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显示实现的关键技术

  1 引言
    柔性显示技术主要应用柔性电子技术,将柔性显示介质电子元件与材料安装在有柔性或可弯曲的基板上,使得显示器具有能够弯曲或卷曲成任意形状的特性,有轻、薄且方便携带等特点。按照使用的情况,柔性显示器可以分为平坦式、微弯曲式、弯曲式与可卷式类型。柔性显示的市场前景已被很多研究机构以及公司看好。据
NanoMarkets 调查公司最新报告预测, 到2011 年,OLED显示器和纸状显示器的销售总额将达到102 亿美元,到
2013 年将达147 亿美元。iSuppli 公司预测,2013 年总体柔性显示器市场将达到28 亿美元, 是2007 年约8000万美元的35 倍。当前的显示技术里,能够应用在柔性显示器上的技术主要有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显示(Organic Light EmittingDisplay,OLED)、电泳显示(Electrophoretic Display,EPD)等相关技术。这里将分别简介其技术原理与研究进展。
    2 柔性显示实现的关键技术
    2.1 OLED 技术
    OLED 具有自发光、低功耗、响应速度快、视角宽、分辨力高、宽温度特性、高亮度、高对比度、抗振性能好、耗等性能,并且抗弯曲能力强,非常适合作柔性显示器件。OLED 适用于对显示效果要求高的便携产品及军事等特殊领域。
    2.1.1 技术原理
     OLED 是基于有机材料的一种电流型半导体发光器件,由铟锡氧化物半导体薄膜(Indium Tin Oxides,ITO)透明电极、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极层组成。原理是用ITO 和金属电极分别作为器件的阳极和阴极,在一定电压驱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到电子和空穴传输层,电子和空穴分别经过电子和空穴传输层迁移到发光层,并在发光层中相遇,形成激子使发光分子激发, 经过辐射发出可见光。OLED 用红、蓝、绿像素并置法、转换法(Color Conversion Method,CCM)、白光加彩色滤光片法、微共振腔调色法和多层堆叠法来实现彩色化。OLED 显示屏驱动方式依驱动方式可分为被动式(Passive Matrix OLED,PMOLED)与主动式(Active MatrixOLED,AMOLED)。PMOLED 是属于电流驱动,结构简单,驱动电流决定灰阶,应用在小尺寸产品上。AMOLED 在每一个OLED 单元(即像素)后面都有一组薄膜晶体管和电容器,形成一个薄膜场效应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驱动网络,每一个像素都可以在控制芯片的操作下驱动TFT 的激发像素点,这种方式能获得极速的响应时间而且省电,显示效果好,适合大屏幕全彩色OLED的需要。OLED 按所使用的载流子传输层和发光层有机薄膜材料的不同,分为两种不同的技术类型:一种是以有机染料和颜料为发光材料的小分子聚合物OLED,另一种是以共轭高分子为发光材料的PLED (高分子聚合物OLED)。目前研究表明,PLED 十分适合用于柔性显示,采用Int-Jet(喷墨)印刷,涂布有机材料物质,不需薄膜制程、真空装置,元件构成只有2 层,投资成本低,但是其喷墨技术的墨滴均一化及RGB 三基色定位精度不易控制,影响全彩化产品进程,寿命与产品良率也有待提高。Information terminal & display
     2.1.2 研发进展
     1987 年由柯达公司科学家邓青云博士发表以真空蒸镀法制成多层式结构的OLED 器件后, 其低工作电压
与高亮度的商业应用潜力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的大公司纷纷投资加入OLED 的研究行列。1989 年剑桥大学Cavendish 实验室发现了在某些聚合物中通过电流会激发出光, 这就是高分子OLED 的工
作原理(如图1 所示)。柔性显示实现的关键技术

