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格律详解
文章平均质量分 61
诗词格律详解
长行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业务梳理|诗词格律详解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套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 “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原创 2023-10-01 12:04:15 · 1364 阅读 · 0 评论 -
叶韵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50.叶韵叶韵,也称谐韵,还称协韵。因为语音的改变,有的诗中的韵如果还读本因的话,就会和其他韵脚不合,所以就需要改读别的音,来协调省掉,因此称为叶韵。...原创 2020-06-04 06:45:25 · 634 阅读 · 0 评论 -
流水对与并肩对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48.流水对与并肩对对于一般的对联而言,上联和下联分别是一句话,各自都能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是也有的对联,上联和下联在一起共成一句,表达同一个意思,如果将上联和下联分开来读,就变得表意不全,这类对联称为流水对。所以流水对的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将一句话拆开成为两句话来说,因为应该像流水一样一贯而下,所以称为流水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行到水穷处.原创 2020-06-03 06:50:42 · 728 阅读 · 0 评论 -
扇面对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47.扇面对扇面对,也称扇对,俗称隔句对,简单说来就是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也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当上阙的每一句对下阙的每一句。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白居易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沁园春·辛弃疾...原创 2020-06-03 06:49:38 · 427 阅读 · 0 评论 -
46.词对仗的要求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46.词对仗的要求词中的对仗要求,理论上是遵循词谱的规定,但是通常和古体诗是一样的,不避讳同字相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苏轼词的对仗中,对于平仄的要求,理论上也是遵循词谱的规定,但是主要有几种形式。第一种就是和律诗的平仄要求一样,平对仄,仄对平;第二种是上下联平仄完全相同;第三种是上下联平仄不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原创 2020-06-03 06:48:40 · 1505 阅读 · 0 评论 -
45.词的对仗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45.词的对仗对于词的对仗,没有硬性的规定。只要前后两句的字数相等,不管是不是仄起平收,都可以使用对仗,或者不使用对仗。只有少数词谱,习惯上是要使用对仗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上阙一二句)·辛弃疾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西江月(下阙一二句)·辛弃疾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四五句)·晏殊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原创 2020-06-03 06:47:32 · 1184 阅读 · 0 评论 -
44.词的拗句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44.词的拗句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大多数的词句都是律句,但是也有一小部分的词谱,在词谱中就规定了一些拗句,也就是在特定的词谱中必须用拗句,不能用律句。平仄平仄:孙仲谋处——永遇乐·辛弃疾仄平仄仄:尚能饭否——永遇乐·辛弃疾仄平平仄平仄: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苏轼平仄平仄仄平平:何事长向别时圆——水调歌头·苏轼但是,就词而言,词的正格是由词谱决.原创 2020-06-03 06:46:48 · 423 阅读 · 0 评论 -
42.六字律句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42.六字律句对于六字律句而言,六字律句与四字律句的关系,有点像五言律句和七言律句的关系。将四字律句的两种标准句型(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起的改为平起,平起的改为仄起,即可形成六字律句的两种标准句型(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第一种,(仄)仄平平(仄)仄,这里的第一字可平可仄,但是这里的第三字必须使用平声,第五字偶尔也有使用平声的现象。三国周郎.原创 2020-06-03 06:44:29 · 408 阅读 · 0 评论 -
