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 或者 redis 可以替代 memcached 吗?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645807/answer/1260561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645807

mongodb和memcached不是一个范畴内的东西。mongodb是文档型的非关系型数据库,其优势在于查询功能比较强大,能存储海量数据。mongodb和memcached不存在谁替换谁的问题。

和memcached更为接近的是redis。它们都是内存型数据库,数据保存在内存中,通过tcp直接存取,优势是速度快,并发高,缺点是数据类型有限,查询功能不强,一般用作缓存。在我们团队的项目中,一开始用的是memcached,后来用redis替代。

相比memcached:

1、redis具有持久化机制,可以定期将内存中的数据持久化到硬盘上。

2、redis具备binlog功能,可以将所有操作写入日志,当redis出现故障,可依照binlog进行数据恢复。

3、redis支持virtual memory,可以限定内存使用大小,当数据超过阈值,则通过类似LRU的算法把内存中的最不常用数据保存到硬盘的页面文件中。

4、redis原生支持的数据类型更多,使用的想象空间更大。

5、前面有位朋友所提及的一致性哈希,用在redis的sharding中,一般是在负载非常高需要水平扩展时使用。我们还没有用到这方面的功能,一般的项目,单机足够支撑并发了。redis 3.0将推出cluster,功能更加强大。

6、redis更多优点,请移步官方网站查询。
微信二维码
Copy了一段,大家看看吧。

这两年Redis火得可以,Redis也常常被当作Memcached的挑战者被提到桌面上来。关于Redis与Memcached的比较更是比比皆是。然而,Redis真的在功能、性能以及内存使用效率上都超越了Memcached吗?

下面内容来自Redis作者在stackoverflow上的一个回答,对应的问题是《Is memcached a dinosaur in comparison to Redis?》(相比Redis,Memcached真的过时了吗?)

  • You should not care too much about performances. Redis is faster per core with small values, but memcached is able to use multiple cores with a single executable and TCP port without help from the client. Also memcached is faster with big values in the order of 100k. Redis recently improved a lot about big values (unstable branch) but still memcached is faster in this use case. The point here is: nor one or the other will likely going to be your bottleneck for the query-per-second they can deliver.
  • 没有必要过多的关心性能,因为二者的性能都已经足够高了。由于Redis只使用单核,而Memcached可以使用多核,所以在比较上,平均每一个核上Redis在存储小数据时比Memcached性能更高。而在100k以上的数据中,Memcached性能要高于Redis,虽然Redis最近也在存储大数据的性能上进行优化,但是比起Memcached,还是稍有逊色。说了这么多,结论是,无论你使用哪一个,每秒处理请求的次数都不会成为瓶颈。(比如瓶颈可能会在网卡)
  • You should care about memory usage. For simple key-value pairs memcached is more memory efficient. If you use Redis hashes, Redis is more memory efficient. Depends on the use case.
  • 如果要说内存使用效率,使用简单的key-value存储的话,Memcached的内存利用率更高,而如果Redis采用hash结构来做key-value存储,由于其组合式的压缩,其内存利用率会高于Memcached。当然,这和你的应用场景和数据特性有关。
  • You should care about persistence and replication, two features only available in Redis. Even if your goal is to build a cache it helps that after an upgrade or a reboot your data are still there.
  • 如果你对数据持久化和数据同步有所要求,那么推荐你选择Redis,因为这两个特性Memcached都不具备。即使你只是希望在升级或者重启系统后缓存数据不会丢失,选择Redis也是明智的。
  • You should care about the kind of operations you need. In Redis there are a lot of complex operations, even just considering the caching use case, you often can do a lot more in a single operation, without requi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client side (a lot of I/O is sometimes needed). This operations are often as fast as plain GET and SET. So if you don’t need just GEt/SET but more complex things Redis can help a lot (think at timeline caching).
  • 当然,最后还得说到你的具体应用需求。Redis相比Memcached来说,拥有更多的数据结构和并支持更丰富的数据操作,通常在Memcached里,你需要将数据拿到客户端来进行类似的修改再set回去。这大大增加了网络IO的次数和数据体积。在Redis中,这些复杂的操作通常和一般的GET/SET一样高效。所以,如果你需要缓存能够支持更复杂的结构和操作,那么Redis会是不错的选择。

