补两个,c占了四个,de占了四个
4+4+4+4=16

要看它后面的那个和前面的那个的和是不是大于4的,所以为什么要补齐,你看看我下面给你的资料,除了struct,还有union的


建议:如果你在开始的是这么定义一下:
#pragma pack(push)
#pragma pack(1)//注意这里括号里是1

struct{
       long a;
       char b;
       short c;
       char d;
}y;

#pragma pack(pop)
那么现在大小是什么呢?答案是:4+1+2+1=8它是按一个字节对齐的。
为什么?你看下面的资料吧

以下是资料:
typedef union //定义共用体
{
long i; //long 四个字节
int k[5]; //int 四个字节   4*5 = 20
char c; //char 一个字节:
}DATE;
上面的结构体是联合:联合的结构体取中间最大的就可以了,因为他们是公用的,所以找到最大的空间,那么小的也能装在大的里面,如果你取小的,那么大的就不能装在小的里面了;
分析一下:上面最大的是:20
struct date //定义结构体
{
int cat; //int 四个字节
DATE cow; //DATE 一个联合体:20个字节
double dog; //double 8个字节
}too;
//上面的结构体不是联合的,所以:就应该是4+20+8 = 32

因此答案就是:20+32 =52(这结论有点乱,哪来的20+32呀?smx)

我个人觉得如果你要对结构体了解的话,这个事远远不够的
比如说:
struct date //定义结构体
{
int cat; //int 四个字节
DATE cow; //DATE 一个联合体:20个字节
double dog; //double 8个字节

         char a;
}too;
如果考虑对齐的话:
我在上面的结构体里加了一个char a,那么现在结构体多大呢 你说是53,54,56,这样其实都是对的?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要取决于你的机器是按什么对齐的。
看下面的一段代码:

#pragma pack(push)
#pragma pack(n)
struct date //定义结构体
{
int cat; //int 四个字节
DATE cow; //DATE 一个联合体:20个字节
double dog; //double 8个字节
char a;
}too;
#pragma pack(pop)
对于这个结构体:对齐方式就取决于#pragma pack(n)中n的取值了,如果n=4,那么上面的结构体就是:56,如果n = 1,那么就是53,n=2那么就是54,切忌这里的N只能为:1,2 , 4, 8
不过现在的计算机的内存都很大了,不需要节省内存,一般都是四个字节对齐的。默认的是四个字节,但是在嵌入式领域里,一般都是按一个字节对齐的。

下面为了加深你的了解:给你点资料。呵呵

DATE maxx;
#pragma pack(pop)


int main()
{
printf("%d",sizeof(struct date)+sizeof(maxx)); /*相当于struct date这个结构体所占空间大小加上DATE max这个结构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return 0;
}

这是初学者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所以这里有必要多费点笔墨。让我们先看一个*
结构*体:


struct S1
{
char c;
int i;
};
问*sizeof*(s1)*等*于多少?聪明的你开始思考了,char占1个字节,int占4个字节,那么加起来就应该是5。是这样吗?你在你机器上试过了吗?也许你是对的,但很可能你是错的!V

C6中按默认设置得到的结果为8。
Why?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请*不*要沮丧,我们来好好琢磨一下*sizeof*的定义——*sizeof*的结果*等*于对象或者类型所占的内存字节数,好吧,那就让我们来看看S1的内存分配情况:
S1 s1 = { a , 0xFFFFFFFF };
定义上面的变量后,加上断点,运行程序,观察s1所在的内存,你发现了什么?
以我的VC6.0为例,s1的地址为0x0012FF78,其数据内容如下:
0012FF78: 61 CC CC CC FF FF FF FF
发现了什么?怎么中间夹杂了3个字节的CC?看看MSDN上的说明:
When applied to a structure type or variable, *sizeof* returns the actual size,which may include padding bytes inserted for alignment.
原来如此,这就是传说中的字节对齐啊!一个重要的话题出现了。
为什么需要字节对齐?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导我们这样有助于加快计算机的取数速度,否则就得多花指令周期了。为此,编译器默认会对*结构*体进行处理(*实际*上其它地方的数据变量也是如此),让宽度为2的基本数据类型(short*等*)都位于能被2整除的地址上,让宽度为4的基本数据类型(int*等*)都位于能被4整除的地址上,以此类推。这样,两个数中间就可能需要加入填充字节,所以整个*结构*体的*sizeof*值就增长了。
让我们交换一下S1中char与int的位置:
struct S2
{
int i;
char c;
};
看看*sizeof*(S2)的结果为多少,怎么还是8?再看看内存,原来成员c后面仍然有
3个填充字