41.四字律句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41.四字律句因为四字律句按七言律句的前四字考虑,理应有四种句型,但是因为仄平脚、仄仄脚都是相同的仄仄平平;而平平脚、平仄脚都是相同的平平仄仄,所有只有两种句型。第一种,(平)平(仄)仄,这里的一三字都是可平可仄,其中第一字大多数都为平,很少有仄。惊涛拍岸——念奴娇·苏轼斜阳草树——永遇乐·辛弃疾不应有恨——水调歌头·苏轼第二种,(仄)仄平平.原创 2020-06-03 06:43:38 · 447 阅读 · 0 评论 -
40.三字律句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40.三字律句因为三字律句按五言律句的后三字考虑,所以也有四种句型。对于平仄脚,五言律句的最后三个字是“平平仄”。须晴日——沁园春·毛泽东凭栏处——满江红·岳飞对于仄仄脚,五言律句的最后三个字是“平仄仄”。抬望眼——满江红·岳飞多少恨——忆江南·李煜对于仄平脚,五言律句的最后三个字是“仄仄平”。汴水流——长相思·白居易泗水流——长相.原创 2020-06-03 06:42:08 · 415 阅读 · 0 评论 -
39.五言、七言律句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39.五言、七言律句有些词是完全由七言律句构成的。例如:《浣溪沙》中仄中平中仄[平],山下兰芽短浸溪,中平中仄仄平[平],松间沙路净无泥,中平中仄仄平[平]。萧萧暮雨子规啼。中仄中平平仄仄,谁道人生无再少?中平中仄仄平[平]。门前流水尚能西,中平中仄仄平[平]。休将白发唱黄鸡。同样的,比如《生查子》就是完全由五言律句构成的。.原创 2020-06-01 07:52:54 · 662 阅读 · 0 评论 -
37.词的换韵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37.词的换韵在诗的用韵中,最为常见的就是一韵到底,或押平声韵,或押仄声韵,整篇中只有一个韵部,中间一般不换韵;这类用韵也不包括平仄通押,但是可以使用上去通押。虽然在词中,换韵并不常见,但是换韵也是有一定之规的。换韵,一般都是平仄之间的互换。或先用平韵,后用仄韵;或先用仄韵,后用平韵;或连续换几次韵,这都是需要根据词谱所规定的。对于词的换韵,主要有三大.原创 2020-06-01 07:50:48 · 1808 阅读 · 0 评论 -
36.上去通押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36.上去通押上去通押的情况,最早在唐代的古体诗中就有所出现;而在宋词中,上去通押的现象就已经非常普及了。《渔家傲》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中仄中平平仄[仄],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千嶂裏,长烟落日孤城闭。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原创 2020-06-01 07:49:17 · 807 阅读 · 0 评论 -
35.词林正韵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35.词林正韵词韵可以完全依照平水韵。但是一般而言,填词的用韵往往会更加宽泛一些,把一些临近的韵合并为一个韵部。在清道光年间,由戈载在平水韵的基础上,编撰了一部《词林正韵》,后逐渐为后人接受。依照《词林正韵》的说法,词韵可以分为十九部:第一部:平声一东、二冬;上声一董、二肿;去声一送、二宋第二部:平声三江、七阳;上声三讲、二十二养;去声三绛、二十三漾.原创 2020-06-01 07:48:18 · 1684 阅读 · 0 评论 -
34.诗韵与词韵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34.诗韵与词韵在唐宋时期,因为词人填词一般还都是直接依据当时的语音,甚至还有人依据当时的方言,所以当时的词人填词用韵是相当自由的。就好像诗韵一样,后人填词依旧是沿用唐宋的音律作为填词用韵的标准,但是长时间没有一部通用的词韵韵书;因为填词不像作诗,成为了科举考试的科目,所以也就不会有官府颁布的韵书,所以词人们填词也就没有近体诗规范,相对要自由一些。..原创 2020-06-01 07:46:58 · 570 阅读 · 0 评论 -
33.词谱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33.词谱虽然在这里讲词谱,但是介于词谱太多,就不方便一一列举了。所谓词谱,也就是每个词牌的体式,是写词的时候用作对照的一个谱,是为了给填词提供方便和体式一句的材料。所以,在写词的时候,需要严格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句数、字数、平仄、韵脚等格式去填写。在词出现之处,词人们基本上都是根据曲调直接来填词的,这也就是导致同一个词牌可能会出现变格的一个重要原因。因.原创 2020-06-01 07:45:51 · 580 阅读 · 0 评论 -
32.曲调与词牌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32.曲调与词牌词牌本是词调的名称,每个词牌都代表着一个词调。不同词调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等方面都是有不同要求的。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同一个名称的词牌也可能代表着不同的词调,比如《浪淘沙》和《谢池春》都有一个别名叫作《卖花声》,但是实际上两个词调是有区别的。因为种种原因,许多曲调有了除了本名以外的很多别名,比如我们刚才所举的例子《念奴娇》。同时.原创 2020-06-01 07:44:52 · 1203 阅读 · 0 评论 -