来源:Is memcached a dinosaur in comparison to Redis?(其他人的回答同样值得一看)

redis可以代替memcached,并且在效率方面可能比memcached更高一点。
两者都是典型的key value store,且都是内存型数据库。由于redis可以持久化到文件系统,在缓存方面可以比memcached做的更好。
现在的项目中完全用redis取代了memcached,效果良好。
项目是rails的,使用redis-store代替memcache-store。

查看原文:论述Redis和Memcached的差异-博客-云栖社区-阿里云


Redis 和 Memcache 都是基于内存的数据存储系统。Memcached是高性能分布式内存缓存服务;Redis是一个开源的key-value存储系统。与Memcached类似,Redis将大部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支持的数据类型包括:字符串、哈希 表、链表、等数据类型的相关操作。下面我们来进行来看一下redis和memcached的区别。权威比较

Redis的作者Salvatore Sanfilippo曾经对这两种基于内存的数据存储系统进行过比较:

  1. Redis支持服务器端的数据操作:Redis相比Memcached来说,拥有更多的数据结构和并支持更丰富的数据操作,通常在Memcached里,你需要将数据拿到客户端来进行类似的修改再set回去。这大大增加了网络IO的次数和数据体积。在Redis中,这些复杂的操作通常和一般的GET/SET一样高效。所以,如果需要缓存能够支持更复杂的结构和操作,那么Redis会是不错的选择。
  2. 内存使用效率对比:使用简单的key-value存储的话,Memcached的内存利用率更高,而如果Redis采用hash结构来做key-value存储,由于其组合式的压缩,其内存利用率会高于Memcached。
  3. 性能对比:由于Redis只使用单核,而Memcached可以使用多核,所以平均每一个核上Redis在存储小数据时比Memcached性能更高。而在100k以上的数据中,Memcached性能要高于Redis,虽然Redis最近也在存储大数据的性能上进行优化,但是比起Memcached,还是稍有逊色。

具体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结论,以下为收集到的资料:

1、数据类型支持不同

与Memcached仅支持简单的key-value结构的数据记录不同,Redis支持的数据类型要丰富得多。最为常用的数据类型主要由五种:String、Hash、List、Set和Sorted Set。Redis内部使用一个redisObject对象来表示所有的key和value。redisObject最主要的信息如图所示:

type代表一个value对象具体是何种数据类型,encoding是不同数据类型在redis内部的存储方式,比如:type=string代表value存储的是一个普通字符串,那么对应的encoding可以是raw或者是int,如果是int则代表实际redis内部是按数值型类存储和表示这个字符串的,当然前提是这个字符串本身可以用数值表示,比如:”123″ “456”这样的字符串。只有打开了Redis的虚拟内存功能,vm字段字段才会真正的分配内存,该功能默认是关闭状态的。

1)String

常用命令:set/get/decr/incr/mget等;

应用场景:String是最常用的一种数据类型,普通的key/value存储都可以归为此类;

实现方式:String在redis内部存储默认就是一个字符串,被redisObject所引用,当遇到incr、decr等操作时会转成数值型进行计算,此时redisObject的encoding字段为int。

2)Hash

常用命令:hget/hset/hgetall等

应用场景:我们要存储一个用户信息对象数据,其中包括用户ID、用户姓名、年龄和生日,通过用户ID我们希望获取该用户的姓名或者年龄或者生日;

实现方式:Redis的Hash实际是内部存储的Value为一个HashMap,并提供了直接存取这个Map成员的接口。如图所示,Key是用户ID, value是一个Map。这个Map的key是成员的属性名,value是属性值。这样对数据的修改和存取都可以直接通过其内部Map的Key(Redis里称内部Map的key为field), 也就是通过 key(用户ID) + field(属性标签) 就可以操作对应属性数据。当前HashMap的实现有两种方式:当HashMap的成员比较少时Redis为了节省内存会采用类似一维数组的方式来紧凑存储,而不会采用真正的HashMap结构,这时对应的value的redisObject的encoding为zipmap,当成员数量增大时会自动转成真正的HashMap,此时encoding为ht。

3)List

常用命令:lpush/rpush/lpop/rpop/lrange等;

应用场景:Redis list的应用场景非常多,也是Redis最重要的数据结构之一,比如twitter的关注列表,粉丝列表等都可以用Redis的list结构来实现;

实现方式:Redis list的实现为一个双向链表,即可以支持反向查找和遍历,更方便操作,不过带来了部分额外的内存开销,Redis内部的很多实现,包括发送缓冲队列等也都是用的这个数据结构。