     1992年剑桥显示技术公司(Cambridge Display Technology,CDT)成立,开始研究这
项发现,并获得了基础知识产权。CDT 在PLED 研究中取得的另一个重要的革新是采用喷墨印刷(Ink-Jet Print)的方式,将发射出光的聚合物印刷在玻璃或塑料上来制成PLED 显示器。这一革新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彩色显示器制作方法,不但为PLED 的产业化提供了可能,还使它可以以柔软的塑料作为基底层,甚至可以是在一个不平整的表面上。目前从事PLED 研究的公司有:Philips、Toshiba -Matsushita 显示器、DuPont、Microemissive 显示器、Samsung SDI 和Seiko-Epson 等。国内从事高分子OLED 研究的单位还比较少,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已取得了这方面研究的一些专利。高分子OLED技术领导商CDT采取较开放的专利授权态度, 降低投入厂商门槛和成本。2008 年5 月“SID”展会上,索尼称已经开发出首款基于柔性塑料基底的、全彩色的有源矩阵OLED 显示器。索尼采用了C22H14 并五苯材料来制造迁移率为0.1 cm2/Vs 的有机晶体管。其原型为120×160 像素、8 位灰阶的2.5 in 显示器,可以显示全部的1 680 万色,电极装在有机TFT 层前面, 不会损坏半导体层[4]。UniversalDisplay 公司声明他所开发的业界最薄柔性的活动矩阵式OLED(AMOLED)显示屏原型机面世将指日可待。从Universal Display 公司和Kyung Hee大学金江教授的合作结果来看, 该公司的研究演示了其意义深远的柔性度提高, 以及当内置超薄金属铂片基底后AMOLED 的韧性。
     2008 年12 月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展示厚度仅为0.2 cm、弯曲半径<1.5 cm、亮度达100 cd/m2、分辨力为320×240 柔性主动式OLED 面板, 在任意卷曲弯折过程中,动画仍能持续播映;三星展示了2.2 in AMOLED 显示屏,厚度0.52 mm、分辨力320×240、色彩262K、对比度10 000∶1,在200 cd/m2 的亮度下可以使用长达50 000 h。
     2.1.3 下一步研究方向

     尽管柔性OLED 器件自身具备很多优势, 而且柔性OLED 器件在材料寿命、驱动、亮度、彩色化和柔性等方
面均有较大的进展,但其产业化进程低,其原因主要是寿命问题和高效率问题还未彻底解决。而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靠在器件结构的设计与材料合成、实验条件设计与加工、驱动与封装技术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OLED 的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器件的效率和寿命等性能以及寻找新的、改进的材料上。
     2.2 液晶技术
     液晶是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状态的某些有机化合物,具有各向异性的光学特性,对外界的电场、磁场和温
度感觉灵敏。液晶显示器采用液晶作显示材料,通过阵列的液晶光闸控制光线来显示文字、图形和图像。目前,
已开发出的液晶显示器有胆甾型液晶显示(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ChLCD)、顶点双稳显示(ZenithalBistable Display,ZBD)、铁电液晶显示(Surface Stabilized Ferroelectr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SSFLCD)、聚合物分散液晶显示(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PDLCD)、向列相液晶显示(Nemat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NCLD)等。
     2.2.1 技术原理
     胆甾型液晶显示由旋光分子组成,液晶分子的排列具有周期性螺旋结构(如图2 所示)。在没有外加电场的状况时, 存在平面状态与焦点圆锥状态两个稳定态;在平面状态时,胆甾型液晶的周期性排列如同晶体的规则晶格排列,入射光中满足布拉格反射条件的光波长将会形成建设性干涉,而将该波长的入射光反射回来,此时
为亮状态, 由此可改变胆甾型液晶的周期改变反射颜色。在焦点圆锥状态时,由于胆甾型液晶将呈现不规则
排列,因此会散射入射光,下面贴上吸收层则为暗态。该技术可以通过添加不同旋转螺距的旋光剂, 调配出红、绿、蓝等颜色,以满足彩色化显示的需求。这种显示方式的优点:受到上下板间距的影响较小、不需要偏振片及彩色滤光片、可以被动矩阵式驱动。而胆甾型液晶达到双稳态效应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表面安定型,另一种则是高分子安定型,这两项技术都是近年来相当热门的胆甾型液晶显示技术。顶点双稳态型液晶显示器拥有与内部面板垂直或平行的液晶分子。这些液晶分子处于黑或白两个稳定的方向之一,通过极化的电压脉冲可以实现两个状态之间的转换。这种双稳状态不受热量或压力的影响,而且一旦确定,状态就将保持下去,即使电源关掉也不受影响。铁电型液晶分子的排列是呈螺旋的层状排列,当其中任两层的液晶分子呈现相同的倾斜排列方式时,它们信息终端与显示之间的距离称为一个螺距。铁电型液晶夹在两片间隙小于一个螺距的透明导电体之间时,边界和液晶分子间的交互作用力使得分子的排列受到限制而无法形成螺旋的层状排列,边界的作用使每一层的液晶分子方向一致,液晶分子的长轴和层结构的法线方向夹角, 在能量分布对称下,液晶分子有两种稳定状态的选择方式,至于液晶分子选择哪种状态存在,受外加电场的控制。聚合物分散型液晶工作在光散射模式与透明模式之间的切换:无电场时, 液晶微滴在聚合物中随机分布,几乎所有液晶微滴与聚合物之间都出现折射率失配,入射光被散射,液晶膜呈现为混浊不透明状,称为关态;当在聚合物分散型液晶膜上施加电场时,液晶分子的指向是沿电场方向分布,此时液晶分子的折射率与聚合物的折射率相等,液晶膜表现为透明状,即开态。向列型液晶的分子呈棒状形刚性部分平行排列,该种液晶分子运动自由度大,是流动性最好的液晶,此类型液晶的粘度小,应答速度快,是最早被应用的液晶,普遍地应用于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以及各类型显示元件上。