31.词的分类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31.词的分类按照一首词字数的多少,可以把词分为三类:五十八个字以内的为小令,五十九个字至九十个字的为中调,九十一个字以上的为长调。对于小令而言,因为字数比较少,所以一般而言用韵都比较密集;相比而言,长调则正好相反,字数较多,用韵也比较稀疏。《十六字令(苍梧谣、归梧谣、归字谣)》[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仄仄平[平]。天?休使圆蟾照客.原创 2020-06-01 07:42:19 · 1696 阅读 · 0 评论 -
30.和诗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30.和诗所谓和诗,是一种诗人之间的娱乐方式。主要就是在一方写了一首诗之后,另外一方听了之后,也写一首诗酬和的一种形式。和诗的方式很多,简单也比较常见的就是直接的和诗。这种和诗的方式,对于诗作的用韵没有任何的要求,可以随便用任何韵会酬和,只要内容相关即可。如果要提高一些难度,就可以使用“依韵”的方法。依韵,也称“同韵”,就是要求和诗的韵脚必须和原诗的.原创 2020-06-01 07:41:29 · 1774 阅读 · 0 评论 -
29.顶真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29.顶真顶真,也称顶针,还成联珠、蝉联,是指用前一句结尾的字或者结尾的词的读音作为后一句开头的字或开头的词。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木兰诗》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弦弦掩抑声声思(似音),似诉平生不得志。——《琵琶行》也有在句中使用顶真的方法,就是在一个句子中的节奏点前后都使用相同音,这种情况古人称之为连绵。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原创 2020-05-31 09:07:15 · 637 阅读 · 0 评论 -
28.合掌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28.合掌合掌的定义,就是一联中两句的意思基本相同或者完全相同,这是律诗中极大的忌讳。无论是对于对联还是对于律诗来说,字数都是有限的,所以诗人应当在有限的字数中来表达更多的意思,而如果一联中出句和对句的意思还重复,那么就会导致浪费了律诗中本已经十分匮乏的字数资源。比如“长空展翅,广宇翔云”,就是一个典型的合掌,下联的意思完全是重复上联。当然,如果上下联.原创 2020-05-31 09:06:48 · 610 阅读 · 0 评论 -
27.常见诗病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27.常见诗病在律诗中,一般要尽量回避“重字”的问题。所谓“重字”,就是指一首诗中有一个字出现了两次;其中,尤其要避免的,就是在同一联的出句和对句的对应位置使用了同一个字。在律诗中,“重韵”也是一定要回避的。对于重韵我们前面也讲过,但是如果更加严格一些,最好在同一首律诗中,最好不要使用同声字。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不要为了押韵,而把诗句原本的意思破坏掉了.原创 2020-05-31 09:05:37 · 732 阅读 · 0 评论 -
26.借对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26.借对借对也是对仗的一种,也被称为假对。借对就是通过借字或借音的手段,来使得对联更加工整。借意就是利用了一个词的多义性,比如诗人在诗中用的某个词的意思是甲,但是作用却借用了这个词的另外一个意思乙来与另外一个词形成对仗。比如杜甫曾经有一句名句“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其中的“寻常”既可以指平常,也可以作为数量词来与七十相对,还有“白法调狂象.原创 2020-05-31 09:04:41 · 504 阅读 · 0 评论 -
25.工对、邻对与宽对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25.工对、邻对与宽对对于名词而言,可以将名词分为很多类,但凡是同类词相对的,就称为工对。这些小类包括天文(日、月、云、星)、地理(峰、壑、海、江)、时令(晓、夜、时、春)、动物、植物、身体、服饰等等。有一些名词虽然是处于不同小类,但是因为它们在语言的使用中经常并列组成一个词出现,形成了习惯性的对仗,也可以算作工对,比如天地、花鸟、诗酒等词语。如果五.原创 2020-05-31 09:03:44 · 1246 阅读 · 0 评论 -
24.古体诗的对仗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24.古体诗的对仗对于古体诗而言,古体诗是可以完全不使用对仗的。但是有的时候,为了修辞的需要,也是可以使用一些对仗的。如果使用对仗的话,对于对仗出现的位置,也没有任何的要求和限制。甚至可以存在像“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之类一半对仗,一半不对仗的对联。相对于对仗的要求,古体诗也大不同于近体诗。近体诗对于对仗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出句.原创 2020-05-31 09:02:49 · 1699 阅读 · 0 评论 -
