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的同学,究竟有多难?

转载于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3601539

前几天,小编在知乎上看到了一个问题:

这是一篇清华大学的同学撰写的微信文章:

由于是原创文章,小编在这里提供文章链接,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看一下:

浅谈清华学风、课程内卷、特奖与其他

小编节选了一些文章中的图片,属于非原创内容:

知乎上部分同学的回答:

作者:匿名用户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3601539/answer/878486601

补充:说说老师们的可能感受,以及我的一点看法。早上起床被老妈轰炸,因为老妈也是大学老师。她提到她前天上研究生课期中,提问学生们对课程什么感受,和我们的回答一模一样。

她说,她当时也是极其不痛快,百感交集,对学生们大为失望。她说,在她们这一代人看来,“多劳多得”是理所应当的。收获应该和努力成正比。

但是她看了我们的文章后也陷入了反思:这是中国大发展以来的一种奇怪执念,那就是大干快上。中国用40年赶上了西方100年的发展,这种思维定势植根在70,80后的心中。

但是如今已经是新时代,新常态,是90,00后的世界。这样还行得通吗?这样的方式适合他们吗?适合新时代的要求吗?这是她的反思。

我也从来都不排斥努力。相反我是一个很拼命的人。但是我觉得现在的问题是激励机制:为什么要将标化成绩的要求定的那么高?学神们吃不饱,大可以自己课外去折腾,去发论文,去搞科创,去充实自己的第二成绩单,为什么偏偏要携卷着普通学生,在第一成绩单上我活你死地参与这一切?

老师们说,那你不关心gpa就得了。可是在当前的激励机制下,又怎么可能不关心?这不是一个可以以主观因素转移的事情。

就像清华教师评价改革之前,老师们也不想天天搞科研发论文嘛;可是激励机制一上来,马上清华排名就蹭蹭蹭上涨,虽说这一规则也不尽善尽美,但是可见激励机制的方向是多么关键啊!

*****以下是普通学生视角的原回答*****

清华应该是一所大学,不该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试验场啊。

所有轻描淡写谈论内卷的人,论调好似“何不食肉糜”。他们是内卷体系里的赢家,开会时他们是学生代表,所以邱校长疑问比例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换作我以前,我肯定也是这样:“你们这么之所以学不动,是因为你们不够努力。你要是像我这样努力,怎么会难受呢?”

但没有人听听普通学生的声音。

这好似有经济学家指责穷人贫穷,是因为不知道读书用知识武装自己。香港富豪体验清洁工生活已经把这些人的脸打的啪啪作响:

换到清华普通学生的场景,就是:“最重要是解决下一个ddl啊。”

一年前,也是这个时候,我回答了这个问题。

如何评价 2018 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计算机大类(贵系、软院、姚班)无人通过一轮筛选?

“像你这样想、这样看待清华课程的,具体比例有多少?“

邱校长的发问是本文的由来,也是本文的收束。内卷不是问题的本质,问题的本质是现在校内存在的割裂,和缺乏沟通渠道。

普通学生苦于课业压力,学神觉得课程不够刺激过瘾,老师觉得一届不如一届。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诉求,每个群体的焦虑失望都在积聚,但是每个群体都没办法跟其他人讲清楚自己的痛点。

与众多轻描淡写地分析“内卷”的学神相反,我想聊聊一个普通学生的感受,一个清华最大的群体,但是却不曾在特奖和公开嘉奖中吱声的群体。

我想请问学神们:你们体会过微积分在及格边缘挣扎的抑郁吗?你们体会过大一寒假每天早上被必修课不及格的噩梦惊醒流泪的日子吗?如果你没有设身处地地思考过,很抱歉,我们甚至没有进行沟通的基础。

我想请问一时冲动在朋友圈质疑学生努力程度,说“有时间写文章,说明课业很轻松“的朋友:一定要看到学生们被压到说不出话来,什么都听不到的时候,才觉得课业有点繁重?那个时候,连听到普通学生发声的机会都没有,又怎么知道他们真的很难受呢?我十分尊重您的观点,但是这真的让大家感到有点受伤。

我无意挑起任何纷争。我只想说:我们需要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思考那些“做不到”的人的内心感受。清华的成就,不应该是它最优秀的学生有多厉害,而是其中的普通学生能在大学四年收获多少的成长和进步。

我感谢清华。因为我就是那个微积分线代曾在及格边缘挣扎的人,我就是那个寒假每天被噩梦惊醒的人。但是很幸运,在老师们和学长学姐们的关心下,我进步了。从一开始年级后20%,前进后来年级前20%,还能有余力做一些科研。我知道有多少是我自己的过错,还有多少其实根本不是我的错;我知道这些成绩里,有多少是真的要靠努力,有多少其实是靠钻营了捷径和套路。

我能深深地理解那些“做不到”的人的感受:谁又不希望自己变好呢?

我一直觉得,清华特奖想要向同学们传达的不应该只是优秀,而是成长。但是,现在的特奖只让普通学生感到敬畏,而无法萌生“吾可取而代之”之心——那这样令人无法升起追赶之心的奖项,真的能起到足够的教育意义吗?

