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角色
-
广告主, Advertiser, 付费推广自家产品.
-
广告平台
- 需求方平台(DSP, Demand-Side Platform), 跨渠道竞价购买广告流量(通过RTB实时竞价)
- 供应方平台(SSP, Supply-Side Platform)
- 广告交易平台(Ad Exchange)
-
媒体, 提供广告展示的流量资源, 如app的信息流广告, 朋友圈的广告
-
用户. 使用app中会看到广告的人.
技术视角的协作流程
- 广告主在DSP设置 campaign(目标、预算、出价)。
- 用户访问媒体(如新闻APP),媒体通过SSP发起广告请求。
- Ad Exchange 组织DSP竞价,胜出广告通过SSP返回给媒体展示。
- 监测方 统计曝光、点击、转化数据,反馈给广告主优化投放。
不同角色的关注点
广告主关注 效果(ROI)。
媒体关注 收益(eCPM)。
平台平衡 供需效率。
二. 扣费方式
- CPM, Cost Per Mille, 千次展示费用
- CPC, Cost Per Click, 单次点击费用
- CPA, Cost Per Action, 单次转化费用. 转化理解为达成目标,比如真的付费买了广告产品.
- oCPM Optimized Cost Per Mille. todo.
三. 竞价排序
eCPM, Effective Cost Per Mille, 有效千次展示费用. 可以将不同种类的扣费方式竞价作转换与对齐. 转换中需要用到以下预估:
- ctr, Click-Through Rate, 从曝光到点击的概率
- cvr, Conversion Rate, 从点击到成交的概率
那么, 转换公式为:
eCPM = CPM
eCPM = CPC × CTR × 1000
eCPM = CPA × CTR × CVR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