23.近体诗的对仗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23.近体诗的对仗既然对仗分为平仄的对偶和词语的对偶;那么在近体诗中,“对黏”的“对”已经对平仄的对偶进行了要求和限制,所以在对近体诗评论对仗时,所指的对仗只是单独指词语的对偶。在律诗中,一般将对仗使用在中间两联,即颔联和颈联。《无题四首·其二》李商隐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形】蟾【名】啮【动】锁烧香【名】入【动】,玉【形】虎【名】.原创 2020-05-31 09:01:31 · 1477 阅读 · 0 评论 -
22.对仗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22.对仗所谓对仗,包括两部分的含义,一部分是出句对句的平仄的相对,另一部分出句对句的中词语的词语成为对偶。简单来说,就是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另外,还要注意单字对单字,双字对双字;对于对仗来说,只要表面结构相对即可,不必顾及其中的内在逻辑关系。对于近体诗而言,对仗有几种特殊的类型,第一是数词要对应。城阙辅三.原创 2020-05-31 09:01:04 · 1469 阅读 · 0 评论 -
21.古绝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21.古绝绝句出现在律诗以前,在唐以前的绝句不讲平仄,也平声字仄声字都可以押韵;在唐代以后,也有诗人写一些这种绝句称为“古绝”。古绝多用拗句,而且还有一些使用仄声韵。而近体诗的律诗则被称为“律绝”。有的绝句,用的是仄韵,但是全诗都使用的律句,或者用律诗所容许的变格和拗救。那么这种绝句的性质就介于古绝和律绝之间,由此也可见,古绝和律绝实则是没有明确的分界.原创 2020-05-31 08:59:23 · 383 阅读 · 0 评论 -
20.古体诗的平仄与三字脚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20.古体诗的平仄与三字脚对于古体诗而言,古体诗也曾经有过对于平仄的研究,不过古体诗的平仄与近体诗的平仄大不相同。对于古体诗来说,五言和七言的三字脚通常是以下四种形式: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平在以上的四种三字脚当中,最常见的是“平平平”,也称“三平调”,而三平调就是古体诗的典型特征。在李白、杜甫等人的古体诗中,出现了相当多的三平调,可见这绝不只是.原创 2020-05-31 08:58:51 · 1302 阅读 · 0 评论 -
19.近体诗平仄整理(枚举)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19.近体诗平仄整理(枚举)讲至此处,近体诗的简单的平仄已经基本讲完了。既然知道了格律,其实也没有必要做下面的工作,只是因为出于数学的严谨性才出现了这一段内容。七言不过就是再五言的基础上,将仄起式换为平起式;因为音律是前轻后重的,所以对于七言前两字的格律要求本就不高,尤其是七言的第一字,其在音律上作用最小,其平仄对于音律构成没有影响;而七言第二字的平仄.原创 2020-05-30 06:19:48 · 635 阅读 · 0 评论 -
18.对与黏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18.对与黏就古体诗而言,是完全不用讲究对黏(nián)的,一些诗人还故意安排平仄来避免出现对黏。所以对与黏主要是对于近体诗而言的。在上面的名词解释中,我们已经知道,“对”是出句与对句的关系,“黏”上联与下联的平仄关系,那么我们现在对此进行详细说明。所谓“对”,就是出句的平仄与对句的平仄相反,即相对立;这个平仄相反,只需要符合之前所讲述的“二四六分明”.原创 2020-05-30 06:19:03 · 910 阅读 · 0 评论 -
17.半拗(小拗)可救可不救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17.半拗(小拗)可救可不救所谓半拗可救可不救,指的是出句平仄脚句型,即五言“仄仄平平仄”和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拗用仄,这就是半拗(小拗),可以救也可以不救。如果要救的话,就是在对句的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一个平声字作为补偿。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诗人也往往都在这个地方用救。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别”是入声)——《送友.原创 2020-05-30 06:18:16 · 3141 阅读 · 0 评论 -
16.对句相救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16.对句相救我们刚才已经讲过了平仄脚五言第二、四字(七言第四、六字)都用仄音的变格拗句,这个属于大拗,必须要救,救的方式,就是在对句的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你一个平声字作为补偿;在这种情况下,对句的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还是允许使用仄声字的。这样就使“(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式变成了“(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而七言则成为“平平.原创 2020-05-30 06:14:02 · 667 阅读 · 0 评论 -
