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农村居民教育负担过重

浅谈中国农村居民教育负担过重
大庆广播电视大学 商江
内容提要:中国是农村人口占半数以上的国家。农民负担过重是影响中国稳定的三大突出问题之一。农民教育负担过重是农民负担过重的重要方面。解决农民教育负担过重问题是促进中国稳定的战略性任务,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浅谈;农村居民;教育;负担过重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2005
6 21 日新华网河北频道(采写:李俊义 王文化 曹国厂 编辑:杜文杰)《农民教育负担沉重如山 让孩子读书就像押宝》: " 金榜提名 " 是传统的喜庆事之一,在农村,通过上学从而改变身份,是诸多农民曾经普遍选择的方式,然而,昂贵的教育费用逐渐在堵塞着农家孩子“鲤鱼跳龙门”这条道路。诸多农民反映,让孩子读书就像赌博,押宝押对了是幸运,押错了就意味着血本无归,背负起可能要背负一辈子的债务。目前,教育负担已成他们最沉重的负担。 我认为,农民教育负担过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农民教育负担过重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农民收入低,贫困人口多;二是农民家庭受教育人口多;三是农民教育支出比重大。
一、农村居民收入低,贫困人口多

2003
3 9 日南方网讯 国家统计局对全国 31 个省(区、市) 6.8 万个农户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2002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2476 元, 2002 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人均 1834.3 元, 2002 年农民人均生产投入 816.5 元, 2002 年农民税费负担人均为 78.7 元。 2002 年农民人均年消费支出水平是城市居民的 30.4% 刘晓越《关注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地区差异》: 2003 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2622 元,月均不足 220 元,东、中、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 4160 元、 2407 元和 1921 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0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还不稳固,保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部分居民生活仍较困难。
2004
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 129988 万人,乡村人口 75705 万人,占 58.2% 。全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936 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 6.8% ,是 1997 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422 元,实际增长 7.7%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 47.2%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37.7% 。按年人均纯收入低于 668 元的标准,年末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 2610 万人,比上年末减少 290 万人;按年人均纯收入 669-924 元的标准,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 4977 万人,比上年末减少 640 万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2004 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 6.8% ,是 1997 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由于农民人均年收入不到 3000 元,按增长 10% 计算,也只增长 300 元,平均每天增长不到 1 元。
2004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422 元,是全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936 元的 3.21 倍。
2004
年全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936 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 47.2% ,人均纯收入中食品消费支出 1385.79 元,用于食品消费以外的支出 1550.21 元。扩大再生产资金不足,很难投资教育。
2004
年年末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 2610 万人,占年末乡村人口 75705 万人的 3.45%
2004
年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 4977 万人,占年末乡村人口 75705 万人的 6.57%
2004
年全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936 元,月均收入不足 250 元;按全年 365 天计算,平均每天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8.04 元。按人民币汇率 1 美元 =8.27 元人民币计算,等于 0.97 美元。 新华社北京 2005 5 28 日电《中国消除贫困直面三大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杜晓山在论坛上分析,如果按照低收入现行标准,即人均年收入低于 882 ( 仅相当于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水平的 1/3) ,目前还有 8517 万人口也属贫困人口。如果按照世界上公认的人均 1 1 美元以下就属贫困的标准,我国目前还有 2.1 亿贫困人口。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说,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生产生活条件更差的地区,解决这部分贫困人口问题的难度越来越大。据调查,连年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农户 76% 生活在山区,有 46% 的农户人均耕地不足 1 亩。目前还有 700 万左右的贫困人口居住在生存条件、生态环境极其恶劣的地区。来自全国 64 个贫困县的代表认为,与其他群体相比,贫困人口往往更少享受到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这导致其文化技术素质较差。结果是,他们在社会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相对贫困的程度会更深。
2005
6 15 日光明日报《林毅夫:建议按国际标准重新确立贫困标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在《经济学消息报》 6 10 日发表题为《对我国扶贫政策的八点建议》一文中指出,我国目前农村极端贫困人口的标准是人均年收入 625 元以下,这个标准是 1986 年开始大规模扶贫时,按照当时解决温饱的要求制定的,已经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目前我国测算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的标准,实际上与世界银行提出的按购买力平价计算 1 1 美元收入的国际贫困线标准十分接近。林毅夫建议直接采用这个标准,这样既有利于和世界减贫的工作接轨,也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
2005
9 7 日大众网 - 齐鲁晚报《国家统计局称农民消费水平落后城市居民 10 年》: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 6 日表示,城乡消费差距令人震惊。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 “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上世纪 90 年代初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整整落后 10 年。”
2005
