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学习启动管理器和元编程上浪费时间

为什么说不要浪费时间在启动管理器上

启动管理器是指引导操作系统启动的一段程序。常见的启动管理器有windows boot manager和grub,这两个都是x86 PC体系里的,macOS和Android范围里也有各自的启动管理器。

它们曾经是有价值的,但为什么我说用在学习启动管理器上的时间是浪费的?因为虚拟化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硬件的升级。

启动管理器最大的用处是在一个PC(也包括服务器)上并存多个不同的操作系统,但随着虚拟化进步的技术,这种做法不再必要,计算机硬件的升级也让这种操作变得成本高昂。

在Win98/WinXP出现和盛行的年代,PC的单价还比较高,如果想学习Linux开发,或者尝鲜Windows 2000之类的新系统,当时最可行的做法就是借助启动管理器。

现在嘛。。。常用的虚拟机软件已经好多种,云主机也很容易得到免费套餐,光盘或者U盘上的Live OS也很容易,实在没有必要弄出多系统。

真要弄了,你会发现Windows 10年代的多系统成本,太高了。

其他的点不说,单说驱动程序。

Win98/WinXP年代,主要硬件就是显卡、网卡(或modem)、声卡三大项,驱动程序一般都有附赠的光盘,而光驱是不需要驱动的。

Windows 10年代,需要驱动的硬件的门类可就多太多了。

  • 显卡里,核芯显卡和多显卡硬件都不少见;如果是核芯显卡和独立显卡并存的笔记本电脑,除了显卡本身的驱动外,还需要专门的程序做切换来保证电源管理。
  • 从英特尔开创的迅驰概念开始,笔记电脑里的无线网卡成为标配,有线网卡也没有完全退出舞台,modem改头换面,作为拓展的3G/4G/5G模块出现;这些全都需要驱动。
  • 普通声卡整合进主板,需要主板驱动,还有存在必要的独立声卡,都是专业级的了,必然需要用到驱动程序才能开启专业能力。
  • 原本最不应该需要驱动的硬盘也变了,闪存加速的混合硬盘,主板自带raid模块也很常见
  • 不同厂商主板上的USB2.0/3.0驱动是不通用的,更不用说五花八门的USB外设,

如果要搞多系统,特别是Windows/Linux这样的混合多系统,驱动就要准备两套。Linux下的驱动管理安装比10年前好很多了,但依然是难点痛点。

花时间在装系统和装驱动上,值得吗?我是觉得没必要,有那功夫,多写几个程序多看几本书,都好。

为什么说元编程是浪费时间

元编程在百度百科上的定义有个地方很误导;

元编程(Metaprogramming)是指某类计算机程序的编写,这类计算机程序编写或者操纵其他程序(或者自身)作为它们的数据,或者在运行时完成部分本应在编译时完成的工作。很多情况下与手工编写全部代码相比工作效率更高

简单粗暴来说,这东西抽象难学,学会了也很难用好,你自己用好了别人也很难跟你配合。

把你自己学习和其他人被动学习的时间算上,工作效率一点都不高。

理性的选择是从一开始就不要用元编程,不用就自然没必要学。

当然,在特定语言的特定问题上,元编程是有存在必要的。在那些特定问题上,元编程能发挥出的作用,用黑科技、魔法来形容也不为过分。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