柔性显示实现的关键技术


     2.2.2 研发进展
     胆甾型液晶属于反射式显示器,利用外界环境光源来显示影像,无需背光源,同时具有双稳态特性,所以胆甾型液晶显示技术同样非常省电。富士通采用PM 反射式胆甾型液晶显示器,开发出全球首款具图像记忆功能
的可弯曲彩色显示器,但目前只能少量供应。双稳态液晶显示技术特点是两个光性状态在无外电场作用时都能够稳定存在一段时间, 在外电场作用下,两个光性状态可以相互转换。由于显示所用的两个光性状态在无外场的情况下是稳定的,所以不需要长时间加外场来维持显示状态,就有了比较省电的特点。这类显示技术在静态显示方面能够表现出省电这一优势。液晶在柔性显示方面的研究较为成熟,研发机构包括柯达、富士通、富士施乐公司以及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等。柔性液晶显示器可以延续许多传统的制造技术,比较容易切入产品市场。
     2.2.3 下一步研究方向
     液晶显示器在工艺、设备的开发及基础研究相当完整,且玻璃基板已属于相当成熟的产业,加上部分产品
应用在硬质塑胶基板上,现阶段要将液晶的显示模式套用在柔性塑胶基板时所需的资源相对较少。液晶显示机制上存在以下难点:胆甾型液晶显示和聚合物分散型液晶显示存在响应速度较慢、驱动电压较高、对比度偏低等突出的问题;顶点双稳态液晶柔性显示存在难于实现全彩显示、可视角度较窄等问题;铁电液晶显示响应速快,可以实现高质量动画显示效果,由于铁电液晶分子成近晶型排列,织构很容易受外界的压力或震动破坏。由于向列相液晶图像取决于聚合物之间的单元间隙,面板的弯曲会造成间隙改变,进而影响图像质量,背光模块的设计难度会大幅增加,保证屏幕亮度均匀性就显得尤为困难。进一步研究方向是开发新液晶材料,改进驱动技术,提高柔性液晶显示器的性能。
     2.3 电泳技术
     电泳显示是利用带荷电的胶体颗粒可在电场中移动的原理,通过电极间带电物质在电场作用下的运动实
现色彩交替显示的一种显示技术,以这样一个电泳单元为一个像素,将电泳单元进行二维矩阵式排列构成显示
平面,根据要求像素可显示不同的颜色,其组合就能得到平面图像。电泳显示器主要有扭转球型电泳显示
(Twisting Ball Display,TBD)技术、微胶囊化电泳显示(Microencapsulated Electrophoretic Display,MED) 技术、微杯型(Microcup)电泳显示技术,逆乳胶电泳显示(Reverse
Emulsion Electrophoretic Display,REED)技术等。
     2.3.1 技术原理
    扭转球型电泳显示, 是在透明塑料的密封腔体中,充满油性液体,液体中分散着黑白双色球微粒,白色半
球反射光,黑色半球则吸收入射光。通过氧化铟锡电极和驱动电路控制加载电场,在脉冲电压的作用下,由于
偶极子的扭矩力, 小球就在液体中发生转动实现显示,并通过驱动电压调整球体的旋转角度和排列的有序度,
控制图像灰度(如图3 所示)。通过改进制造设备和工艺,可以改变球的构成,使得黑白两色球微粒成为有色透明的多色球微粒。也可以制造全透明球微粒,并在半球体切面上植入一个半透明的滤色片。这样,当滤色片处于
与显示屏平面垂直状态时,球是看不到的,在滤色片与显示屏平面平行时,就会出现滤色片颜色,就可能获得
彩色显示。微胶囊型电泳显示是先将电泳粒子和绝缘悬浮液包封于微胶囊内,再将微胶囊置于电极间。一个微胶囊内分散有许多带正电的白色粒子和带负电的黑色粒子,正、负电微粒子都分布在微胶囊内透明的液体也就是分
散介质当中。当从非显示面加正电场时,微胶囊内带正电的白色粒子移动并聚集在显示面,这时显示为灰色;反之,当从非显示面加负电场时,带负电的黑色粒子移动并聚集在显示面,这时看起来就是黑色。这些粒子由电场定位控制,即该在什么位置显示颜色是由一个电场控制的, 控制电场由带有高分辨力显示阵列的底板产生。通过加铺彩色滤光膜、控制电泳速度和增加子像素等方法,来实现彩色电泳显示。微杯型电泳显示器发出的一种电泳显示技术,其原理是将带电微粒分散在染色的绝缘溶剂中构成胶体电泳液,将其封装在特制的微杯中,对该分散体系施加电场,带电粒子在库仑力作用下发生电泳。通过改变电场方向,使某一颜色的带电颗粒定向泳动,并透过透明电极板而显示。逆乳胶电泳显示器是Zikon 公司所研发的新型显示模式, 主要是利用逆乳胶的电泳特性达到显示的目的。逆乳胶电泳显示器的构造是由两片镀上ITO 电极的玻璃基板,中间注人逆乳胶溶液,选择极性染料使极性相(也就是微胞内部)呈现色彩。在适当的电场强度及频率下,控制微胞均匀分布在较宽的电极上或均匀分布在溶液中,可使显示器呈现微胞内染料的色彩,也可以利用电场的强度与频率,控制微胞聚集在较窄的电极使显示器面版呈现透明状态。

