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简史

把比特币仅仅看作一种货币,而不是一种革命性的思想或者一整套交易生态和架构,那显然是小看比特币了。即使把它的影响限定在更广的金融领域,也未必是合适和恰如其分的。但是就目前来讲,比特币的货币属性还是被无限放大,虽然人们很少思考货币本质的问题。

在公众的常规理解中,比特币既非法币,也非具备物理形态的稀 有贵金属,更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信任(至少暂时如此)。其流通的范围和影响力均有限,通常只能被归于虚拟货币的一种。如果全球货币系统是广袤的大 地,那么充满神奇色彩的比特币仅仅是一粒细小的流沙,虚拟货币大概是流沙集。但是,这个流沙集的潜在核心是否是比特币尚待观察,虽然许多人对此充满渴望。

这些命题很自然地就会引出一些疑问:虚拟货币和我们常说的货币或者法币有什么区别?其产生、流通、发展的基本逻辑是什么?比特币与其他虚拟货币有什么区别?它有没有长久生命力?

从实物货币到符号货币

货币并非是天然产生的,而是源于物品交换的需要。原始社会 时,人类生活状态为自给自足,偶尔零星的交易通过直接的物物交换即可达成。随着历史的演进,人类社会产生分工,物物交换的弊端日益明显,必须存在双重巧合 才能达成交易:交换双方都需要对方的物品,且待交换的物品价值正好大致相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逐渐采用某种具体的物品作为特殊商品,以其为中介,先 把自己的物品交换成一定数量的特殊商品,然后使用该特殊商品购买自己想要的物品。

这种特殊商品就是货币。由于特定区域的不同生产条件和生活方 式,早期货币形式多种多样,如我国夏商时代的海贝、古印度的牲畜、古巴比伦人的大麦、美洲的可可豆和烟草等。伴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交换的范围日益扩大, 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包括:便于携带、储存、计量,不易磨损,价值稳定等。金属(如金、银、铜、铁等)在这些方面存在较大的优势,导致形形色色的货币类 型都逐渐向金属货币集中,取代了自然货币和其他材质的货币。

金属货币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一直伴随着两种演变:由贱金属 (如铜、铁)向贵金属(如金、银)演变,由称量货币向铸币演变。前者使得货币的材质更加集中,后者使得货币的发行成为一种权力。这两种演变在西方国家表现 得尤为明显。在公元前后的古罗马帝国,恺撒实施了金本位,奥古斯都则把金币与银币的铸造规定为皇帝特权。

但金属货币有重量过重、磨损较高、携带不便的缺点,逐渐也不 适合频繁的大范围交易环境,作为金属货币象征符号的纸币就此产生。我国南宋时期的交子、欧洲17世纪的银行券都是早期的纸币。早期欧洲纸币和我国的银票相 当于金属货币持有凭证,以金属货币为基础,与金属货币可以自由兑换,二者可同时流通。

19世纪末,西方经济出现了速度空前的膨胀与发展,纸币逐渐 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但仍然以贵重金属储备作为发行保证,历经银本位、复本位和金本位的演变。约同一时期,工业化国家先后禁止商业银行发行银行券,并把权 力集中于中央银行。当时与银行券同时流通的还有一种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纸质货币。有的国家所称的“纸币”(paper currency,paper money)专指这种钞票。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后,任何形态的金本位都 不复存在,代替它们的是不兑换银行券制度。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为应对金本位消失后的货币兑换比率问题,曾短暂实行过金兑换本位制。“二战”末期,美国占据 世界经济中心地位,44个国家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了美元的含金量,其他各国货币按其含金量与美元定出比价。

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停止向各国政府及其中央银行 按照官价兑换黄金,这实际上意味着绝大多数国家的货币与黄金切断了最后一丝联系,全面进入纸币本位制时代。国家不规定纸币的含金量,也不允许纸币与金 (银)兑换,纸币作为主币流通,具有无限法偿能力。中央银行通过信贷程序发行纸币,纸币成为信用货币。各国一般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纸币发行量,并对其 实行严格的管理,称为“有管理的通货制度”。

简要回顾货币历史,可以发现,货币的发展表现出3个典型特征:货币材质去实体化、货币价值虚拟化和货币职能符号化。

货币材质去实体化

从各种各样的天然货币(如牲畜、粮食、贝壳等),到金属货币(金、银、铜、铁等),再到纸币,货币的材质一直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与经济规模的扩大、交换范围的扩大、交换频率的大幅度提高相适应,便于货币货币职能的发挥。

