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Linux操作系统中的磁盘管理与文件系统的相关知识,将会从以下几点和大家进行说明:
- 磁盘基础
- 检测并确认新磁盘
- 规划硬盘中的分区
- 创建文件系统
- 挂载、卸载文件系统
首先先和大家说一下磁盘的结构
1.硬盘的物理结构
- 盘片:硬盘有多个盘片、每盘片2面
- 磁头:每面一个磁头
2.硬盘的数据结构 - 扇区:盘片被分为多个扇形区域,每个扇区存放512字节的数据(磁盘的最小组成单元通常是512字节,部分厂商设定的是4096个字节)
- 磁道:同一盘片不同半径的同心圆
- 柱面:不同盘片相同半径构成的圆柱面(垂直方向看的为柱面,由多个磁道组成)
1.硬盘存储容量=磁头数x磁道(柱面)数x每道扇区数x每扇区字节数
2.可以用柱面/磁头/扇区来唯一定位磁盘上每一个区域
3.磁盘接口类型:
- IDE(并口)
- SATA(串口)
- SCSI
扇区、块/簇、page之间的关系
1.扇区:是硬盘最小读写单元
2.块/簇:是操作系统针对硬盘读写的最小单元
3.page:是内存与操作系统之间操作的最小单元
扇区≤块/簇≤Page
MBR与磁盘分区表示
1.主引导记录
- MBR位于硬盘第一个物理扇区处
- MBR中包含硬盘的主引导程序和硬盘分区表
- 分区表友弍分区记录区,每个分区记录占16个字节
2.Linux中将硬盘、分区等设备均表示为文件:/dev/hda5
磁盘分区结构:
1.硬盘中的主分区数目只有4个
2.因此主分区和扩展分区的序号也就限制在1~4
3.扩展分区再分为逻辑分区
3.逻辑分区的序号始终从5开始
文件系统类型
1.XFS文件系统
- 存放文件和目录数据的分区
- 高性能的日志文件系统
- CentOS 7系统中默认的文件系统
2.SWAP,交换文件系统 - 为Linux系统建立交换分区
3.Linux支持的其它文件系统类型 - FAT16、FAT32、NTFS
- EXT4、JFS
检测并确认新硬盘:
1.fdisk命令:查看或管理磁盘分区
fdisk -l [磁盘设备] 或 fdisk [磁盘设备]
2.交互模式常用的指令
- m:帮助信息
- p:显示分区列表
- n:创建新分区
- d:删除分区
- t:转换分区类型(通过ID号进行转换)
- w:保存修改
- q:退出
mkfs命令:
1.Make Filesystem,创建文件系统(格式化)
- mkfs -t(type) 我呢间系统类型 分区设备
2.示例:
[root@localhost~]#ls /sbin/mkfs*
/sbin/mkfs /sbin/mkfs.cramfs
/sbin/mkfs.ext3 /sbin/mkfs.minix
/sbin/mkfa.btrfs /sbin/mkfs.ext2
/sbin/mkfs.ext4 /sbin/mkfs.xfs
[root@localhost~]#mkfs -t xfs /dev/sdb1
mkswap命令:
1.make swap(创建交换文件系统):mkswap 分区设备
2.示例:
[root@localhost~]#mkswap /dev/sdb5
[root@localhost~]#cat /proc/meminfo | grep Swap Total
Swap Total: 8257532kB
[root@localhost ~]#swapon /dev/sdb5
[root@localhost ~]#cat /proc/meminfo | grep Swap Total
Swap Total: 10354680kB
[root@localhost ~]#swapoff /dev/sdb5
挂载、卸载文件系统:
1.mount命令:
挂载文件系统、ISO镜像指定文件夹
- mount [-t类型] 存储设备 挂载点目录
- mount -o loop ISO镜像文件 挂载点目录
2.umount命令:
卸载已挂载的文件系统 - umount 存储设备位置
- umount 挂载点 目录
设置文件系统的自动挂载
1./etc/fstab配置文件:包含需要开机后自动挂载的文件系统记录
[root@localhost~]#vi /etc/fstab
……//省略部分内容
/dev/sdb1 /mailbox xfs defaults 0 0
各位看官不要走开,后面还有相关的操作步骤,敬请期待,谢谢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