节,这又是为什么啊?别着急,下面总结规律。

字节对齐的细节*和*编译器实现相关,但一般而言,满足三个准则:
1) *结构*体变量的首地址能够被其最宽基本类型成员的大小所整除;
2) *结构*体每个成员相对于*结构*体首地址的偏移量(offset)都是成员大小的整数倍,如有需要编译器会在成员之间加上填充字节(internal adding);
3) *结构*体的总大小为*结构*体最宽基本类型成员大小的整数倍,如有需要编译器会在最末一个成员之后加上填充字节(trailing padding)。


对于上面的准则,有几点需要说明:
1) 前面*不*是说*结构*体成员的地址是其大小的整数倍,怎么又说到偏移量了呢?因为有了第1点存在,所以我们就可以只考虑成员的偏移量,这样思考起来简单。想想为什么。
*结构*体某个成员相对于*结构*体首地址的偏移量可以通过宏offsetof()来获得,这个宏也在stddef.h中定义,如下:
#define offsetof(s,m) (size_t)&(((s *)0)->m)
例如,想要获得S2中c的偏移量,方法为
size_t pos = offsetof(S2, c);// pos*等*于4
2) 基本类型是指前面提到的像char、short、int、float、double这样的内置数据类型,这里所说的“数据宽度”就是指其*sizeof*的大小。由于*结构*体的成员可以是复合类型,比如另外一个*结构*体,所以在寻找最宽基本类型成员时,应当包括复合类型成员的子成员,而*不*是把复合成员看成是一个整体。但在确定复合类型成员的偏移位置时则是将复合类型作为整体看待。
这里叙述起来有点拗口,思考起来也有点挠头,还是让我们看看例子吧(具体数值仍以VC6为例,以后*不*再说明):
struct S3
{
char c1;
S1 s;
char c2
};
S1的最宽简单成员的类型为int,S3在考虑最宽简单类型成员时是将S1“打散”看的,所以S3的最宽简单类型为int,这样,通过S3定义的变量,其存储空间首地址需要被4整除,整个*sizeof*(S3)的值也应该被4整除。
c1的偏移量为0,s的偏移量呢?这时s是一个整体,它作为*结构*体变量也满足前面三个准则,所以其大小为8,偏移量为4,c1与s之间便需要3个填充字节,而c2与s之间就*不*需要了,

所以c2的偏移量为12,算上c2的大小为13,13是*不*能被4整除的,这样末尾还得补上3个填充字节。最后得到*sizeof*(S3)的值为16。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公式:
*结构*体的大小*等*于最后一个成员的偏移量加上其大小再加上末尾的填充字节数目,即:


*sizeof*( struct ) = offsetof( last item ) + *sizeof*( last item ) +*sizeof*( trailing padding )

到这里,朋友们应该对*结构*体的*sizeof*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但*不*要高兴得太早,有一个影响*sizeof*的重要参量还未被提及,那便是编译器的pack指令。它是用来调整*结构*体对齐方式的,*不*同编译器名称*和*用法略有*不*同,VC6中通过#pragma pack实现,也可以直接修改/Zp编译开关。
#pragma pack的基本用法为:#pragma pack( n ),n为字节对齐数,其取值为1、2、4、8、16,默认是8,如果这个值比*结构*体成员的*sizeof*值小,那么该成员的偏移量应该以此值为准,即是说,*结构*体成员的偏移量应该取二者的最小值,公式如下:
offsetof( item ) = min( n, *sizeof*( item ) )
再看示例:
#pragma pack(push) // 将当前pack设置压栈保存
#pragma pack(2)// 必须在*结构*体定义之前使用
struct S1
{
char c;
int i;
};
struct S3
{
char c1;
S1 s;
char c2
};
#pragma pack(pop) // 恢复先前的pack设置
计算*sizeof*(S1)时,min(2, *sizeof*(i))的值为2,所以i的偏移量为2,加上*sizeof*(i)*等*于6,能够被2整除,所以整个S1的大小为6。
同样,对于*sizeof*(S3),s的偏移量为2,c2的偏移量为8,加上*sizeof*(c2)*等*于9,*不*能被2整除,添加一个填充字节,所以*sizeof*(S3)*等*于10。
现在,朋友们可以轻松的出一口气了,

