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几种解析方式以及其试用场景

XML解析方式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即可扩展标记语言,它与HTML一样,都是SGML(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标准通用标记语言)。Xml是Internet环境中跨平台的,依赖于内容的技术,是当前处理结构化文档信息的有力工具。扩展标记语言XML是一种简单的数据存储语言,使用一系列简单的标记描述数据,而这些标记可以用方便的方式建立。XML已经成为一种通用的数据交换格式,它的平台无关性,语言无关性,系统无关性,给数据集成与交互带来了极大的方便。XML的解析方式基本上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于XML文档树结构的解析,例如DOM(Document Object Model);第二类是基于流式的解析,例如SAX(Simple API for XML)、StAX(Stream API for XML)和XPP(XML Pull Parser);第三类是基于非提取式的解析,例如VTD-XML(Virtual Token Description for XML)。

1       DOM

DOM是用与平台和语言无关的方式表示诸如XML和HTML文档的W3C(万维网联盟) 官方推荐标准。它定义了所有文档元素的对象和属性,以及访问它们的API接口。W3C DOM被分为3个不同的部分,核心DOM、XML DOM和HTML DOM。核心DOM用于任何结构化文档的标准模型;XML DOM用于XML的标准对象模型和标准编程接口;HTML DOM用于HTML文档的标准模型。

DOM是以层次结构组织的节点或信息片断的集合。这个层次结构允许开发人员在树中寻找特定信息。分析该结构通常需要加载整个文档和构造层次结构,然后才能做任何工作。由于它是基于信息层次的,因而DOM被认为是基于树或基于对象的。

优点:易用性强,由于树在内存中是持久的,因此可以修改它以便应用程序能对数据和结构作出更改,它还可以在任何时候在树中上下导航。

缺点:效率低,解析速度慢,内存占用量过高,对于大文件来说几乎不可能使用。另外效率低还表现在大量的消耗时间,因为使用DOM进行解析时,将为文档的每个element、attribute、processing-instruction和comment都创建一个对象,这样在DOM机制中所运用的大量对象的创建和销毁无疑会影响其效率。

2       SAX

SAX是基于事件驱动的推式解析方式。它并不是W3C的官方标准,而是业界事实上的标准。SAX解析的基本原理是把元素开始、元素结束、文本、文档的开始或结束等当成一个事件,当解析器遇到这些事件时,就发送请求给事件处理接口进行处理。事件处理接口的具体实现是程序员编写的事件处理响应代码。SAX解析的基本原理如下图:

SAX处理的优点非常类似于流媒体的优点。分析能够立即开始,而不是等待所有的数据被处理。由于应用程序只是在读取数据时检查数据,因此不需要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这对于大型文档来说是个巨大的优点。事实上,应用程序甚至不必解析整个文档;它可以在某个条件得到满足时停止解析。一般来说,SAX还比它的替代者DOM快许多。

选择DOM还是选择SAX? 对于需要自己编写代码来处理XML文档的开发人员来说, 选择DOM还是SAX解析模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决策。DOM采用建立树形结构的方式访问XML文档,而SAX采用的事件模型。

DOM解析器把XML文档转化为一个包含其内容的树,并可以对树进行遍历。用DOM解析模型的优点是编程容易,开发人员只需要调用建树的指令,然后利用navigation APIs访问所需的树节点来完成任务。可以很容易的添加和修改树中的元素。然而由于使用DOM解析器的时候需要处理整个XML文档,所以对性能和内存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遇到很大的XML文件的时候。由于它的遍历能力,DOM解析器常用于XML文档需要频繁的改变的服务中。

SAX解析器采用了基于事件的模型,它在解析XML文档的时候可以触发一系列的事件,当发现给定的tag的时候,它可以激活一个回调方法,告诉该方法制定的标签已经找到。SAX对内存的要求通常会比较低,因为它让开发人员自己来决定所要处理的tag.特别是当开发人员只需要处理文档中所包含的部分数据时,SAX这种扩展能力得到了更好的体现。但用SAX解析器的时候编码工作会比较困难,而且很难同时访问同一个文档中的多处不同数据。