195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富兰克林银行率先发行银行信用 卡,标志着一种新型商品交换中介的出现。美洲银行从1958年开始发行美洲银行信用卡。1973年,罗兰德·莫诺发明了IC卡,作为电子货币的存储介质。 1982年,美国组建了电子资金传输系统,随后英国、德国也相继研发了类似系统。以银行卡为代表的电子货币迅速流行,占据当今货币形式的主流。

电子货币使得货币彻底去实体化了,虽然我们仍然会使用卡片作 为电子货币的载体,但是卡片本身并不是货币,真正的货币是卡片里存储的数字。如同早期纸币对应于金库中相应价值的黄金,早期电子货币也对应于银行中相应数 额的纸币。但是随着各国货币的发行转向电子化,电子货币也日益与纸币脱离,成为纯粹数字形态的货币。

据媒体报道,瑞典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一个无现金的国家。 2012年3月,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显示,纸币和硬币只占瑞典货币量的3%,与之相比,纸币和硬币在欧元区国家占9%,在美国占7%。在瑞典大多数城市, 公交车不接受现金,车票钱必须预付或用手机短信支付。连一些小公司都只接受银行卡,很多银行的分支机构已经完全停止处理现金业务,通过电子交易业务进行支 付和转账。

货币材质的去实体化有利于货币的携带、储存、使用和流通,尤其是随着无卡支付的盛行,货币甚至不再需要银行卡承载,在网上即可使用支付、转账等大部分的货币流通功能。较之传统的实物材质货币,电子货币具有如下优点:

便于携带和使用,无法损毁(卡坏了不代表卡里的资金不在了);

中转快,便于流通,省却了纸币印刷、清点、搬送、运输、回收的费用;

易于防伪和管理;

打破地域限制,只要商家愿意接受,消费者可以较易获得和使用多国货币。

由于发行成本低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之外的非金融机构都拥有了发行货币的可能性,例如机构货币、社区货币等,虽然这些货币的流通范围有限,但是在特定领域内,它们确实可以承担货币职能。

这些便利大大降低了货币的发行与使用成本,为社会带来额外收 益。例如瑞典的银行抢劫案已从2008年的110起骤降至2011年的16起,这是该国有记录的30年内最低。但与此同时,电子货币存在严重的网络安全隐 患。根据瑞典全国预防犯罪委员会的报告,包括隐瞒收入在内的网络欺诈案已从2000年的3 304起上升到2011年的近2万起。

货币价值虚拟化

与货币材质去实体化相伴的是货币价值的虚拟化。天然货币,例 如牲畜、粮食,具有切实的实用价值,可以役使、充饥。早期金属货币使用的铜和铁可以打造农具、器械、兵器,同样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当货币的材质由贱金属 过渡到贵金属,货币本身的实用价值已经大大降低——金、银虽然也可以用来铸造器物,但人们看重的只是其观赏价值(工业价值则是很久以后的事情)。

纸币本位的出现,意味着货币本身价值基本消失。纸张即使再昂 贵,与其票面价值相比也可以忽略不计。而货币的电子化则导致其实用价值的彻底消失。从铸币和纸币的国家化发行开始,货币本身价值的缺失由国家信用填充。大 部分国家增发基础货币时,均有政府资产(或债务的收益权)作为抵押,基础货币相当于政府向全国国民的借债,但至于借债是否能被偿还,乃至政府资产是否有价 值,只取决于人们对政府的信心和政府自身的信用。

这就是当前绝大部分货币被称为“信用货币”的由来。基础货币 发行之后,由银行借贷所产生的货币乘数效应,把政府的债务逐级放大。政府和金融系统是否真有能力清偿如此庞大的债务,无法得到实际验证。如果人们可以自由 评估国家信用,自发选择是否接受由此国家信用支撑的货币,这一体系并无太大问题。但是,各国政府普遍规定了货币只能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法币的流通,导致人 们并无自由选择的权力。此时政府信用的好坏乃至有无并不重要,货币变成供需决定的产物,成为经济调节工具。

货币价值的虚拟化源于材质的虚拟化,在货币材质本身失去任何实用价值,并与货币生产的实际成本脱钩之后,货币的价值已经无从度量。这种变化一方面意味着拥有货币发行权力的机构获得了凭空创造财富的能力,同时也意味着货币的价值支撑未必要与实物相联系。

货币职能符号化

货币的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和支付手段,其 中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并不需要有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在实物货币时代,这种观念上的货币以足值 的实物为基础, 在商品价值量一定和供求关系一定的条件下,商品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充当足值货币的实物的价值大小。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则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它可以是不足值 的。