柔性显示实现的关键技术


     2.3.2 研发进展
     电泳显示器具有易读性、柔软性、双稳态特性和低功耗等优点,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E- Ink, Lucent、飞利浦、三星、柯达、施乐、IBM、索尼、东芝、佳能、爱普生、摩托罗拉等多家国际知名公司都在涉足电泳类显示件的研发, 且已经有电泳柔性显示器件产品问世。1975 年,施乐的PARC 研究员Nick Sheridon 率先提出电子纸和电子墨的概念。2007 年E-Ink 与Seiko 合作推出了可弯曲的手表外,E-Ink 与索尼、金科、eREAD 等公司合作推出了电子书; 诺基亚发布了概念手机Nokia888;三星与LPL 则在电泳显示介质上加装彩色滤光片,形成彩色化。台湾元太的电子纸显示器技术在已成功量产,包括Amazon、索尼等国际大厂所推出的电子书产品,其所使用的面板皆由元太提供。2008 年8 月爱普生宣布成功开发出13.4 in 电子纸,分辨力达到3 104×4 128,精度达高达400 DPI(每英寸点数),上面的文字和图像看起来就像在真纸上一样的清晰。汉王科技推出国内首款使用电子纸为显示屏的电纸书, 采用5 in 的EPD 电子纸,分辨力800×600 DPI(见图4)。
     2.3.3 下一步研究方向
     目前,几乎所有的电泳显示技术都不成熟。改善和解决以下问题是今后柔板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 响应速度比较慢, 无法表达足够连贯的视频画面, 因为电泳技术依赖于粒子的运动, 用于显示的开关时间非常长,长达几百毫秒,这个速度对视频应用是不够的,应开发用于电泳显示的使开关时间达到几十毫秒甚至更快的电泳技术; 全彩色显示技术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制造工艺复杂,对材料要求高,成本较高。电泳显示技术现在还处于研究阶段,开发应用刚刚起步,还有许多科学与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应该抓住机遇,在该领域跟踪国际最新的研发趋势,抓住课题的核心科学问题,结合材料功能化问题选择合适的材料或合成新的先进材料,为高性能电泳显示材料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同时解决产业化中每一步的技术问题,最终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纸张并能产业化。