优点:所有的SAX处理都在一次遍历中完成的;因此,在解析同等大小的文档时SAX通常会相比DOM提供更好的性能(因为DOM必须遍历树结构)。此外,与DOM是比,因为在给定的时间之内只需要XML文档的一部分装入内存,所以SAX通常在处理更大文件时内存的利用效率也来得更高(DOM在开始解析文档之前必须把全部XML文档装入内存)。

缺点: SAX应用程序一般都比较长,程序中充斥着大量的if/else结构用来确定处理特定元素时所采用的运动。同样的,处理多个XML元素之间散布的数据结构也很成问题,因为解析事件之间必须保存中间数据。SAX应用程序的事件处理结构一般意味着SAX应用程序是针对特定文件结构定制构建的,而DOM应用程序则更具一般性。

3       StAX

StAX是基于事件流的拉式是解析方式,与SAX不同之处在于 StAX 允许应用程序代码把这些事件逐个拉出来,而不用提供在解析器方便时从解析器中接收事件的处理程序。

StAX 实际上包括两套处理 XML 的 API,分别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抽象。基于指针的 API 允许应用程序把 XML 作为一个标记(或事件)流来处理;应用程序可以检查解析器的状态,获得解析的上一个标记的信息,然后再处理下一个标记,依此类推。这是一种低层 API,尽管效率高,但是没有提供底层 XML 结构的抽象。较为高级的基于迭代器的 API 允许应用程序把 XML 作为一系列事件对象来处理,每个对象和应用程序交换 XML 结构的一部分。应用程序只需要确定解析事件的类型,将其转换成对应的具体类型,然后利用其方法获得属于该事件的信息。

StAX 所采用的基于拉的方法和其他方法相比有一些突出的优点。首先,不管使用哪种 API 风格,都是应用程序调用读取器(解析器)而不是相反。通过保留解析过程的控制权,可以简化调用代码来准确地处理它预期的内容。或者发生意外时停止解析。此外,由于该方法不基于处理程序回调,应用程序不需要像使用 SAX 那样模拟解析器的状态。

StAX 仍然保留了 SAX 相对于 DOM 的优点。通过把重心从结果对象模型转移到解析流本身,从理论上说应用程序能够处理无限的 XML流,因为事件固有的临时性,不会在内存中累积起来。对于那些使用 XML 作为消息传递协议而非表示文档内容的那些应用程序尤其重要,比如 Web 服务或即时消息应用程序。比方说,如果只是将其转换成特定于应用程序的对象模型然后就将其丢弃,那么为 Web 服务路由器 servlet 提供一个 DOM 就没有多少用处。使用 StAX 直接转化成应用程序模型效率更高。对于 Extensible Messaging and Presence Protocol(XMPP)客户机,根本不能使用 DOM,因为 XMPP 客户机/服务器流是随着用户输入的消息实时生成。等待流的关闭标签(以便最终建立 DOM)就意味着等待整个会话结束。通过把 XML 作为一系列的事件来处理,应用程序能够以最合适的方式响应每个事件(比如显示收到的即时消息等等)。

由于其双向性,StAX 也支持链式处理,特别是在事件层上。接收事件(无论什么来源)的能力被封装在XMLEventConsumer(XMLEventWriter 的扩展)接口中。因此,可以模块化地编写应用程序从 XMLEventReader(也是一个普通的迭代器,可以按迭代器处理)读取和处理 XML 事件、然后传递给事件消费者(如果需要可以进一步扩展处理链)。在第 2 部分将看到,也可使用应用程序提供的筛选器(实现了 EventFilter 接口的类)来定制 XMLEventReader 或者使用 EventReaderDelegate 修饰已有的XMLEventReader。

总而言之,和 DOM 以及 SAX 相比,StAX 使应用程序更贴近底层的 XML。使用 StAX,应用程序不仅可以建立需要的对象模型(而不需要处理标准 DOM),而且可以随时这样做,而不必等到解析器回调。

4       XPP

XPP是更底层的StAX解析方式, 只能适当支持 XML 文档的子集并且不提供验证的任何支持。它同样具有尺寸小的优势。这种优势再与拉回解析器方法结合,使它成为该比较中的良好替换项。 