4)Set

常用命令:sadd/spop/smembers/sunion等;

应用场景:Redis set对外提供的功能与list类似是一个列表的功能,特殊之处在于set是可以自动排重的,当你需要存储一个列表数据,又不希望出现重复数据时,set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并且set提供了判断某个成员是否在一个set集合内的重要接口,这个也是list所不能提供的;

实现方式:set 的内部实现是一个 value永远为null的HashMap,实际就是通过计算hash的方式来快速排重的,这也是set能提供判断一个成员是否在集合内的原因。

5)Sorted Set

常用命令:zadd/zrange/zrem/zcard等;

应用场景:Redis sorted set的使用场景与set类似,区别是set不是自动有序的,而sorted set可以通过用户额外提供一个优先级(score)的参数来为成员排序,并且是插入有序的,即自动排序。当你需要一个有序的并且不重复的集合列表,那么可以选择sorted set数据结构,比如twitter 的public timeline可以以发表时间作为score来存储,这样获取时就是自动按时间排好序的。

实现方式:Redis sorted set的内部使用HashMap和跳跃表(SkipList)来保证数据的存储和有序,HashMap里放的是成员到score的映射,而跳跃表里存放的是所有的成员,排序依据是HashMap里存的score,使用跳跃表的结构可以获得比较高的查找效率,并且在实现上比较简单。

2、内存管理机制不同

在Redis中,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一直存储在内存中的。这是和Memcached相比一个最大的区别。当物理内存用完时,Redis可以将一些很久没用到的value交换到磁盘。Redis只会缓存所有的key的信息,如果Redis发现内存的使用量超过了某一个阀值,将触发swap的操作,Redis根据“swappability = age*log(size_in_memory)”计算出哪些key对应的value需要swap到磁盘。然后再将这些key对应的value持久化到磁盘中,同时在内存中清除。这种特性使得Redis可以保持超过其机器本身内存大小的数据。当然,机器本身的内存必须要能够保持所有的key,毕竟这些数据是不会进行swap操作的。同时由于Redis将内存中的数据swap到磁盘中的时候,提供服务的主线程和进行swap操作的子线程会共享这部分内存,所以如果更新需要swap的数据,Redis将阻塞这个操作,直到子线程完成swap操作后才可以进行修改。当从Redis中读取数据的时候,如果读取的key对应的value不在内存中,那么Redis就需要从swap文件中加载相应数据,然后再返回给请求方。 这里就存在一个I/O线程池的问题。在默认的情况下,Redis会出现阻塞,即完成所有的swap文件加载后才会相应。这种策略在客户端的数量较小,进行批量操作的时候比较合适。但是如果将Redis应用在一个大型的网站应用程序中,这显然是无法满足大并发的情况的。所以Redis运行我们设置I/O线程池的大小,对需要从swap文件中加载相应数据的读取请求进行并发操作,减少阻塞的时间。

对于像Redis和Memcached这种基于内存的数据库系统来说,内存管理的效率高低是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传统C语言中的malloc/free函数是最常用的分配和释放内存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着很大的缺陷:首先,对于开发人员来说不匹配的malloc和free容易造成内存泄露;其次频繁调用会造成大量内存碎片无法回收重新利用,降低内存利用率;最后作为系统调用,其系统开销远远大于一般函数调用。所以,为了提高内存的管理效率,高效的内存管理方案都不会直接使用malloc/free调用。Redis和Memcached均使用了自身设计的内存管理机制,但是实现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异,下面将会对两者的内存管理机制分别进行介绍。

Memcached默认使用Slab Allocation机制管理内存,其主要思想是按照预先规定的大小,将分配的内存分割成特定长度的块以存储相应长度的key-value数据记录,以完全解决内存碎片问题。Slab Allocation机制只为存储外部数据而设计,也就是说所有的key-value数据都存储在Slab Allocation系统里,而Memcached的其它内存请求则通过普通的malloc/free来申请,因为这些请求的数量和频率决定了它们不会对整个系统的性能造成影响Slab Allocation的原理相当简单。 如图所示,它首先从操作系统申请一大块内存,并将其分割成各种尺寸的块Chunk,并把尺寸相同的块分成组Slab Class。其中,Chunk就是用来存储key-value数据的最小单位。每个Slab Class的大小,可以在Memcached启动的时候通过制定Growth Factor来控制。假定图中Growth Factor的取值为1.25,如果第一组Chunk的大小为88个字节,第二组Chunk的大小就为112个字节,依此类推。

