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OK启思录-- HOOK的发展

      非常遗憾,HOOK的发展史不是那么清晰可见。事实上,HOOK到底是什么,很多人的说法都不一样。

      最早是在操作系统中出现的HOOK概念。在Unix/Linux/Windows中都有类似概念。当时提出的目的在于,允许用户在系统调用过程中,插入自己的代码处理特殊事情。典型的HOOK就是用自己的功能替换原有的函数点,在处理完成之后,又恢复原有的函数点。(这里“点”就是表示一个可以使用HOOK勾住的位置)。

下面是《关于钩子》中,描述的Windows是中的钩子:

在Windows中,钩子(Hook),是Windows消息处理机制的 一个平台,应用程序可以在上面设置子程以监视指定窗口的某种消息,而且所监视的窗口可以是其他进程所创建的。当消息到达后,在目标窗口处理函数之前处理 它。钩子机制允许应用程序截获处理window消息或特定事件。   
钩子实际上是一个处理消息的程序段,通过系统调用,把它挂入系统。每当特定的消息发出,在没有到达目的窗口前,钩子程序就先捕获该消息,亦即钩子函数先得到控制权。这时钩子函数即可以加工处理(改变)该消息,也可以不作处理而继续传递该消息,还可以强制结束消息的传递。

其实从中可以看出,这些钩子应该和回调函数(CALLBACK FUNCTION)是一种技术。只不过,Windows专门将此类系统消息处理机制叫HOOK。
Falls先生曾经提醒我,在UNIX中的HOOK更纯粹。是的,UNIX中 LD_PRELOAD环境变量(Soloris系统为例)针对所有系统调用做了一个类似代理功能,如果你想改变某个系统调用,就可以在这个代理中注册,动 态调用的时候,会先从代理里寻找自定义代码,然后再找系统预定义代码。
我愿意使用图来表示这里面的差别。第一种Windows中的HOOK概念,其实是说系统已经在可以扩展的地方,预先放好了一些钩子在那里,你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挂上自己想要的东西。
windows的HOOK模型

 

相对于Windows来说,UNIX中,基本思想是一致的,细微的差距在于,扩展点的提供上。UNIX几乎提供了所有可能的扩展点。由于太多了,所以换句话说,也可以说成UNIX没有提供扩展点。这些扩展点,是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勾住的。

UNIX的HOOK模式

这些就是其中的差距。而HOOK思想的发展也正是依照UNIX这类路线走下去的。在 Windows中,大家还在使用的HOOK,除了定义好消息钩子,最典型的就是dll的导出表钩子。可以改变系统dll的函数的导出函数的地址,来勾住某 些特定操作。必然监控文件创建等等操作,就可以勾住CreateFile这个API函数。
事实上,在初期,很多钩子都是发展用来修改别人的系统的行为的。后来钩子也用来修改本 系统的行为。这主要源于软件系统的长足发展及框架系统的复杂度不断提升。现在的软件系统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大可能了解所有的部分,而且基类框架的稳定性不 允许我们去修改它们。在这种情况下,HOOK思想带入到解题思路中。可以使用钩子来解决一些扩展或修复一些系统设计缺陷。AOP的思想和这类应用很相似。
整个HOOK的发展,从开始的回调函数模式,到扩展系统行为,再到扩展本系统行为。这 个过程,有一点大家认识越来越清晰。HOOK是在合适的位置插入自己的代码而扩展或改变原有系统的(外系统或本系统)的行为的。HOOK技术也越来越主动 的寻找扩展点,而不仅仅是使用原有系统提供的扩展点。甚至已经派生中一种系统开发方式AOSD。
HOOK的未来在哪里?随着.NET和JAVA对AOP的支持,HOOK技术越来越被框架直接支持。相信不远的未来,HOOK会直接作为一种解题思想而推广,并且框架会提供一系列HOOK模式来解决类似问题。



我一直在避免写HOOK的技术实现,想尽可能地将一些看不到的东西收集起来。相对于了解一个成熟的技术,还不如去了解其中的思想吧。我是这样认为的。
这一章会暂时远离HOOK本身,我们会尝试着去思考这些技术出现的根源。
很多人象我一样,从OP的衰败中走向OO的繁荣。软件的复杂度也是突飞猛进。当年“没有银弹”的断言,非常准确地说明了软件的发展趋势,当新技术发展的时候,软件的复杂度也随之发展。我们现在的软件,已经不再是OP时代的软件了。
大家需要的不再是一段会计算的代码。大家需要图形界面,大家需要管理流程,大家需要信息共享!
假设我们以前那些单一功能的软件都可以比喻成一条路的话。它非常简单,你只要考虑从A如何走到B就可以了。

 

后来,我们的软件慢慢复杂起来,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一个功能,进行多功能整合的软件比比皆是。事实上,那个时候,好多软件都是一个功能的集合。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不再满足于这些简单功能的叠加。事实上,正是这个时候,我们的软件产业才真正发展起来。在中国,2000年以来,软件企业开始尝试工业化生产技术,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与国际差距明显缩小。
随着工业化发展,我们的软件复杂度是急剧的增加。它的功能需求也非常多。也许正如下图说画的那样,各种功能交错。
遗憾的是,如果软件只是需要这种层次的复杂度,我们就会很开心了!你时常会发现,在某些时候,你从A走到B的过程中,需要走到M到N上。然后在拐道走去P到O,然后再到B。这就是我们业务的交错性。
比如,我们现在有两个功能,一个是拷贝文件,一个是日志。从面向对象的角度来看,文件的维护工作和日志的维护工作都可以使用独立的类来完成:
上面两个类都能完成独自的相关业务,就正如我们上面描述的一段独立功能类似。可以假想,我们每个类,都是封装的相关业务功能。
那么剩下来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非常严重,但是又很少被人提起的事:并不是写完两个类,我们的工作就完成了!
我们虽然是面向对象编程,但是最终总会发现,对象写完的时候,并不是功能完成的时候!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功能往往是交错的,就拿这个例子,写文件的时候也可能需要写日志!这些都是面向对象无法使用对象的概念来解决的。
于是从一开始,面向对象就有事件的概念提出来(Event)。这个概念的提出,并不仅仅是炒作一个概念,它的实现机制虽然和回调函数一样,但是思想却又是那么无可奈何!
如果没有事件,那么我们会如何编程呢?我想下面的这种道路图可能大家能从中看到什么。
多说几句,这其实在我们在编程中经常犯的错误,如果AB和CD都是我们自己编写的(如果AB是类库提供的另当别论),我们往往将AB和CD的交叉业务部分直接写成关联代码。即AB和CD会变得互相依赖!
从社会实践,我们会知道,要提高AB和CD的效率,他们的道路是不能重叠的。可以采取高架桥、隧道、地下通道等等措施。高速公路永远不可能和别人公用交叉路口。
                                 
这些交错的方式,其实就是我们软件中可以借鉴的方式啊!以前提供的回调函数,现在提供的事件,以及AOP中提出的HOOK方式都是!这类方法其实就是我们开始统一说的HOOK。
因此采用这些方式的本质源由是软件的复杂度,导致我们在编写独立功能的时候,不能完全预测或根本不能,预测到其他功能是如何扩展的。因此预先留一些可以扩展点,或者某些可以扩展的方式,来完成交错功能的实现。
上面这些的讲述,好像和HOOK没关系,其实可以更深入的帮助我们理解使用HOOK的意义所在。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