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大吗?AI能测出大学生目前的压力程度

进入网络时代后的快节奏生活带来科技加速进步,而技术等比级数式发展又带来快节奏的生活。当下,在城市生活的年轻人包括学生,都面临快速的生活和学习节奏,同时也有各种压力。据外媒报导,美国麻萨诸塞大学计算器科学学院近日发表的研究论文指出,可透过 AI 预测压力程度。「随着可穿戴装置日益普及,透过 Fitbit、Apple Watch 及其他智能可穿戴装置引入功能强大的传感器,收集生理、行为数据已让人逐渐接受,这使研究人员能利用从这些装置收集生理数据,预测配戴者的精神状态,例如情绪、压力。」研究人员在《深度多任务网络的个性化学生压力预测》一文指出。

自 2000 年以来,已有研究人员透过心率、皮质醇、皮肤导电率等人类生理参数检测与研究,检测人类受到的压力;Mikelsons, G、Smith, M 等人在 2018 年发表的论文《利用智能手机数据进行心理状态预测的深度学习模式:挑战与机遇》提出,透过 StudentLife(一款 App)采集的数据,基于位置特征和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基于位置的 MultiLayer 感知模型(MLP 模型),用以预测中学生的压力程度。《深度多任务网络的个性化学生压力预测》提出跨个人活动 LSTM 多任务自动编码器网络模型(CALMNet),将数据视为时间序列,并能辨识学生数据包含的时间模式,透过这些不同等级的信息和个性化数据,预测学生的压力程度。据论文作者表示,CALMNet 模型相对之前的 MLP 模型有 45.6% 的精准度提升。论文提出的模型数据是在达特茅斯学院收集 48 名学生连续 10 周的 StudentLife 数据,包括睡眠状况、活动情况、饮食情况等基本生活及生理数据。每天透过 StudentLife 应用程序收集数据,并透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5 级的压力生态瞬间评估(EMA)。

这次 CALMNet 模型相对之前压力检测模型有改进,研究人员推测这是将数据视为时间序列的直接结果。「CALMNet 模型融合精细时态信息和高级协变量的能力,能为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模式又不会过度拟合的架构,有助于提高模型性能。」据了解,目前智能可穿戴装置主要分为运动、健康两大应用,目前的智慧手环、智能手表仍没有像行动网络时代的智能手机人人必备,无论功能性、可玩性、使用者黏着性,都没有很好的表现。尽管如此,不得不提的是,智能可穿戴装置的出货量还是稳定增长,且相当可观。据 IDC 调研数据显示,2018 全年可穿戴装置出货量为 1.722 亿台,同期相比增长 27.5%。包括苹果、小米、华为、Fitbit、三星可穿戴装置单季销量都超过百万,为装置厂商、研究人员带来更多用户与装置的互动数据及装置监测数据,这些数据将进一步为可穿戴装置功能提升、新功能出现带来可能。

据了解,目前透过大数据、AI 模型已可测量用户心理、血压、睡眠情况,这些功能也已应用到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装置。随着可穿戴装置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真实用户数据汇集到装置商、研发人员手中,将有越来越多使用者生命体征、健康状况将透过传感器实时收集,透过 AI 模型实时分析并显示,这会使可穿戴装置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有望成为功能、应用场景有别于智能手机的下一代行动装置。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u/3820994/blog/3068516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