当Memcached接收到客户端发送过来的数据时首先会根据收到数据的大小选择一个最合适的Slab Class,然后通过查询Memcached保存着的该Slab Class内空闲Chunk的列表就可以找到一个可用于存储数据的Chunk。当一条数据库过期或者丢弃时,该记录所占用的Chunk就可以回收,重新添加到空闲列表中。

从以上过程我们可以看出Memcached的内存管理制效率高,而且不会造成内存碎片,但是它最大的缺点就是会导致空间浪费。因为每个Chunk都分配了特定长度的内存空间,所以变长数据无法充分利用这些空间。如图 所示,将100个字节的数据缓存到128个字节的Chunk中,剩余的28个字节就浪费掉了。

Redis的内存管理主要通过源码中zmalloc.h和zmalloc.c两个文件来实现的。Redis为了方便内存的管理,在分配一块内存之后,会将这块内存的大小存入内存块的头部。如图所示,real_ptr是redis调用malloc后返回的指针。redis将内存块的大小size存入头部,size所占据的内存大小是已知的,为size_t类型的长度,然后返回ret_ptr。当需要释放内存的时候,ret_ptr被传给内存管理程序。通过ret_ptr,程序可以很容易的算出real_ptr的值,然后将real_ptr传给free释放内存。

Redis通过定义一个数组来记录所有的内存分配情况,这个数组的长度为ZMALLOC_MAX_ALLOC_STAT。数组的每一个元素代表当前程序所分配的内存块的个数,且内存块的大小为该元素的下标。在源码中,这个数组为zmalloc_allocations。zmalloc_allocations[16]代表已经分配的长度为16bytes的内存块的个数。zmalloc.c中有一个静态变量used_memory用来记录当前分配的内存总大小。所以,总的来看,Redis采用的是包装的mallc/free,相较于Memcached的内存管理方法来说,要简单很多。

3、数据持久化支持

Redis虽然是基于内存的存储系统,但是它本身是支持内存数据的持久化的,而且提供两种主要的持久化策略:RDB快照和AOF日志。而memcached是不支持数据持久化操作的。

1)RDB快照

Redis支持将当前数据的快照存成一个数据文件的持久化机制,即RDB快照。但是一个持续写入的数据库如何生成快照呢?Redis借助了fork命令的copy on write机制。在生成快照时,将当前进程fork出一个子进程,然后在子进程中循环所有的数据,将数据写成为RDB文件。我们可以通过Redis的save指令来配置RDB快照生成的时机,比如配置10分钟就生成快照,也可以配置有1000次写入就生成快照,也可以多个规则一起实施。这些规则的定义就在Redis的配置文件中,你也可以通过Redis的CONFIG SET命令在Redis运行时设置规则,不需要重启Redis。

Redis的RDB文件不会坏掉,因为其写操作是在一个新进程中进行的,当生成一个新的RDB文件时,Redis生成的子进程会先将数据写到一个临时文件中,然后通过原子性rename系统调用将临时文件重命名为RDB文件,这样在任何时候出现故障,Redis的RDB文件都总是可用的。同时,Redis的RDB文件也是Redis主从同步内部实现中的一环。RDB有他的不足,就是一旦数据库出现问题,那么我们的RDB文件中保存的数据并不是全新的,从上次RDB文件生成到Redis停机这段时间的数据全部丢掉了。在某些业务下,这是可以忍受的。

2)AOF日志

AOF日志的全称是append only file,它是一个追加写入的日志文件。与一般数据库的binlog不同的是,AOF文件是可识别的纯文本,它的内容就是一个个的Redis标准命令。只有那些会导致数据发生修改的命令才会追加到AOF文件。每一条修改数据的命令都生成一条日志,AOF文件会越来越大,所以Redis又提供了一个功能,叫做AOF rewrite。其功能就是重新生成一份AOF文件,新的AOF文件中一条记录的操作只会有一次,而不像一份老文件那样,可能记录了对同一个值的多次操作。其生成过程和RDB类似,也是fork一个进程,直接遍历数据,写入新的AOF临时文件。在写入新文件的过程中,所有的写操作日志还是会写到原来老的AOF文件中,同时还会记录在内存缓冲区中。当重完操作完成后,会将所有缓冲区中的日志一次性写入到临时文件中。然后调用原子性的rename命令用新的AOF文件取代老的AOF文件。

