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中I/O完成端口机制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Windows中的I/O完成端口机制,如何实现高效线程模型以处理服务器应用程序的请求,以及如何避免线程阻塞和上下文切换。通过创建I/O完成端口,设置并发量,服务器能够利用系统资源实现并发处理,提高性能。文章还讨论了CreateIoCompletionPort和GetQueuedCompletionStatus等关键API的使用,并深入解析了完成端口的内部工作原理,包括线程池管理和队列操作。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Windows中I/O完成端口机制详解
 

引言

要想编写一个高性能的服务器应用程序,必须实现一个高效的线程模型。让太少或者太多的服务器线程来处理客户的请求,都可能导致性能问题。例如,如果一个服务器创建单个线程来处理所有的请求,那么客户端可能长期等待而得不到响应,因为服务器同一时刻只能忙于处理一个请求。当然单个线程也能并发处理多个请求,当I/O操作被启动时,它可以从一个请求切换到另一个请求,但是这种结构相当复杂,并且不能充分利用多处理器的优势。在另一个极端,服务器可以创建一个大规模的线程池,这样几乎每一个客户请求都可以由一个专门的线程来处理。这种情形通常会导致线程频繁切换:大量线程被唤醒,执行CPU处理,阻塞等待I/O,然后在请求完成之后又一次阻塞以等待新的请求。如果没有别的情况,太多的线程将导致过多的上下文切换,因为调度程序不得不将处理器时间在多个活动线程之间分割。

服务器的目标是使线程避免不必要的阻塞,尽量减少上下文切换。同时,还要使用多线程来发挥最大限度的并行。理想的情况是在每一个处理器上运行一个线程来处理一个客户请求,当处理器上的活动线程完成一个请求时,如果还有其他的请求正在等待,则不阻塞。为了使这一优化处理可以有效的进行,应用程序必须有一种可行的方法,使得一个正在处理客户请求的线程在I/O上阻塞时(例如它在处理过程中需要读取一个文件时)另外一个等待线程被激活。

Windows NT 3.5引进了一系列API使得这个目标的实现变得相对容易。这些API主要聚焦在一个叫完成端口的对象上。在本文中,首先我将讲解完成端口的使用,然后再深入其内部,向你展示Windows NT中完成端口的实现机制。

 

使用I/O完成端口

应用程序将IoCompletion执行体对象当作与多个文件句柄相关的I/O完成的核心。一旦一个文件与一个完成端口相关联,任何在此文件上异步I/O操作的完成都会导致一个完成通知包(completion notification packet)加入到完成端口队列。一个线程只需简单的等待一个完成通知包被排队到此完成端口上,就可以等待在多个文件上的所有正在进行之中的I/O操作的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