柔性显示实现的关键技术


     2.4 其他相关技术
     柔性显示技术发展呈现百花齐放态势。可以实现柔性显示的技术还有: 电润湿显示(Electro Wetting Display,EWD),等离子管状排列(Plasma Tube Array,PTA),电致变色显示(Electro Chromism Display,ECD),电子粉流体显示(Quick-Response Liquid Power Display,QR-LPD)等。
     2.4.1 电润湿技术
     电润湿显示技术由Liquavista 公司研制出来, 并将该技术成功应用于新型显示器产品的开发。原理是利用控制电压来控制被包围的液体的表层,从而导致像素的变化。当没有施加电压时,有颜色的液体与不透水且绝
缘的电极外层间,形成一层扁平薄膜,就是一个有色的像素点。当在电极与液体之间施加电压时,液体与电极
外层接触面的张力会产生改变,结果是其原来的静止况态不再稳定,令液体移至旁边,造成一个部份透明的像
素点,同时油被染上一种颜色,从而显示出图像,获得各种显示效果。具有功耗低、亮度高、显示速度快以及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不大等优点[6]。
     2.4.2 等离子管状排列技术
     等离子管状排列技术发光原理与PDP 相同,但在基本构造和制造方法上却有着很多不同。是一根根长1 m、
厚约1 mm、内部涂布R,G,B 磷光材料的玻璃管,将许许多的玻璃管并排, 前后用两张电极胶卷包覆组合起
来,就成了点阵发光的显示器。PTA 可以说是新型态的等离子显示器, 跟传统的等离子显示相比,PTA 的重量
仅有十分之一、厚度仅约1 mm、耗电量只有二分之一,可以弯曲,能直接沿用等离子显示器的驱动电路基本结构与电极、驱动IC 等关键性周边组件[7]。
     2.4.3 电致变色技术
     电致变色指在外加电场和电流的作用下材料的光学特性产生可逆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从着色态到透明态或者从一种颜色到另外一种或几种颜色的可逆变化。电致变色最新的发展技术是使用改良的多孔纳米薄膜构造的电极,这是由NTERA 公司首先提出的,优点有:在光照条件下有良好的对比度、快的转换速度、长时间显示内容时的极小功耗, 还是一个兼容低成本、使用加色打印工艺制造和宽光谱范围反射式结构器件。
     2.4.4 电子粉流体
    电子粉流体显示技术由普利司通公司开发,工作原理是在前面板和背面板之间封入不会凝集和可控制带电量的电子粉流体,并使其移动。使黑色电子粉流体带正电荷,白色电子粉流体带负电荷,当改变电压极性后,白色电子粉流体移到前面板,而黑色电子粉流体移到后面板,从而实现切换显示白色和黑色的目的。由于电子粉流体是在空气中移动,驱动速度较快,且可在低温下进行驱动。目前工作电压80 V,降低工作电压是今后有待解决的课题。
     3 柔性显示的研究方向
     柔性显示技术研发重点为:1) 显示元器件技术的开发;2) 驱动元件技术开发;3) 基板技术的开发;4) 封装技术开发。柔性显示技术涉及光学、色彩学、材料化学、电子学等,属于多学科综合类技术,所以柔性显示技术具备前沿性、综合性,有相当的技术难度,需要跨学科的研发与合作。柔性显示技术产业的创新,从材料、设备、制程到应用,都带来新的挑战与机会。我国企业进入LCD、PDP 平板显示产业的时间均落后国外行,导致缺乏产业核心技术。但在OLED 这个新兴的、更有市场前景和商机的平板显示技术上,我国的研究与世界基本同步。我国应加强基础研究,在国家支持下,以技术开发为核心,大力开发培育新型柔性显示产品,建立柔性显示产业链,利用各种资源,发挥协同增效技术优势,在关键技术开发、产业化目标实现、知识产权共享方面开展积极有效的合作,促进柔性显示产业的发展。
                                                                                          李天华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