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老板,早上睁眼第一件事就是看报表:昨天的成交额、转化率、流量趋势。
流量越来越贵,同行越来越卷,团队越来越没动力。
一边焦虑增长,一边又痛恨“拍视频”“写内容”这些低效的事。
“我做的是生意,不是当网红。” “打造IP太慢,我没时间。” “我请了团队,但没效果。”
熟吗?你可能说过这几句话,也可能正陷在其中。
但很抱歉,现在的商业世界已经不是靠产品比产品,资源拼资源了,而是:谁的创始人,能自带信任力和传播力。

IP不是锦上添花,是决胜关键
你以为你是在卖产品、卖服务,其实客户买的,永远是信任。
而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只有“人”才能打动“人”。
你会发现:
-
做私域转化的,谁能说出自己的“人话故事”,谁就能锁住客户
-
做知识付费的,谁敢露脸、敢讲真话,谁就能拥有信任
-
做品牌转型的,创始人不出面,品牌就没“魂”
别怕拍视频,怕是因为你还在“执行层”看问题; 站到“创始人IP”这个维度看,一切都不一样了。
低效不是因为你笨,而是你还没有系统打法
很多老板一听“打造IP”,就头大:
“我表达不好” “我不是那种外向的人” “我怕讲错,怕暴露”
其实打造IP,不是要你演戏,而是让客户看见你是谁、信你说什么、愿意找你成交。
特别是做知识付费的老师,你卖的不只是知识,更是方法、是信任、是你这个人。
但问题是,大多数人不是不会,而是没效率——
-
没有定位:讲了很多,却没人记住你是谁
-
没有节奏:今天兴奋发条朋友圈,明天又沉寂
-
没有方法:请了剪辑师、运营,但内容毫无灵魂
打造IP不是“做内容”,而是一场关于认知效率、表达效率、影响效率的系统战。
如果你还在犹豫,要不要做IP
记住一句话:
未来不是大公司干掉小公司,而是有IP的个体,干掉没存在感的组织。
你可以暂时观望,但市场不会等你; 你可以拒绝表达,但客户会去信任那个愿意露脸、讲真话的人。
今天不打造IP,明天就被流量和信任甩在后面。
16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