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_redhat_pidof_killall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pidof命令查找特定进程的进程号,并通过killall命令来重启这些进程。示例中展示了如何查找syslogd的进程号并使用killall命令发送HUP信号重启该进程。

---pidof 查找运行进程的进程号

[root@rhel5 log]# pidof syslogd
1985
[root@rhel5 log]# more /var/run/syslogd.pid
1985
[root@rhel5 log]#

 

--killall杀掉进程

killall   -e -HUP syslogd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9240380/viewspace-761527/,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9240380/viewspace-761527/

内容概要:本文档是AUTOSAR CP Release 4.4.0版本中关于EEPROM驱动模块的规范说明,详细定义了EEPROM驱动的功能、API接口、错误处理机制、配置参数以及与SPI外设的交互方式。该驱动支持对内部和外部EEPROM设备进行异步读、写、擦除和比较操作,并提供状态查询、作业取消和版本信息获取等功能。文档明确了驱动的行为准则,包括单任务处理、数据缓冲区使用、地址对齐处理、超时监控及硬件故障检测等,同时规定了不同类型的错误分类(开发错误、运行时错误、扩展生产错误)及其响应机制。此外,还涵盖了配置结构、回调通知机制及针对SPI通信的具体配置示例。 适合人群:从事汽车电子软件开发的工程师,特别是参与AUTOSAR架构下ECU开发的技术人员,具备嵌入式系统和C语言编程基础,熟悉MCAL、BSW模块及相关通信协议(如SPI)的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开发符合AUTOSAR标准的EEPROM驱动程序;②指导如何在实际项目中配置和集成EEPROM驱动;③为实现非易失性存储管理(如NvM模块配合使用)提供底层支持;④帮助理解AUTOSAR BSW模块的设计原则与接口规范。 阅读建议:建议结合AUTOSAR其他相关规范(如MemIf、SPI Handler/Driver、BSW General)一起阅读,重点关注API定义、错误处理流程和配置参数设置。在实际开发中应严格按照文档中的约束条件进行编码与配置,并通过示例理解和实现SPI外设的集成逻辑。同时注意区分内部与外部EEPROM驱动的差异,确保满足功能安全与实时性要求。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