在非实物货币(包括纸币和电子货币)环境下,货币的所有职能 都符号化了,货币成为一个记账单位。例如,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货币只意味着某种大致的、难以量化的购买力,一种商品的价格是否合理,取决于两个因素:与 其他商品相比,该商品的价格是否合理;购买者主观上认为该价格对于满足其需求是否合理。实际上这意味着货币丧失了直接的价值尺度职能,作为标尺,它存在较 大的弹性和主观性。

执行流通职能的货币已经无法区分清楚现实与观念,它只是一串数字(符号),资金的变化只表现为数额的增减。只是这一数额的增减必须发生在某个物理系统之中,例如银行的账本或数据库中的记录。

货币职能的符号化是货币材质去实体化和货币价值虚拟化的必然 结果。这种结果导致货币的面目日益模糊,它成为货币发行机构免费生产的商品。该商品无内在价值,其价值更多取决于供求关系,即如果货币发行机构生产的商品 数量过多,其价格便下跌,产生通货膨胀;若生产的数量过少,其价格上升,产生通货紧缩。由于货币的生产成本极其低廉,发行机构的产量并未受到真正的制约, 仅由发行政策决定。

货币职能符号化直接导致虚拟经济的兴起。例如,评估科技公司 的价值,大多既不以其固定资产、人力资产作为估价依据,亦不以其盈利能力作为估价依据,而是通过某种曲折的手段——例如该公司的产品有多少用户、未来每个 用户可能为公司带来多少营收——来估值。这些价值当前不存在,未来也不一定存在,但是估值一旦完成,该公司便具备了相应的票面价值,投资蜂拥而来,票面价 值变成银行账户里的现金。此时货币的数目增加了,但是现实世界里的实际价值并没有任何增加。如果该公司破产,与此相关的超发货币并不会消失,这在实物货币 的时代难以想象。

货币职能符号化的利弊问题牵涉过广,难以尽述。它带来的另外 一个结果是:我们实际上需要的并不是货币,而是一个总账本。如同质量的单位是千克,长度的单位是米,我们根本不需要千克和米的实物,我们需要的是国际千克 原器、国际米原器这些能够衡量质量和长度的标准实物。与此相反,货币已经没有实物,也就失去了作为标准的含义,它可以仅作为获得共识的记账单位存在。

如此一来,个人财富的变化将表现为总账本下对应个人账目的变 化,货币流通过程表现为总账本下对应买卖双方账目的同时变化。在此假设下,如果我们允许不同人群使用不同的记账单位,就意味着他们在使用不同的货币。在某 种程度上这相当于回到了原始时代,人人都可以自由选择商品交换的媒介。

虚拟货币的产生

传统虚拟货币的形成和虚拟社区的发展息息相关,而虚拟社区的 发展无疑是互联网的普及和人类需求相匹配的结果。虚拟社区包括社交网络、商品交易网络、在线游戏网络等多种形式。大家对此早已熟悉并且可能早就深陷其中 了。社交网络包括人人网、QQ、微博、微信等,商品交易网络包括淘宝网、当当网、亚马逊等,虚拟游戏社区包括《魔兽世界》、《梦幻西游》、《征途》等。此 外,还有知识网络社区,比如新浪爱问、百度文库、维基百科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当这些服务网络和货币联系起来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Q币、当当的购物积分、游戏点卡?甚至连人大经济论坛都需要虚拟货币。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虚拟社区通过创建并流通自己的数字货币来交换他们所需的商品和服务,从而为特定的虚拟社区提供一种交换媒介和记账单位。

当然,虚拟货币不仅仅在于创造一个新交换媒介和新记账单位, 它的产生原因是多样化的。首先,它是商业模式的一部分,方便收取增值服务费用,同时也为虚拟社区的服务提供便利的小微密集支付服务,而不是把社区置于繁复 的金融体系之下,它是灵活经营模式的必要部分。其次,它们往往可以为客户提供财务激励,以使用户继续参与其中,比如航空公司通过里程积分兑换提高客户黏 性。最后,虚拟货币产生的沉淀资金(若非双向兑换流通)还可以为社区带来时间收益和残值收益。当然,最重要的支撑是这些虚拟货币的发行和分配是在虚拟社区 的控制之下的。

而不管从逻辑还是实践上讲,比特币及其追随者都不直接与特定的虚拟社区相关,也不是为了购买虚拟社区的服务而产生,或者说,不需要特定虚拟社区的服务为其价值背书:它依赖的是互联网点对点产生的协议信任,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包括支付、保护私人财产在内的庞大价值。

