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 达梦DM8数据库新品正式发布

5月8日—10日,第十届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DTCC2019)如约而至。本届大会以“数据风云,十年变迁”为主题,设定2大主会场及21个技术专场,邀请了来自国内外互联网、金融、教育等行业百余位技术专家,共同探讨Oracle、MySQL、NoSQL、大数据、机器学习、区块链、数据可视化等领域的前瞻性热点话题与技术。

借助本届DTCC大会, 国内知名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大数据平台软件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武汉达梦数据库有限公司隆重举行2019达梦DM8新品发布会,包括中国电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冬辰、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以及方滨兴院士在内的多名领导和专家到场支持,共同见证达梦DM8新品的正式发布。

中国数据库的40年:创新才能发展

中国数据库发展到今天可以称得上是百花齐放,越来越多的数据库厂商以及数据库产品不断涌现。武汉达梦数据库有限公司董事长冯裕才认为,从种子萌芽到百花齐放,中国数据库经历了40年的发展历程,共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1978年-1988年: 中国数据库的理论探索和原型研究阶段,主要是通过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研究、探索。

1989年-2000年: 中国数据库的研究阶段,主要是在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原型研究以及产品开发。

2001年-2012年 :中国数据库的成果转化阶段,主要是通过公司化运作以及产学研结合进行示范推广。

2013年至今: 中国数据库的市场竞争阶段,多种数据库产品进行全面推广应用市场化竞争异常激烈。

冯裕才提到,中国数据库发展到今天,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中国数据库行业已经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截至目前已经有接近200家数据库厂商在进行激烈竞争。他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新是极为重要的一点,并和大家简单概括了创新的四大要素:

技术是创新的根基: 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有可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促进一个产业的繁荣。

人才是创新的保障: 自主研发是培养人才的最佳途径,人才的培养是需要积累和沉淀的,很难一蹴而就。

需求是创新的源动力: 数据库产品必须在不断满足客户需求过程中完善成熟。冯裕才提到,中国数据库要突出重围,不能盲目跟踪追赶,必须切实从中国市场需求出发进行创新。

资本是创新的杠杆: 资本是产业发展的加速器,产品研发、渠道建设、市场开拓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完全依靠市场积累周期太长,借助资本的力量企业可以迅速做大做强,但资本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企业来讲可以争取资金支持,但不能完全依靠资金。

新一代数据库产品——DM8 重磅发布

达梦认为,一味的跟踪很难实现超越,新技术、新需求意味着新赛道。唯有贴合立足中国国情、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创新以及围绕战略制高点进行创新,才能构建顶级的数据库产品。为此达梦创新性的推出了新一代数据库产品——DM8。

达梦公司高级副总、达梦数据库总设计师 韩朱忠

达梦公司高级副总、达梦数据库总设计师韩朱忠向大家介绍了DM8数据库的新技术特性。根据介绍,达梦最新发布的DM8提出了面向未来的新架构并持续演进,共包含有四种架构并实现共通共存:

关键业务解决方案—达梦数据共享集群(DM DSC): DM8数据共享集群实现了更大规模的集群支持,用户和运维人员可以将原有的2节点DM DSC升级为更多节点,以取得更高的系统可靠性;添加了用于异地容灾的数据守护支持以提升容灾能力;增加了DSC Plus(DSCP)特性,支持远程高可用镜像部署方式。

达梦分布式事务处理架构—透明分布式数据库: 具有分布式数据库的高可扩展、高可用、高并发处理能力,且对用户透明,同时又具备传统数据库的所有高级特性,支持传统数据库所有开发接口和业务开发框架的技术架构,用户只需将传统应用直接部署在DM8 TDD集群上,即可简单完成数据架构划时代的进化。

达梦分布式动态分析架构—数据库弹性计算: 可以在保证包括SQL支持能力在内的所有数据库功能完备性的同时,显著提升关系数据库集群的横向扩展能力,释放用户设备算力;同时对于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中心而言,更低成本、更灵活的计算扩展方式,也可促进数据中心整体能效的提升。

达梦混合事务分析处理技术—行列融合2.0: 行列融合2.0令DM8具备了事务-分析混合型业务处理的能力,满足用户对HTAP应用场景的需求,包含变更缓存、高级日志两个关键特性,用以弥合行存储与列存储的鸿沟。简化系统架构,轻量灵活,降低应用开发和运维的难度。

深谙客户需求 坚守产品理念

达梦认为,最新发布的DM8数据库致力于满足用户以及合作伙伴的期待,但同时,还必须坚守达梦自己的产品理念:重视细节、简单实用、功能完备、持续创新!基于达梦数十年来来自用户、合作伙伴的需求积累以及细节的诉求,DM8将完整的传承DM7,并发扬光大。

其次,达梦希望在保证完整的数据库细节特性的前提下,能够帮助用户和合作伙伴从容面对未来的挑战,DM8的架构、技术应该具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使得在未来的生命周期中,可以不断的演进,满足用户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超大规模事务处理、混合负载业务等挑战的要求!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31545812/viewspace-2643779/,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31545812/viewspace-2643779/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