XPP 几乎独占地使用接口,但是它仅使用所有类中的一小部分。XPP 避免使用 API 中的 Collections 类。总的来说,它是本文中最简单的文档模型 API。 

将 XPP 限制成 XML 文档子集的局限性是它不支持文档中的实体、注释或处理指示信息。XPP 创建仅包含元素、属性(包括“名称空间”)和内容文本的文档结构。这对于某些类型的应用程序来说是一种非常严格的限制。

XPP 中的拉回解析器支持(本文中称为 XPP 拉回)通过将解析实际上推迟到访问文档的一个组件时才进行,然后按照构造那个组件的需要对文档进行解析。该技术想实现允许非常快速的文档显示或分类应用,尤其在需要转发或除去(而不是对文档进行完全解析和处理)文档时。该方法的使用是可选的,如果以非拉回型方式使用 XPP,它对整个文档进行解析并且同时地构建完整的表示。  

XPP 使用依据文本文档构建文档表示的集成语法解析器,并且除了通过文本方式外,它不提供从 DOM(或 SAX2)转换或转换成SAX2(或 DOM)事件流的任何方式。

5       VTD

当我们选择处理 XML 文件的时候,正如上面介绍的那样,大致上有DOM、SAX、StAX和XPP四种选择。虽然它们都各有其利弊,但都不是特别好的解决方案,不难看出,DOM 与 SAX(StAX、XPP)是正好相反的两个极端,它们在解析效率上都存在一定的性能瓶颈,究其原因,在于它们都是基于提取解(extractive parsing)模式。所谓的提取解析就是说在解析 XML 时,解析器会提取一部分原文件,一般来说是一个字符串,然后在内存中进行解析构建,输出自然就是一个或一些对象了。以DOM 为例,DOM 会将每一个 element,attribute, processing-instruction, comment 等等都解析成对象并给与结构,这就是所谓的提取解析。提取解析将会带来三种RoundTrip,引起性能瓶颈:

1.   对象的创建与回收。提取解析模式注定了解析器都需要大量的创建或销毁对象,引起效率问题。

2.   编码与解码。无论是何种解析方法都需要能够处理 XML 的编码,也就是说,在读取的时候解码,在写入的时候编码。

3.   Tokenize和Untokenize。无论是何种解析方法,都会将其中的Token输出为字符串以提供给应用程序,应用程序修改完毕,又将其字符untokenize成原始数据类型。

因此,在 DOM 或者SAX 、StAX和XPP的对象模型中,当每一次需要做改动时,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对象的信息再解析回 XML 的字符串,注意这个解析是个完整的解析,也就是说,原文件并没有被利用,而是直接将对象模型重新完整解析成 XML 字符串。换句话讲,它们并不支持增量更新,而在这过程中,有很多不是应用程序所关心的,因而增加了不必要的性能开销。

总而言之, DOM、SAX、StAX和XPP的效率问题主要出在它的提取解析模式上, VTD-XML[25](Virtual Token Descriptor虚拟令牌描述符)便是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后给出的答案,它是一个非提取的 XML解析器,由于它出色的机制,很好的解决了上面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且还带来了非提取的其他好处,像快速的解析与遍历、对 XPath 的支持、增量更新等等。一条VTD记录的比特层格式如下所示:

 

图8 VTD比特层格式

各字段的描述如下:

·开始偏移量:30bits(b29~b0)最大值是 2^30-1 = 1G-1;

·长度:20bits(b51~b32)最大值是 2^20-1 = 1M-1;

其中前缀长度:9bits(b51~b43)最大值是 511;

序列名长度:11bits(b42~b32)最大值是 1023;

·深度:8bits(b59~b52)最大值是 255;

·令牌类型:4bits(b63、b60);

·保留:2bits(b31、b30)。

由此可见VTD 是 64bits 固定长度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性能,因为长度固定,在读取,查询等操作的时候格外的高效,也就是可以用数组这种高效的结构来组织 VTD,这大大减少了因为大量使用对象而产生的性能问题。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