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职业规划分析

 进入2010年,“80后”将首次出现30岁群体。职业生涯规划机构近期的调查数据显示,近五成以上1980年出生的职场人在工作上力不从心,工作稳定度差,每年都在换工作,有的甚至已经提前进入职业倦怠期。1980年出生的职场人工作年限主要分为3-5年和5-10年两类,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将近五成的“80后”频繁换工作,频率达到每年一次甚至更多,而且会涉及到不同的行业及职位,导致工作缺乏稳定性、连贯性,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那么职场“80后”的职业发展为什么会如此不稳定,不连贯?都有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根据对以往案例的统计调查,职业规划专家认为,矛盾冲突在这一代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但稳定性在这一群体身上略显不足,而且对于自身的职业发展没有明确的规划,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很迷惘,不知道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是什么。
    二、做事总是只有三分钟热度,好像做什么都有兴趣,可是什么事情都坚持不了多久。
    三、独生子女占的比例比较高,从小优越的生活环境使得该群体遇到挫折时比较消极,妨碍了自己的发展,可是又克服不了这些负面的情绪。
    四、看了很多励志书,也知道那些道理,学的时候很振奋,可是过了一段时间,生活还是老样子。
    五、缺乏独立性,遇到重大事情或需要做重大决定时,倾向于依赖父母或他人,不愿意承担责任。
    针对该类群体,职业生涯规划专家建议,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确定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并根据这个目标来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状态。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后,要克服做事三分钟热度,心态浮躁、焦虑的问题,最好能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三年左右的时间。这样既能让自己熟练地掌握工作技能,也能建立成熟的职业认知度,同时对其他工作机会也能作出较为正确的判断。
    另一方面是提高自己的独立性及心理成熟度,心理是否成熟,对未来是否有明确的规划,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独立”的有效标准。相对于经济上的独立,对“80后”来说心理上的独立与成熟会更难,因为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已经形成凡事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凡事都很希望别人安排好,如果没安排,他们可能不会主动去做。他们在从全局、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上可能有些欠缺。因此,职场“80后”要注意凡事多从别人或从公司整体的角度来考虑,别时时处处只想到自己的利益,否则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当然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来说,从来没有所谓的一次到位的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没有天花板,它是根据科学规律不断调整个人职业发展走向的完整系统,从这个层面上来说,“80后”的职场中人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学习充电,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以应对职场的各种变化。 
    对于“80后”首次进入30岁的该群体来说,最大的麻烦和问题,就是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多么忙不重要,忙什么才重要,经常迷失在杂乱的生活中,找不到当年信誓旦旦要实现的梦想,如果还记得你曾经想要做的事情,就快出发,奔跑吧,把握当下,一切都来得及。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