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nlock和semaphore的差别和应用

这两天经常有同事在问spinlock和semaphore的相关问题,什么时候该用spinlock?什么时候该用semaphore?什么时候该用spinlock_irq?什么时候该用spinlock_irqsave?的确,对于初涉内核开发的人员来说,spinlock和semaphore的应用是一个比较大的疑问。这里,我来谈谈我对这两个概念的想法吧。

Spinlock的实现机制可以描述如下:CPU首先将内存总线lock住,然后检测内存中的lock数据,如果数据为真,那么表示资源被人占用,无法获取。然后CPU会自璇检测该lock数据,直到数据不为真之后,lock该数据返回。在Linux中spinlock核心代码采用汇编语言实现,可以参考__raw_spin_lock函数。在2.6.25版本之后,Linux为了解决在多CPU平台上的不公平竞争,引入了排队自璇锁的算法。

说到这里,需要讲一下的是,spinlock在up平台上为空函数的说法。这个说法不是很严格,实际上在非强占的up平台上,spinlock的实现为空函数,在可抢占的up平台上,spinlock需要将抢占给disable掉,也就是说在spinlock的临界区,Linux无法抢占。在多CPU平台上,spinlock是有效的。

Semaphore的实现机制可以描述如下:CPU首先会检测信号量是否可获取,如果无法获取该信号量,那么就会导致一次上下文调度操作。从实现机制上来看,semaphore操作效率比较低,而spinlock的效率相对较高,但是这种效率的高低与应用相关,如果临界区操作的时间过长,那么采用spinlock会浪费大量的CPU时间,还不如做几次上下文调度释放CPU资源呢。所以,spinlock的应用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临界区操作尽可能的短,让CPU不要自璇太多的时间,这一点从spinlock的实现代码上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Linux开发人员着这个地方花费了好多心计。


从上面的机制描述,我想可以总结出如下几点:

1、  不允许睡眠的上下文需要采用spinlock,可以睡眠的上下文可以采用semaphore。在中断上下文中访问的竞争资源一定采用spinlock。

2、  临界区操作较长的应用建议采用semaphore,临界区很短的操作建议采用spinlock。

3、  需要关中断的场合需要调用spinlock_irq或者spinlock_irqsave,不明确当前中断状态的地方需要调用spinlock_irqsave,否则调用spinlock_irq。一个资源既在中断上下文中访问,又在用户上下文中访问,那么需要关中断,如果仅仅在用户上下文中被访问,那么无需关中断。


http://blog.chinaunix.net/uid-8009321-id-2035053.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