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邻:一款陌生人通话软件,基于人的原始驱动力

_MG_3988

比邻是一款陌生人交友软件,它不是通过文字和语音交流,而是直接通话,连接手机两端互不认识的陌生人。尽管你可能没听说过这款产品,但它已经在二、三线城市笼络了大批用户。

初用比邻,我用“简单粗暴”来形容,说它简单,因为在应用里只需要点击 2 次就可以通话;说它粗暴,是因为它直抵用户心灵深处的寂寞。从产品角度来讲,它解决了人最基本的需求:抵御无聊,打发寂寞时光。

里面的男性用户多以豪车来填充头像,女性多为自拍,这种图片符号容易让人产生交流的躁动。比邻让我想起了早些年网吧的风行,里面都是年轻人聚集,他们精力旺盛却无处发泄,在网吧中通过网聊、游戏来消遣。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比邻很像是手机上的这个发泄口。

时至今日,社交产品已经越难越突围,但比邻用 8 个月的时间累积了 1000 万用户,这种初具规模让我很是好奇,是什么因素为社交应用还留有一条“暗道”?具备颠覆的潜质。

驱动力还要去找寻人的本性,那就是寂寞。

一切源于寂寞

比邻 CEO 刘进龙是做销售出身,2010 年投身团购行业,他们做的闪团网当时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团购网站。不过 2011 年团购行业大洗牌,整个行业转为资本游戏,由于华南地区资本氛围不浓厚,刘进龙把公司卖给了窝窝团。

比邻是刘进龙第二个创业项目,但最初比邻并不是做陌生人通话的,而是语音问答社区。用户生活中遇到了问题,通过比邻语音提问,具有问答兼社交的属性。但这个点子过于阳春白雪,用户大多懒惰,而且产品还要等到有问题的时候才会打开,所以用户增长很缓慢,于是将这个想法被毙掉了。

“中国网民大部分都在(网上)消遣、无聊,不能等着有问题才用,后来觉得,一定要做交流的产品。”刘进龙这样回忆当时的转变,“怎么做交流最OK?视频、音频、文字、图片,后来发现声音加图片最有意思,比如听到女性的声音,男性的荷尔蒙来感觉了。”

声音的刺激感以及认同感,让比邻用户找到了共鸣,声音本身也带有许多元素,除了异性相吸引发的冲动,还有口音、方言,都是引发话题的元素。谈话间双方的情绪、语速都能实时反馈,除了不是坐在一起,和面对面聊天是一样的。用户还可以在里面贴照片,每张照片都是一个话题。

bilin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这种聊天是无法记录的,除非用户故意录音,否则说完了就烟消云散,这种不留记录的私密聊天,极大的刺激了用户的活跃度,让用户敞开戒备聊天。

但这种匿名的聊天仍要需要一些“安全”因素作为基础,根据刘进龙的描述,要想很轻松的与异性聊天,男性需要放几张光鲜的照片,完善个人资料,通话前打招呼的话最好是个段子。

当然,比邻的风靡更重要的原因是海量的潜在用户,在二、三线城市,有大量的年轻人时间多得可以拿来卖,他们或在柜台每天无所事事,或终日在流水线上从事枯燥的工作,许多 22、23 岁的男孩子,一个星期难得与女性说几句话,而比邻帮他们释放了这种压抑。

类似于微信的摇一摇,张小龙本人也承认是因为有性、暴力的元素,才使得它成为一种行为符号,为微信的引爆推波助澜。比邻的初具规模,莫不与此有关。

IMG_2577

荷尔蒙驱动下猛增的用户量

根据刘进龙的介绍,每晚 10-12 点是比邻的使用高峰期,直到凌晨 2、3 点用户活跃度还很高,早上 6、7 点最低。

尽管比邻的用户大多数是二、三线城市的年轻人,但这些人仍然聚集在广东、江浙、北京等地区,70% 是 90 后用户,用户的分布遵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程度。

比邻用户的男女比例大约为 2:1,刘进龙认为这是比较正常的比例,因为男生多是因为他们享受追逐女生并脱颖而出的成就感,女生则喜欢众星捧月的感觉。

去年 5 月份比邻上线,19 天即达到了 100 万用户,这是一个高起点的速度,这和他们自制的一部微电影《什么叫做爱》有关。根据刘进龙介绍,这部微电影总体点击量已经上亿,而创意则来自公司内部的 90 后,一群摇滚青年们,团队的气质就是爱玩。

现在他们的速度丝毫没有减下来,现在每天新增用户接近 26 万,今年 3 月初比邻突破 1000 万用户量,即将超过啪啪。

比邻的投资人更愿意把它比作国外的 Snapchat,虽然交流的介质不一样,但同样是不留聊天记录,主打私密社交。双方还有一个指标十分相似,比邻的用户活跃度十分高,刘进龙发现最重度的使用者每天通话可达 17 小时,等于这位用户当天吃饭、睡觉的时间只有 7 小时。

现在除了新增一些功能,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增加服务器,前不久两会期间由于无法进入机房,他们的应用经常宕机。

不止于此

当然,你没法把比邻说成是约炮软件,因为它没有加入 LBS 功能,只能天南地北的两个人聊天。刘进龙说比邻的用户 90% 多是来消除寂寞的,但仍然有少数的人不是这样做。

比如刘进龙曾经和几位男生宿舍的人同时聊,他们都是做 IT 行业的,双方聊了互联网、马云等话题,对方还询问如何才能去中关村工作,刘进龙给了一些意见。

另一名同事精通医学,由于在个人资料标注了这点,就有人找他询问医学相关的事宜。甚至,他们还遇到一位哥哥带着口吃的弟弟在上面学习如何与人交流。

始于寂寞,但不止于此,当用户多了之后,这些衍生出的创意可能会改变比邻未来的定义。

不过在瞬息万变的移动互联网竞争大潮中,一切皆有可能,刘进龙只能规划未来 3 个月的计划,暂时没有商业化的计划。对于他们来说,继续累积用户量,把通讯功能做到极致,方有机会在铁幕重重的社交领域异军突起。

下图为比邻办公室,以及公司成员们的摇滚艺术照:

IMG_2580

IMG_2582

_MG_4098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在Simulink环境下的建模方法及其在不同风速条件下的电流与电压波形特征。首先介绍了DFIG的基本原理,即定子直接接入电网,转子通过双向变流器连接电网的特点。接着阐述了Simulink模型的具体搭建步骤,包括风力机模型、传动系统模型、DFIG本体模型和变流器模型的建立。文中强调了变流器控制算法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应对风速变化时,通过实时调整转子侧的电压和电流,确保电流和电压波形的良好特性。此外,文章还讨论了模型中的关键技术和挑战,如转子电流环控制策略、低电压穿越性能、直流母线电压脉动等问题,并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技术细节。最终,通过对故障工况的仿真测试,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适用群:从事风力发电研究的技术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对电力电子控制系统感兴趣的工程技术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DFIG工作原理、掌握Simulink建模技能的研究员;旨在帮助读者理解DFIG在不同风速条件下的动态响应机制,为优化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解释,还附有大量Matlab/Simulink代码片段,便于读者进行实践操作。同时,针对一些常见问题给出了实用的调试技巧,有助于提高仿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