AOF是一个写文件操作,其目的是将操作日志写到磁盘上,所以它也同样会遇到我们上面说的写操作的流程。在Redis中对AOF调用write写入后,通过appendfsync选项来控制调用fsync将其写到磁盘上的时间,下面appendfsync的三个设置项,安全强度逐渐变强。

  • appendfsync no 当设置appendfsync为no的时候,Redis不会主动调用fsync去将AOF日志内容同步到磁盘,所以这一切就完全依赖于操作系统的调试了。对大多数Linux操作系统,是每30秒进行一次fsync,将缓冲区中的数据写到磁盘上。
  • appendfsync everysec 当设置appendfsync为everysec的时候,Redis会默认每隔一秒进行一次fsync调用,将缓冲区中的数据写到磁盘。但是当这一次的fsync调用时长超过1秒时。Redis会采取延迟fsync的策略,再等一秒钟。也就是在两秒后再进行fsync,这一次的fsync就不管会执行多长时间都会进行。这时候由于在fsync时文件描述符会被阻塞,所以当前的写操作就会阻塞。所以结论就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Redis会每隔一秒进行一次fsync。在最坏的情况下,两秒钟会进行一次fsync操作。这一操作在大多数数据库系统中被称为group commit,就是组合多次写操作的数据,一次性将日志写到磁盘。
  • appednfsync always 当设置appendfsync为always时,每一次写操作都会调用一次fsync,这时数据是最安全的,当然,由于每次都会执行fsync,所以其性能也会受到影响。

对于一般性的业务需求,建议使用RDB的方式进行持久化,原因是RDB的开销并相比AOF日志要低很多,对于那些无法忍数据丢失的应用,建议使用AOF日志。

4、集群管理的不同

Memcached是全内存的数据缓冲系统,Redis虽然支持数据的持久化,但是全内存毕竟才是其高性能的本质。作为基于内存的存储系统来说,机器物理内存的大小就是系统能够容纳的最大数据量。如果需要处理的数据量超过了单台机器的物理内存大小,就需要构建分布式集群来扩展存储能力。

Memcached本身并不支持分布式,因此只能在客户端通过像一致性哈希这样的分布式算法来实现Memcached的分布式存储。下图给出了Memcached的分布式存储实现架构。当客户端向Memcached集群发送数据之前,首先会通过内置的分布式算法计算出该条数据的目标节点,然后数据会直接发送到该节点上存储。但客户端查询数据时,同样要计算出查询数据所在的节点,然后直接向该节点发送查询请求以获取数据。

相较于Memcached只能采用客户端实现分布式存储,Redis更偏向于在服务器端构建分布式存储。最新版本的Redis已经支持了分布式存储功能。Redis Cluster是一个实现了分布式且允许单点故障的Redis高级版本,它没有中心节点,具有线性可伸缩的功能。下图给出Redis Cluster的分布式存储架构,其中节点与节点之间通过二进制协议进行通信,节点与客户端之间通过ascii协议进行通信。在数据的放置策略上,Redis Cluster将整个key的数值域分成4096个哈希槽,每个节点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哈希槽,也就是说当前Redis Cluster支持的最大节点数就是4096。Redis Cluster使用的分布式算法也很简单:crc16( key ) % HASH_SLOTS_NUMBER。

为了保证单点故障下的数据可用性,Redis Cluster引入了Master节点和Slave节点。在Redis Cluster中,每个Master节点都会有对应的两个用于冗余的Slave节点。这样在整个集群中,任意两个节点的宕机都不会导致数据的不可用。当Master节点退出后,集群会自动选择一个Slave节点成为新的Master节点。

MongoDB不多说,不是一个类型的东西,Redis相对Memcached来说功能和特性上的优势已经很明显了。而对于性能,Redis作者的说法是平均到单个核上的性能,在单条数据不大的情况下Redis更好。为什么这么说呢,理由就是Redis是单线程运行的。
因为是单线程运行,所以和Memcached的多线程相比,整体性能肯定会偏低。
因为是单线程运行,所以IO是串行化的,网络IO和内存IO,因此当单条数据太大时,由于需要等待一个命令的所有IO完成才能进行后续的命令,所以性能会受影响。
而就内存使用上来说,目前Redis结合了tcmalloc和jemalloc两个内存分配器,基本上和Memcached不相伯仲。如果是简单且有规律的key value存储,那么用Redis的hash结构来做,内存使用上会惊人的变小,优势是很明显的。
参考:
《Memcached真的过时了吗?》blog.nosqlfan.com/html/
《节约内存:Instagram的Redis实践》blog.nosqlfan.com/html/