还有一点要注意,“空*结构*体”(*不*含数据成员)的大小*不*为0,而是1。试想一个“*不*占空间”的变量如何被取地址、两个*不*同的“空*结构*体”变量又如何得以区分呢?
于是,“空*结构*体”变量也得被存储,这样编译器也就只能为其分配一个字节的空间用于占位了。

如下:
struct S5 { };
*sizeof*( S5 ); // 结果为1


8. 含位域*结构*体的*sizeof*
前面已经说过,位域成员*不*能单独被取*sizeof*值,我们这里要讨论的是含有位域的*结构*体的*sizeof*,只是考虑到其特殊性而将其专门列了出来。
C99规定int、unsigned int*和*bool可以作为位域类型,但编译器几乎都对此作了扩展,允许其它类型类型的存在。
使用位域的主要目的是压缩存储,其大致规则为:
1) 如果相邻位域字段的类型相同,且其位宽之*和*小于类型的*sizeof*大小,则后面的字段将紧邻前一个字段存储,直到*不*能容纳为止;
2) 如果相邻位域字段的类型相同,但其位宽之*和*大于类型的*sizeof*大小,则后面的字段将从新的存储单元开始,其偏移量为其类型大小的整数倍;
3) 如果相邻的位域字段的类型*不*同,则各编译器的具体实现有差异,VC6采取*不*压缩方式,Dev-C++采取压缩方式;
4) 如果位域字段之间穿插着非位域字段,则*不*进行压缩;
5) 整个*结构*体的总大小为最宽基本类型成员大小的整数倍。

还是让我们来看看例子。
示例1:
struct BF1
{
char f1 : 3;
char f2 : 4;
char f3 : 5;
};
其内存布局为:
|_f1__|__f2__|_|____f3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0 3   7 8   1316
位域类型为char,第1个字节仅能容纳下f1*和*f2,所以f2被压缩到第1个字节中,
而f3只能

从下一个字节开始。因此*sizeof*(BF1)的结果为2。
示例2:
struct BF2
{
char f1 : 3;
short f2 : 4;
char f3 : 5;
};
由于相邻位域类型*不*同,在VC6中其*sizeof*为6,在Dev-C++中为2。
示例3:
struct BF3
{
char f1 : 3;
char f2;
char f3 : 5;
};
非位域字段穿插在其中,*不*会产生压缩,在VC6*和*Dev-C++中得到的大小均为3。


9. 联合体的*sizeof*
*结构*体在内存组织上是顺序式的,联合体则是重叠式,各成员共享一段内存,所以整个联合体的*sizeof*也就是每个成员*sizeof*的最大值。*结构*体的成员也可以是复合类型,这里,复合类型成员是被作为整体考虑的。
所以,下面例子中,U的*sizeof*值*等*于*sizeof*(s)。
union U
{
int i;
char c;
S1 s;
};

1)提高存取效率
   一般处理器是32位的,一次可以从内存中读取32位数据,一般分配给变量地址是4的倍数,如果你定义的结构成员横跨了32位边界,CPU要读取2次。这里就是浪费了时间。

2)为了在不同处理器下兼容。
早期MIPS处理器只能读取4字节对齐的后的结构,非4倍数地址访问,会造成死机问题。

3)VC一般默认8字节对齐是为了配合64位处理器,8也是4的倍数,因此也适合32位处理器。但就是浪费内存。

4)内存紧张的嵌入式环境,常会需要1字节对齐 。。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