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的换行符\n\r剖析
来历:计算机还没有出现之前,有一种叫做电传打字机(Teletype Model 33)的玩意,每秒钟可以打10个字符。但是它有一个问题,就是打完一行换行的时候,要用去0.2秒,正好可以打两个字符。要是在这0.2秒里面,又有新的字符传过来,那么这个字符将丢失。
于是,研制人员想了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在每行后面加两个表示结束的字符。一个叫做“回车”,告诉打字机把打印头定位在左边界;另一个叫做“换行”,告诉打字机把纸向下移一行。这就是“换行”和“回车”的来历,从它们的英语名字上也可以看出一二。
后来,计算机发明了,这两个概念也就被般到了计算机上。那时,存储器很贵,一些科学家认为在每行结尾加两个字符太浪费了,加一个就可以。于是,就出现了分歧。Unix 系统里,每行结尾只有“<换行>”,即“\n”;Windows系统里面,每行结尾是“<回车><换行>”,即“ \r\n”;Mac系统里,每行结尾是“<回车>”。一个直接后果是,Unix/Mac系统下的文件在Windows里打开的话,所有文字会变成一行;而Windows里的文件在Unix/Mac下打开的话,在每行的结尾可能会多出一个^M符号。
Linux下新建的文档在Windows下打开会挤在一起,原因是不支持\n换行(它只支持\r\n形式的换行),
或者直接找到文件,点击,用Open Office来打开,选择字符集(系统),字符(SYSong18030),语言(中文简体),换段落:
1. CR&LF,即\r\n,这是Windows下记事本的格式,Linux是完全支持的;(推荐)
如果是Windows下编写的doc文档,在Linux下查看(用Open Office)一般都会乱码,
先用Open Office打开,然后再全选,把字体设置为SYSong18030,OK中文简体和繁体都显示正常了。
CR用符号'\r'表示, 十进制ASCII代码是13, 十六进制代码为OxOD
LF使用'\n'符号表示, ASCII代码是10, 十六制为0x0A
因为\r已经换行了,所以938517就不再显示了。而\n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换行,它实际上是把纸张(或屏幕)向下移动一位(以便显示下一行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