为啥大家对于MongoDB都是“不多说”的态度。。。

本人MongoDB新手,前两天做测试的时候,500W条嵌套式(embedded document)数据,根据子内容条件查询获取父内容的操作只需要一次I/O,平均耗时1ms(未进行cluster,条件字段有索引,整个Collection体积将近10G)。

上述操作对于Memcached+Mysql组合通常需要2-3次I/O(区别于具体设计),即:通过子内容条件查询到子内容主键,然后从Memcached中缓存的entity获取关联的父内容主键,然后从Memcached中获取父内容。

所以MongoDB一次 I/O 1ms的成绩即便是面对内存级别的Memcached也是很有竞争力的,所以是否能代替Memcached+Mysql就只是业务场景的问题了。
一些类似于Blog的实现场景,MongoDB的嵌套结构(文章主题为父内容,嵌套评论,用户信息独立collection)和大字段存取能力还是有不小优势的,毕竟MySql实现需要多表关联,还要部署缓存,使得开发成本略微提高。

Redis我了解不多,工作中也只是充当“有很多数据结构”的Memcached来使用。。。(Memcached作为数据库一级缓存,Redis作为业务场景二级缓存)
不过据说国外有一些网站的缓存+持久化是完全使用Redis支撑的,可见Redis的特性(丰富数据结构+持久化支持)赋予了它比Memcached更宽泛的使用场景。

所以对于题主的问题,只能说先去了解一下三个工具各自的特性,无所谓谁替代谁,毕竟在最恰当的场景使用最恰当的工具才是最好的选择

以上
功能上可以,但是仅仅用来替代memcached未免有点大材小用了,也不是作者最初设计的目的。
1.mongodb 和memcached不具可比性,一个是基于磁盘的数据库,只是缓存热点数据数据在内存中,一个是全内存cache;
2. memcached支持过期策略,而mongodb仅有一个capped collection(适合存储日志)的策略可以丢弃先存储的历史数据;
3. redis可以做cache,但redis更多是作为内存数据库的角色存在,且一致性哈希的实现还不成熟,如果memcached已经能实现你的需求,没有必要采用不够成熟稳定的redis.
微信二维码
mongodb 是文档数据库,用于方便懒人替代mysql等关系数据库的。不过mongodb在内存足够的情况下读写性能不错,大部分应用可以省去cache这一层了。
redis 是分布式的数据结构服务器,功能上覆盖了memcached, 可以代替memcached.
当然memcached也有优势,memcached是多线程的,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多核能力。redis是单核,要想在那么多数据结构基础上支持多线程,光加锁就会让人疯掉,性能也会下降。
memcache出现比较早,用法也及其简单,get/set/mget, 用来作数据库的缓存真是又方便又快捷,特别是开发的时候,不需要配置,重启既可以数据清零。
redis拿来时还需要改下配置,取消snapshot和log这些持久化方法,而且方法那么多,诱惑人使用各种数据结构了,但是我们知道数据一般是持久化在数据库里,在redis里再来一份,为了维护这俩的一致性,得加不少代码来。所以redis更建议在成形的项目中作为性能优化部件。

真心请教:从关系型数据库来到NoSQL的第一个问题:如何利用redis做类似在mysql中的级联查询?
1.需求场景:用户表,文章表,赞表,用户写的文章被赞,根据文章被赞的数量降序(如果被赞的数量相同按照文章创建时间升序)排序top100文章
2.三张表的表关系:
user(id,username,figure) <----------------------------------------
—————↑—————————————————— |
article(id,user_id,title,content,create_time) ————-- |
———————————↑———————————— |
praise(id,create_time,artical_id,user_id) --------------------|
3.当然用SQL语句来做是很容易的,那么现在需要用redis的NoSQL来做该需求,该怎么做呢?(ps:允许重新设计,只要能完成该功能即可)
谢谢!
nosql也分类型的;redis、memcached这样的KeyValue天然适合做缓存,相互替代比较容易,优缺点彼此争论不一;mongo属于文档型,介于nosql与关系型数据库之间,相比其他nosql,具有强大的查询语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存储海量、需要多条件查询同时又不需要关系型数据库特性的“文档”,反正我用他来存日志。