虽然比特币的初衷未必是获得货币地位——甚至可能没想过成为 货币,但其运行结果导致自己成为法币的直接竞争者。它是在本源上不限制自身流通范围,也不绑定特定的服务。正是因为这样,它必定与去中心化、总量恒定联系 在一起,虽然后者是一个既定事实而非推论。否则,要是存在一个不受控制的发行方,又如何获得信任呢?而去中心化和总量恒定则意味着不存在严格的发行和控制 方。[4]

这种去中心化和不嫁接某项服务的设计使其不存在受益的发行 方。虽然最初开始挖矿的矿工有更多机会获得比特币,但是那与他们为建立和维护比特币系统做出的贡献相匹配。比特币的产生基于一种理想化的愿景——建立高 效、便捷、低成本、点对点的现金支付系统。其创始人中本聪虽然受到多方关注,但事实上,他甚至无法对比特币体系施加任何影响。中本聪也从未用货币来形容比 特币。就比特币的发行来讲,仅仅是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景,而不是一种商业模式。基于比特币的商业模式都是后来延伸出来的,与比特币的产生并无直接关系。

虚拟货币的分类

先援引一下欧洲央行对虚拟货币的定义和总结:一种不受监管的数字货币,通常由其开发者发行和控制,为特定虚拟社区的成员使用和接受。这些虚拟货币既和货币类似,又和它们专用的零售支付系统伴随、相关。

“货币”这个词太扎眼了,而且可能与各国法律相悖,所以有时 候这些虚拟社区的经营者习惯把它称为“储值账户”,就好比健身卡、饭卡。这里面的界限比较模糊,虽然未必符合货币的所有定义,却承担了某些类似货币的职 能,尤其是那些流通范围不局限在特定虚拟社区,且能和法币实现双方兑换的虚拟货币。这里暂时把它们统称为虚拟货币。

显然,欧洲央行因为对比特币的了解不够深入,才会把虚拟货币定义为“由其开发者……控制”,“专用于某个零售支付系统(倒也并非某个虚拟社区)”,同时却把比特币归为虚拟货币,因此我们需要对欧洲央行的虚拟货币定义做一些延伸。

这种延伸事实上是要为传统虚拟货币和新型虚拟货币做一个界 定。假如把中心化的、流通领域限于特定(支付)范围的虚拟货币称为传统虚拟货币。新型虚拟货币则可以用这么几个核心概念来定义:去中心化,不受其开发者或 者其他人完全控制,总量恒定;流通领域不受限制,只取决于使用者的意愿。

事实上,还没有人对虚拟货币做如此划分。或许有人会说:你干 脆把虚拟货币分为比特币和非比特币好了。我的回答是:不对,应该是比特币及其追随者(例如莱特币等)和其他虚拟货币。毕竟在这种思想下,新型虚拟货币可以 不止有比特币一种形式,虽然目前来看比特币是相对完美的一种。

对分类的界定与研究者的角度设定有关,没有定式。逻辑可以分为多个角度和标准分类,和其他研究一样,我们也只选其一。我们只是认为这样的分类方法更能揭示一些本质性的东西。

我们是按照虚拟货币的发行和职能进行分类的。常见的分类是什 么?其实判定者心中已经有了法币的核心定位与标杆,他们是按照虚拟货币能否与法币产生兑换进行分类的。但是,这个兑换问题难道不应该从属于其发行和职能 吗?在其他虚拟货币还在遮遮掩掩地宣称自己是“储值卡”的时候,比特币从一出生就把自己放到了与法币竞争的位置上。从货币这个角度讲,我认为这样的分类符 合逻辑。当然,流通和兑换的问题也很重要,后文会详细论述。

此外,还要区分两个概念。一个是电子货币。电子货币的概念常 被混用。假如说电子货币是基于电子形态的货币,只着眼于与物理形态的区分,那自然也就包括虚拟货币了。不过,本文要区分的是中央银行发行的电子形式的货 币,也就是电子法币,是替代纸币流通的电子数字。比如我们存在银行的那些数字,还有中央银行账上更庞大的数字。这些数字是和虚拟货币完完全全不一样的。另 一个是去中心化。去中心化并不是结果,而是一个反复不断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断摧毁已有的中心,并产生新的中心,在此过程中形成新协议和新标准,体现出更加 公平、合理、普惠的契约精神。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去中心化过程的稳定性以及每次变化的成本。

虚拟货币的流通

虚拟货币的发行一般被认为是由特定的虚拟社区和私营机构控制,直到比特币出现。正如前文所讲,传统虚拟货币与虚拟社区的服务息息相关,这也是它与新型虚拟货币最明显的本质区别之一。

