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嗅觉探源之五——气味电子化(1)

 静静地坐在电脑前,品一杯浓浓的咖啡,随着鼠标轻轻一点,阵阵玫瑰花香扑鼻而来……你能够想象吗,那醉人的花香是互联网那端传送而来的祝福的讯息。气味电子化让这一浪漫场景梦想成真。[1]在科技日报对骆德汉教授的专访中,骆教授向大家介绍,气味是化学分子在嗅觉器官的反应。当某种物质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之后,它们被空气送到我们的鼻腔里,并对人的神经产生刺激,于是我们的鼻子便识别到了这种气味。不同的物质会散发出不同的气味分子,由于这些气味分子的结构不同,其特性也就有所不同。
人体辨别气味的必要条件是气味物质必须不断地向空气中挥发分子并能被吸入鼻腔,然后通过嗅觉神经到达大脑,由大脑作用形成嗅觉。人类的大脑可以辨别和记忆种类繁多的不同气味,因为人拥有由约1000种不同的基因组成的基因族群(约占人体基因的3%),正是它们产生了近千种气味受体类型(注:所有的气味受体都是相关的蛋白质,但是在特定的细节上有差异。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它们能被不同的气味分子所触发)。这些受体位于气味受体细胞上,专门用来辨别吸入的气味分子。然后将信息集中传给充当鼻脑中转站的嗅球,那里有结构精致的“嗅觉布置图”,它帮助大脑准确认知这些气味,使人能辨认出约1万种不同的味道。
人体嗅觉系统是由嗅觉感受器接收气味信号的,人体嗅觉感受器是位于上鼻道及鼻中隔后上部的嗅上皮。从仿生学角度考虑,人体嗅觉感受器构成与机理可概括为三个部分:(1)鼻腔上皮组织(初级),那是接受气体并产生信号的第一个地方;(2)嗅觉球(二级),气体的种类通过“镜像”在这里形成;(3)大脑皮层,信息之间的联系在这里形成并存储。通过这个过程,各种不同的气味得以被人体所识别。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气味电子化是可以实现的。骆教授向记者介绍,任何气味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可以与某种化学物质发生物理反应或化学反应,造成某一物理量的变化(比如质量、颜色、电特性等变化),通过特定的信号转换机制可以将其转化成电信号,从而可以进行电子化传输。目前,“气味电子化”的实现方法可归纳为三种,即仿生学方法、数字化方法和仿生学与数字化相结合的方法。仿生学方法就是模仿生物嗅觉系统,可对任意不同多成分混合气味进行实时识别、记忆,并用因特网传送信息,然后在接收终端由气味元素合成产生气味;数字化方法是对有限种类气味进行分析,事先形成气味特性数据库。在工作时,气味发送端检测气味特征并用因特网传送气味特征编号,接收终端根据气味特征编号从气味特性数据库选出已库存的气味进行播放;仿生学与数字化相结合的方法就是在气味发送端通过仿生嗅觉装置实时检测气味,用因特网传送气味整体信息,在接收终端从气味库中播放气味。
  • 3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