9 15 日上海证券报 (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 施发启 ) [ 权威报告 ] 我国经济增长成果分配存在五大问题》: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上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下降。占全国 41.8% 的城镇人口占有着全部居民可支配收入的 69.2% ,而占全国 58.2% 的农村人口仅占有 30.8% 。收入分配明显向城镇居民倾斜,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也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占农村居民 20% 的高收入群体获得了农村全部纯收入的 40% 多,而占农村居民 80% 的广大中低收入群体获得的农村全部纯收入还不到 60%
2005
8 19 日经济参考报(记者曹滢)《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2010 年后进入红灯区》:当前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农民收入过低问题,更明确地说是农民中低收入者的收入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认为,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是解决当前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关键。
2005
10 14 日北京晨报(记者 张黎明)《林毅夫提穷人经济学 称贫富差距关键是穷人太穷》:经济学家林毅夫说:“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主要矛盾不在于富人太富,而在于穷人太穷。”“穷人大多数在农村,于是城乡差距扩大”如何让穷人变富?国家必须让他们收入增加的速度快于富人。
2005
8 27 日央视国际消息《今年中国惠农力度将继续加大 农民得到实惠更多》:今年国家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粮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今年以来,全国已有 27 个省份免征了农业税,预计全年可减轻农民负担 210 亿元,国家对农民各项支持和补贴加在一块总量达到了 268 亿。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0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 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 129988 万人,其中乡村人口 75707 万人,占总人口的 58.2% 根据以上信息, 2005 年全国乡村人口人均实惠为:
268
亿元÷ 75707 万人 =35.40
2005
年全国乡村人口人均减轻负担 35 元,国家费了多大的力气啊。如果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全免费,农民可以得到更大的实惠啊。
2004
8 24 日人民网北京讯到 2003 年底,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已达 1.54 亿人。由于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还存在为数不少的贫困人口,他们负担子女上学的费用有不同程度的困难。目前,在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约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400 多万人。
二、农村居民家庭受教育人口多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 1 号)》:我国于 2000 11 1 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登记工作。祖国大陆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 126583 万人。祖国大陆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 34837 万户,家庭户人口为 119839 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 3.44 人,比 1990 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3.96 人减少了 0.52 人。
2001
5 16 日,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九五”期间中国农民收入状况实证分析》:近十几年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取得进步,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农户家庭人口数不断减少,相对人口少、劳动力抚养指数低的家庭人均收入较高。 2000 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按农户收入 5 等份分组统计结果,由低到高各收入组的抚养指数分别为最低收入组抚养指数为 1.79 ;次低收入组抚养指数为 1.71 ;中间收入组抚养指数为 1.63 ;次高收入组抚养指数为 1.56 ;最高收入组抚养指数为 1.47 ;最高收入组的抚养指数为最低收入组的 82% 。由此不难看出,坚持计划生育国策,降低人口出生率,是提高农民人均收入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0 年东部地区农户家庭常住人口 4.16 人;中部地区农户家庭常住人口 4.02 人;西部地区农户家庭常住人口 4.36 人。 在城市,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子女,在农村,一对夫妇生育 2 个子女,甚至有超生户。
2005
9 26 日北京晨报(记者刘墨非)《计划生育 25 年少生 3 38 亿人 13 亿人口日推迟 4 年》:我国自 1980 年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累计少生 3.38 亿人,为社会节约抚养费 7.4 万亿元。据此计算,少生 1 人,为社会节约抚养费 21893.49 元。换句话说,多生 1 人,为社会浪费抚养费 21893.49 元。
2004
5 24 日中青在线《我国人口出生率严重不均衡 人口政策需转型升级》:应该看到,我国人口增长的“三低”现象是在“两个不均衡”的情况下出现的,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是城乡严重不均衡,城镇人口出生率较农村低。如今,城市居民大多能做到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而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一对夫妇违规生三胎、四胎的现象极为普遍。虽然从总体上看,我国人口进入低增长阶段,但是在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人口增长速度却没有减缓,甚至有加速增长的趋势。二是东西部严重不均衡,东部发达地区的人口出生率较西部欠发达地区低。东部地区经济的高增长、生活的快节奏也带来了观念的适应性更新,人们的价值取向已经从传宗接代向自我发展递进,婚龄、育龄逐渐提高,北京、上海等东部城市甚至出现人口负增长,“丁克”一族成为不少大城市的一景。西部地区不少地方还固守着地广人稀的传统观念,超生现象远较东部地区普遍。在落后地区的农村,教育基础薄弱,人们生活贫困,新增人口很难受到良好的教育,势必影响我国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落后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容易陷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这将不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并严重制约着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2004
7 15 日新华网 15 日上午 10 时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赵白鸽介绍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展等有关情况:近三十年来,我们所实行的是多元化的生育政策。全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是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104283/viewspace-827002/,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104283/viewspace-827002/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