至于流通,我们主要关注它与法币之间的关系。目前虚拟货币还 是局限于某些领域和某些人群;一旦可以与法币自由兑换,那就实现了间接的大面积、多渠道流通。大部分虚拟货币在诞生之初与法币并无关联,严格意义上也不存 在绝对不受控制的发行方,流通性很差。比如,一些在线游戏的积分和游戏币只有通过游戏升级才能获得和使用,而且只能用于购买游戏之内的服务。再比如航空公 司的里程积分、大型商场的购物积分,诸如此类只能兑换本体系内的货物。在这个意义上,它们是完全封闭的,几乎不像货币,或者说是内部账本、内部货币。

不管是平台有意还是民间自发,这些虚拟货币逐渐开始有了单向流——用法币就可以购买,或者接受一些等值的交换。交换方案由虚拟社区根据市场实际接受能力拟定。但既然有了单向流,根据价值传导机制,只要对方接受该虚拟货币,很自然地就可以用其购买其他商品和服务了。

再接下来,它们就实现了双向流,可以用虚拟货币直接购买社会 上的商品和服务,也不局限在虚拟社区里面,甚至可以与法币自由兑换。虚拟货币和真实货币(包含法币和相关一般等价物)的界限逐渐模糊。虚拟货币成为法币的 竞争者。不过,囿于法律规范,平台本身可能并不承诺反向兑换,不从事货币双向经纪业务。在技术几乎不可禁止的情况下,自发的机构或者民间平台开始发挥作 用。国内对于虚拟货币和人民币之间的双向兑换流通是有限制的,但是这种限制似乎也不受控制。腾讯公司表示其发行的虚拟货币Q币和人民币之间不会双向兑换, 但这种兑换却自然形成了:在很多电商平台和论坛上,都有销售和购买Q币的信息。

我们采用典型案例来做具体介绍。

魔兽世界金币是该角色扮演游戏中使用的虚拟货币。玩家有不同 的选择(具有不同的订购费)来开立账户并开始游戏。魔兽世界金币作为交换手段在游戏中是必需的。例如,玩家为了得到更好的装备就必须使用金币。玩家在游戏 中有一些机会来赚取金币。在现实世界中,购买和出售魔兽世界金币是被其开发方暴雪娱乐公司的条款严格禁止的。

Facebook Credits是Facebook于2009年推出的虚拟货币。其目的在于允许用户购买Facebook平台上所有应用程序中的虚拟物品。这种虚拟货币可 以使用信用卡、Paypal账户或多种其他付款方式购买。使用美元以外的货币进行购买时需要根据当日汇率转换成美元,然后以1Facebook Crebits=0.1美元的汇率兑换为Facebook Credits。用户还能够通过特别促销活动获得额外的Facebook Credits。令人惊讶的是,2012年6月,该公司宣布即将“更新支付产品”,且自2012年7月开始,所有以Facebook Credits表示的价格和结余将被转换为当地货币金额。

林登币是在《第二人生》中发行的虚拟货币。《第二人生》创造 了一个虚拟世界,用户可以在其中创建化身,即可定制数字角色。《第二人生》有自己的经济,用户可在其中互相购买或出售商品和服务。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需 要林登币。而林登币可以根据外汇交易市场的汇率用美元和其他货币购买。信用卡或Paypal账户是必要的。用户也可以出售自己多余的林登币以换取美元。

而比特币完全不同。实现与法币的自由兑换是体现比特币影响力 的重要表征。但从另一个方面讲,既然是法币的竞争者,比特币明显不是为兑换而来。其影响和潜在思维也与上述传统虚拟货币大相径庭。其理想中的流通是基于自 身体系的,而非与法币的兑换通道。以能否实现法币兑换来区分比特币的性质也就不合适了。

如上文所说,比特币不是为了购买虚拟社区的商品和服务而产生 的,它是狭义的货币,是法币的直接竞争者。其流通性和法币在理论上是一样的,甚至更广——法币只存在于某一个法律涵盖下的国家实体里,比特币通往世界上任 何有互联网的地方,可以与法币直接双向兑换。假如比特币总量受到限制且得到充分信任,法币却被不断超发,两者的职能又是基本类似,为什么要把比特币兑换成 法币呢?除非是法律强行禁止——但是事实上法律是没有办法禁止互联网的,也就没有办法禁止比特币。