MongoDB 是一个基于文档的数据库,所有数据是从磁盘上进行读写的。MongoDB善长的是对无模式JSON数据的查询。

而Redis是一个基于内存的键值数据库,它由C语言实现的,与Nginx/ NodeJS工作原理近似,同样以单线程异步的方式工作,先读写内存再异步同步到磁盘,读写速度上比MongoDB有巨大的提升。因此目前很多超高并发的网站/应用都使用Redis做缓存层,普遍认为其性能明显好于MemoryCache。当并发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考虑使用Redis来缓存数据和持久化Session。

如果你的NodeJS网站上的所有缓存数据都转移到了Redis后,就可做到完全状态无关,按需扩展网站的规模。


&amp;amp;lt;img src=&quot;https://pic2.zhimg.com/50/95ecf3a8ebc08a92a40f6c1cc9aa98ed_hd.jpg&quot; data-rawwidth=&quot;656&quot; data-rawheight=&quot;561&quot; class=&quot;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quot; width=&quot;656&quot; data-original=&quot;https://pic2.zhimg.com/95ecf3a8ebc08a92a40f6c1cc9aa98ed_r.jpg&quot;&amp;amp;gt;




可水平扩展的网站服务器集群(非 cluster模块 不同,它们是相互独立的,可分布在不同的物理服务器上),这样的架构,对于应对超大规模并发也是有好处的。


相关文章: 在nodejs使用Redis缓存和查询数据及Session持久化(Express)
3个场景完全不同的东西。1.memcached:单一键值对内存缓存的,做对象缓存无可替代的分布式缓存;2.redis:是算法和数据结构的集合,快速的数据结构操作是他最大的特点,支持数据持久化;3.mongodb是bson结构、介于rdb和nosql之间的,更松散更灵活的,但是不支持事务,只用作非重要数据存储。
redis 和 memcache 都是好的缓存方案,各有各的优缺点
redis最强的地方是有比较丰富的数据结构,可以在缓存层玩出很多花样,比如:通过列表做消息队列,通过mget,mset可以读多个值进行操作等等,sina,instagram都是比较好的利用了它的这些优点,单点问题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案,有待提高
memcache的强项是分布式比较成熟,对多核cpu的应用,yutube,大多数电子商务网站都是它的用户,比较成熟,稳定。
个人经验,他俩的性能不是问题,如果出了问题,估计也是系统架构设计问题
mongodb 为代表的nosql应该是传统数据库的有益的补充,目前看来还无法取代他们地位,比较适合web端快速开发,python ,ruby, js开发起来比较爽

(memcached, radis) 和 (mongoDB) 的区别有两维
一是key value store vs. document database
一是内存型vs.硬盘型.

具体能不能替代, 还要看题主的活儿是什么.
radis和memcached基本是一回事, 应该可以替代.
如果memcached用的原因就是系统小+懒, 现在系统长大了不好用了要找permanent solution, mongoDB也不一定不是个好东西.

mongodb和redis是作为数据库的, 并不是作为mc一样的缓存。应用领域不同。

如果说用mongodb做缓存?太消耗磁盘空间了。据我实验感觉,频繁读写对于mongodb并不是优点。mongodb的优点是解决类似like '%%'这样的查询时候用的。

至于redis可能是比较合适的替换工具了。但据我所知,redis有其数据库特性:日志,恢复等功能。单单从存储性能的角度来讲, 应该是不如mc的。

个人感觉,mc是作为缓存而不是断电后存储用的。特性不同哦。
微信二维码
当下的redis cluster 3.2.0已很强了,个人觉得完全可以替代memcached,没必要在新的业务中再使用memcached。为redis cluster增加监控也是非常容易的事,因为基于命令对它的各项数据访问十分便利。hash/sorted set/list等功能十分好用,新加入的GEO功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处也大。
我来了,秒杀

System Properties Comparison Memcached vs. MongoDB vs. Redis

Memcached vs. MongoDB vs. Redis Comparison
不建议MongoDb替代memcached,因为是不同的应用场景。
但是强烈建议使用Redis替换Memached,使用Redis存在以下几个好处:
1、性能快
2、单个缓存可以突破Memcached 1M的限制
mongodb 多数情况 被认为一种可以 替代mysql的产品 。当然任何一种产品 都是有他的优点的。使用一种产品不可能绝对的替代另一种产品。他们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具体得看你的需求 有哪种更为合适,或者几者相互结合使用。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