15.孤平拗救(本句自救)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15.孤平拗救(本句自救)所谓“孤平”,前面已经对此进行过说明了,指的是五字句的“仄平仄仄平”,七字句的“仄仄仄平仄仄平”。孤平的句子也是一种拗句,所以需要补救,在这里补救的办法,就是:既然前面本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导致了孤平,那么就在后面加上一个平声以作为抵偿;另外,孤平拗救另外还有一个原则,就是拗救只能是后救前。所以,所谓孤平拗救,实际上就是指.原创 2020-05-30 06:13:12 · 1857 阅读 · 0 评论 -
14.拗句与拗体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14.拗句与拗体古人将律诗中不合平仄的句子称为拗句。而如果当全诗都用拗句或者大部分都用拗句的话,就将其称为拗体诗。所以说,拗体就是平仄关系不合律的诗篇。李白、杜甫在诗句中,就经常使用拗句格和拗律,此后也有人故意效仿。《崔氏东山草堂》杜甫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有时自发钟磐响,落日更见渔樵人。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何为西庄王给事.原创 2020-05-30 06:12:42 · 706 阅读 · 0 评论 -
13.“二四六分明”与特定变格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13.“二四六分明”与特定变格对于仄仄脚句型,即五言“平平平仄仄”和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有一种特定的变格。就是把五言中的第三四个字平仄对调,七言中的第五六个字平仄对调。这种变格通常出现于律诗的第七句,绝句的第三句。但是条件是对调以后,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都使用平声;而且对句也只能是“(仄)仄仄平平”。正格:(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原创 2020-05-30 06:12:00 · 494 阅读 · 0 评论 -
12.四种常见变格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12.四种常见变格对于平仄脚句型,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以平声为正格,仄声为变格。这种变格属于拗句,如果出现的话,一般需要在下句的同一个位置上用平声字作补偿这属于“拗救”的内容,后面将详细说明。正格:(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变格:(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别”是入声)——《送友人》李白对于.原创 2020-05-30 06:11:10 · 1220 阅读 · 0 评论 -
11.孤平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11.孤平对于“孤平”的定义,其实在学术界上是存在争议的。其中占主导地位的一方是以王力为首的,其观点是认为孤平就是韵句中除了韵以外,只有一个平声的律句就是孤平;但是这一句的定义其实存在一定的严谨性问题,因为“仄仄仄平平”并不是孤平,所以应该在这个定义上加上一句:两平相邻即不孤。这一个定义只适用于五言,即“仄平仄仄平”;应用到七言,那么就是“仄仄仄平仄仄平.原创 2020-05-30 06:08:17 · 443 阅读 · 0 评论 -
10.“一三五不论”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10.“一三五不论”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前人发明的关于七言律诗和七言绝句的平仄的口诀。其意思就是说,在七言诗中,第一、第三、第五个字的平仄可以不管,但是第二、第四、第六个字的平仄一点要清楚而正确;同理,在五言诗中,就应当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虽然这个口诀能应用于大多数时候,但是也存在着它的缺漏。先来分析“一三五不论”。 其实严格来说,.原创 2020-05-30 06:06:31 · 576 阅读 · 0 评论 -
9.七言律诗和绝句的句型及平仄格式
序:为了用Python实现诗词格律的分析,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诗律和词律,现做整理分享给大家,以供需实现此类需求的朋友“快速”、完整地理解格律。目录9.七言律诗和绝句的句型及平仄格式与五言律诗一样,七言律诗也有四种句型,而且都只是在五言句型前面加上两个音。其规律是:五言仄起改七言平起,五言平起改七言仄起。具体如下:(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脚】平 平仄仄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仄平脚】(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脚】(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原创 2020-05-29 14:36:15 · 5924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