虚拟货币与政策

传统虚拟货币主要是作为商业模式和微型支付工具存在的,其便 利性促进了电子商务、网络社区以及其他虚拟网络的发展。虚拟社区和网络的发展又推动了传统虚拟货币功能的延伸,传统虚拟货币的职能也在不断丰富,很多已经 被视作“准货币”。对传统虚拟货币来说,最常被讨论的话题就是应该怎样监管,而这些都是基于传统虚拟货币的风险的。

比如发行人信用的风险。第一,发行人是否都能提供对应的服务 支撑?举个极端的例子吧,假如腾讯破产了,该怎么办?在外的Q币所对应的服务无法继续提供,只能在破产清算中得到有限的赔偿或者根本就得不到赔偿。法币会 不会也无法得到兑现呢?会的,当国家破产。但是因为权力机器的存在,有作为超稳定现金流的税收保障,还可以以正当名义超发货币,征收铸币税,国家破产的可 能性很小。第二,发行人超发虚拟货币的风险。这和央行超发货币引起法币贬值是一样的道理。此外,还有缺乏回兑机制和回兑信用保证等相关风险。对此,有人提 出,央行应该首先成立资产清查小组,对各发行商进行不良资产清查,保证虚拟货币发行行为在其能力控制范围内,但是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再如冲击现有货币体系。当然,冲击货币体系并不一定是错误 的,只要有利于社会整体效用和福利的提升就行。但如果这种冲击极大地影响了社会金融稳定,那就可能存在问题。当虚拟货币真正实现和法币挂钩和相互间的全流 通后,虚拟货币也就完成了从虚拟到现实的跨越,成为真正的货币。目前,国内的金融体系尚难于适应多种货币和多种支付体系。虚拟货币也影响了现有商业银行的 现金管理等服务,对中央银行统计观测M0(流通中现金)和M1(狭义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也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文化部、商务部发布的《关于加强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的使用范围仅限于兑换发行企业自身所提供的虚拟服务,不得用以支付、购买实物产品或兑换其他企业的任何产品和服务。”这就严格限制了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货币的流通。

此外还有洗钱、网络安全等问题。不过,片面指责其洗钱和用于 其他违法犯罪活动也是不太公平的。一直以来,由于比特币高度的匿名性,人们觉得它可能会成为一个合适的货币替代品来进行毒品交易和洗钱,以及相关的其他非 法活动。然而,相同的问题在使用现金时也可能发生。现金也可用于毒品交易、洗钱、逃税等。问题不在于货币的形式,而在于使用者用它做什么。不过,如果使用 数字货币本身会使调查和执法复杂化,特殊要求可能是必要的。

欧洲央行的虚拟货币报告站在央行的角度,从宏观层面对这些风险及相关结论做了总结,主要包括物价稳定的风险、金融体系稳定的风险、支付体系稳定的风险、缺少监管的风险和央行信誉风险。

报告主要内容有:

1.倘若虚拟货币创造保持在较低水平,就不会对价格稳定构成风险;

2.虚拟货币存在内在不稳定性,但并不会危及金融稳定。这是因为它们与实体经济的联系还有限,而且交易量较少,缺乏用户的广泛认可;

3.尽管参与虚拟货币方案暴露了用户的信用、流动性、经营和法律风险,但其目前仍不受任何公共机构的严密监管和监督;

4.考虑到这些方案面临的法律上的不确定性,它们可能被诈骗犯和洗钱者用来实施非法活动,这可能对公共当局是一个挑战;

5.假设虚拟货币的使用大幅增长,而公众认为这些事件部分是由央行工作不力造成的,新闻媒体的报道可能会给央行的信誉带来负面影响;

6.支付体系产生了对虚拟货币发展研究的需要和初步评估的条款,而虚拟货币方案与支付体系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相关内容涉及央行的责任。

虚拟货币是一种在实践中演变出来的体系。从概念的角度讲,它 与真实货币及支付体系相比,呈现出一种实质性的变化。第一,传统的参与者如金融机构、结算公司和央行与这些方案无关。第二,在互联网的访问和使用获得巨大 增长和技术创新的背景下,它们更容易衍生化。而且它们往往并不固定于一个特定的国家或货币区,这使得制定法律、监管和执法变得复杂。就金融创新和为消费者 提供额外的支付选择而言,虚拟货币实践有积极的一面,但很显然它们也有风险。

欧洲央行同样提出,虚拟货币的增长将会继续,原因如下:互联 网访问量、使用量的增长和虚拟社区用户不断增长;电子商务的增长尤其是数字商品对虚拟货币方案来说是一个理想的平台;和其他电子支付手段相比,通过虚拟货 币支付可获得较高的保密性;和传统的支付体系相比,交易成本较低;清算结算更直接、快捷,这是虚拟社区更为渴望和需要的。

欧洲央行的总体结论则中规中矩:鉴于目前的风险评估更依赖于规模相对较小的虚拟货币,而虚拟货币还将继续增加和成熟,这意味着需要定期检查发展以重新评估风险。

但有一个问题是,欧洲央行的研究是从央行的角度出发的,其本 身已经隐含了央行需要扮演什么角色的命题,而去中心化思想的立论却是政府及央行不需要做什么。角度的不一致使之没有办法谈及货币领域自下而上的去中心化的 契约重构问题。也就是说,它们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比特币及其追随者。

比特币的独特价值

在竞争中发现最好的货币

与虚拟货币紧密关联的一个话题就是竞争性生产货币。哈耶克晚 年转向了货币领域的研究,著有《货币的非国家化》。他在书中提出:假如在其他领域已经证明,竞争产生效率和好产品,那么在货币生产和流通领域是否也可以竞 争呢?具体来说,废除中央银行制度,允许私营机构和私人发行货币并自由竞争,以浮动汇率买卖,在这个竞争过程中发现最好的货币——任何能够保证稳定购买力 的货币,将淘汰市场上其他不太稳定的货币。发币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市场竞争的过程会带来一个高效的货币系统,其中只有稳定的货币才能生存。

弗里德曼著有《货币的祸害》。在他看来,小岛上的居民的交易 只在石币上画记号,与现代货币体系下的交易并没有什么不同。货币体系不一定需要强权政府的信用支撑,何况这种信用本身也不一定可靠。弗里德曼比哈耶克幸运 的一点是,他生活在技术时代。所以,其理念比哈耶克的“在竞争中发现最好的货币”在技术上(不涉及理论)更进了一步,他构思了一个用技术程序来发行货币的 想法,以限制央行的货币超发。

弗里德曼在2006年去世,比特币在随后的2009年诞生。若是弗里德曼还活着,也许能写出《新的货币时代》。弗里德曼的儿子说,我父亲将会对比特币非常感兴趣。假如门格尔、庞巴维克、米塞斯、哈耶克也都还活着,虚拟货币和比特币这件事情将会变得非常有趣。

对于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的担忧是这几位学者研究货币生产的经 济与伦理的出发点之一。他们思考着不让某一方控制货币的发行,保护私有财产,维持金融秩序稳定。真的有必要让政府控制货币吗,尤其是在脱离金本位以及动动 电子数字就能发行货币的时代?弗里德曼基于对货币史的研究,认为政府并不那么可靠和值得信任。而在货币发行上,政府也不是必要的参与者(但是不意味着不能 参与,法币与私企、个人发行的货币也可以是竞争关系)。

货币价值并不捆绑国家信用,货币可以非国家化。在以前的贝壳 和黄金时代,我们就是这么做的。但是,用什么方式来替代它及其身后所谓的国家信用呢?是哈耶克的“在竞争中发现最好的货币”、弗里德曼的“让技术系统发 行”,还是现在听起来甚至可能是个笑话的比特币?其实三者并不矛盾。

虚拟货币,尤其是比特币,几乎就是承袭这一思想量身定做的,而又有所突破。哈耶克提出的设想类似于私人机构的可充分流通的无息债券,打破了法币的壁垒;弗里德曼提出的让技术系统发行,则引发了“货币是否需要金本位或者其他一定实物价值背书”的质疑。

假如货币本身只是一种过程协议,主要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工具的话,那从源头上是不必要求其必须与实用价值的货物捆绑在一起的。前提是,这种货币得到充分的信任,而价值自然在交易中产生。但是充分的信任不容易获得,所以历史上自然地衍生出了金本位等制度。

比特币也许有机会获得这种充分信任。任何一种去中心化的货币都有机会,因为它接受的就是公众的契约和监督。即使比特币目前来看比与它相似的山寨币更有机会获取信任,但比特币或许最终也会失败。不过,分布式、去中心化的思想必定会影响未来的货币体系和支付方式。

至于其他虚拟货币,无论传统的还是新型的,无论是内部流通的还是可以在市场充分流通的,都可以在未来扮演角色。比特币也非法币,不存在强制的非此即彼的问题。在竞争性生产货币中——最被公众信任的那几类,也可以在小生态中使用其他虚拟货币。

价值支撑

在弗里德曼去世3年后,比特币出现了。互联网的思想、技术的进步是时代赐予我们的最好的礼物。货币是经济金融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在货币领域,或者说是记账系统和交易领域,比特币的出现让人震惊,虽然其现在的规模与全球货币体系相比仅仅是九牛一毛。

不是权力机构或者人,而是冷冰冰的数学公式和代码带给我们温暖的契约和理性的思考。比特币在这一点上登峰造极。

比特币是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事实上,它符合弗里德曼描绘的让技术系统发行货币的想法。一组“挖矿”的程序自发产生货币(或者说不断更新账户体系),并且受到总量的控制。这套系统去中心化,基本不能被人为控制,除非有人控制了系统中50%以上的运算能力。

即使某人真的达到了这样的运算能力,对系统的安全性而言, “挖矿”也是一个非常可靠的程序,因为它提供了诚实行事的动机。“如果一个贪婪的攻击者能够比所有诚实的节点聚集更多的算力,他将不得不做出选择:用它来 欺骗别人并偷回他已经支付的款项,或用它来生成新的货币。他应该会发现按照规则行事更有利可图,这样的规则会让他得到比其他人加起来还多的钱,这样他就不 必破坏系统以及自己财富的有效性。”

这样的条件看起来非常完美,但即使总量恒定、技术完美,比特币的价值在哪儿?它为什么值得信任?

价值存在于共识(信任)和交易本身。不是为什么值得信任,而 是你是否选择信任。之前的社会信任都是基于一定的实际效用和货物或者国家政体而产生的,而比特币是基于去中心化、总量恒定的特点而自发产生的社会契约信 任。基于实际效用和国家政体与基于理念产生的信任相差太多,但是两者不能相互否定。把选择权还给社会和公众即可。

假如说共识和社会契约就能够形成价值,那可能还是太虚无缥缈了。很多人认为挖矿本身是不提升整体社会效用的,所以没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怎么可以作为交换中介?(与此矛盾的是,他们居然认为纸币有价值。)

事实上,虽然比特币系统的经济学原理源于奥地利学派,也得到 了他们的支持。但是,部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也同样质疑比特币。这种质疑来自于:比特币没有内在价值,并不符合米塞斯回归定理。他们认为,货币被接受不是 因为政府法令或社会惯例,而是因为它根植于有一定购买力的某种商品中。

那么,货币需要资产支撑吗?比特币和其他虚拟货币还不一样,其他虚拟货币往往存在对应的虚拟服务的预付,也算是广义上的资产支撑了。哈耶克也曾提出,在竞争性生产货币中,货币需要一揽子商品标的支撑。“货币是需要兑现的。”

但我们不要忘了,比特币的实质和核心是一种交换媒介和记账单 位,并无黄金般的实物价值及其他满足社会效能的价值。价值可以只是存在于交换媒介和记账单位本身,使交易变得高效、方便、安全,保护私有财产……难道还不 够有价值吗?为什么一定要在交易之外寻找价值和兑现呢?在货币价值中,这两者是最重要的。是的,没有交易,黄金狭义上还有使用价值,但比特币就没有价值 了。但是,那又如何呢?极端的假定是没有意义的。当然,若把比特币当成一个记账系统而不是货币,可能更容易理解其价值。

去中心化有助于实现货币民主,保护私有财产,使交易高效、便捷,避免双重支付……已经足够有价值了。

虚拟货币新时代

也许,在虚拟货币新时代之前,我们应该回答一个问题:虚拟货币有新时代吗?它会不会因不易控制而被政策扼杀?对于政策,我们不做揣度。但是在技术上,虚拟货币是无法被消灭的。

抛开上面那些虚拟货币的优势不论,只要互联网存在,虚拟货币 就有存在和发展的空间。货币与支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支付可以脱离中央银行的清算系统。支付已经成为不依赖于中央系统的私人选择领 域。那么,用户和市场选择使用什么中间媒介,中央银行是无法捕捉和干预的,除非公权力全面入侵私人领域。

笔者想在虚拟货币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更细化的概念——互联网货 币,也就是上文所论述的新型虚拟货币。互联网货币不是基于虚拟社区产生的虚拟货币,而是在互联网平等、高效、共享、去中心化的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只要 存在特定发行人,平等和去中心化就没法实现。平等和去中心化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拥有发行和流通货币的自由。比如就比特币而言,谁都可以是发行人。

互联网货币就是虚拟货币新时代。在此基础上,也许我们可以在货币和支付上找到通畅之路。

[4] 比特币也存在全网51%攻击的可能,严格来讲并不是“完全不受控制”,但与传统的控制概念完全不一样。


来源:我是码农,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www.54manong.com/?id=214

');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u3646208", container: s }); })();
');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u3646147", container: s }); })();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博客
32132
07-14 294
07-12 236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