希望每个群体,尤其是处于强势地位的群体,要能够换位到弱势群体的身上思考。如果无法换位思考,那么就必然陷入“何不食肉糜”的精英主义怪圈。

而无论是清华的学生还是老师,都是或者将会是中国的中流砥柱,要带领的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方向。而一个国家绝不仅仅是一小撮精英。这是我们所有人都不可以不慎重考虑的。

作者:陈书新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3601539/answer/878512988

先写一段话回复游神:

内卷在大部分 context 下可以等价为恶性竞争,这与一门课程(尤其是非开放性的大作业)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有很大的关系。其实五字班就已经开始疯狂用内卷这个词,并把内卷行为身体力行,主要原因也离不开当时 GPA 改革的大环境,即在 GPA 被疯狂压低并有优秀率限制的情况下大家变着花样争一个 3.7/4.0 争到头破血流。在软院里也可以举到很多例子,例如数据库找 functional dependency 在不优化算法的前提下使用多线程加快计算速度,算设/计网做一堆花里胡哨的 GUI,把计网大作业中的 feature 搬到嵌入式中充当加分项,等等等等。这些花样并不会对这门课本身的学习有什么帮助,并且由于优秀率的限制,不参与内卷反而会让你的分数降低。

再写一些话说一点自己的看法:

很多答案会提到“做自己”,“不要啥都去争”,“调整心态”之类,我觉得这是作为一名学生非常难能可贵的良好心态,并且我也非常希望大家在破清能保持这种心态。

但这种心态的建立是要靠着外界环境与自身的共同努力的。在破清这种“持续灌输全面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和我身边的很多同学直到大四甚至毕业后才逐步建立起这种心态,并且在这条路上也有不少的同学被暂时甚至永久整自闭了。所以我觉得在这里以过来人的身份,和学弟学妹梳理这些良好的心态,而希望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所改变,是不太现实的。一个人感同身受的能力有限,对未来的预见能力也有限,因此我们的观点也只能作为一种参考。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只有等到他们被破清的大环境慢慢磨去棱角,回头看看这些回答,才能够理解啊。

因此我觉得要能够及早地建立良好的心态,在自身慢慢磨砺的过程中,大环境能够帮着扶一把也是非常重要的。整个清华的学风可能不是我们可以改变的,但在院系内部,还是希望大家可以尽量少去搞一些恶性竞争。

最后再分享一部电影:

《诈欺游戏》。游戏中有象征欲望的金银苹果和象征真实的红苹果。如果所有人都投给红苹果,那么都能获得奖励;如果有部分人投给红苹果,那么他们会受到惩罚,而投给金银苹果的人会获得奖励;如果所有人都投给金银苹果,那么都会受到惩罚。

你会怎么选呢。

作者:老松鼠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3601539/answer/878370058

清华是一袭华丽的袍,上面爬满了一事无成的芸芸众生。太多人身处其中,已经无法分辨究竟这是因为自己的问题(真的菜),还是外部环境的缘故。可是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育遵循“反求诸己”的人生信条,永远要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所以种种自闭应运而生。只能反复怪自己“太菜了”、“我不配”云云。

这篇推送非常的火,甚至在闭社里,我看到作者自己都无法理解为何它引发了如此广泛的共鸣。

我想,或许大概是所有人都知道,我们就算再努力,都无法活成清华微博和热搜里“学霸日程表”的模样。至少在我们自己的眼里,我们只是“清华里一事无成的芸芸众生”。我们拒绝被代表,但也害怕自己的焦虑被揭穿。所以当有一篇文章直面了我们的焦虑时,我们都会点个赞,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几乎赞同作者文章中的每一个论点,也非常佩服作者能将清华园中的现状梳理的如此清楚。换做是语言贫瘠的我,可能只会在朋友圈喷一喷某些课程的老师吧。

清华大学的教学体系中,我想至少还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 学校缺乏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

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几乎全部来源于期末选课前的一次教育评价,但是并不是所有同学都会花上大量的时间认真填写完质量评估。学校也从来没有给过对教学质量评估的指导。

一次和系里老师闲聊,吐槽部分课程质量过差。系里老师告诉我,研究系列与教研系列的老师,教学在他们考核指标中只有非常少的比重,如果没有学生给他们后5%的评价,老师并不会在意。

2. 大量的课程没有明确的评价指标

典型案例是“物理实验”这门课程的实验报告,相信学校绝大多数理工科填写的同学都上过这门课。最难的永远不是做实验,而是完成数十页厚的实验报告,如果要问同学们为什么都要拼命写厚实验报告,那大概是由于大家都认为写的越厚,给分越高吧(事实上,据我观察,相当多的助教给分规则确实如此)

这一条可以推广到所有课程的论文写作,囚徒困境使得大家写的字数越来越多。

3. 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站在本科即将毕业的角度,我回顾本科生涯,我做了大量无意义的事情。

但我们能苛责本科同学没有站在高的视野吗?我想未必。

对于大一的同学,所有的大学经验来源于“学长/学姐”,而“学长/学姐”的经验又来自于他们的“学长/学姐”。而学长学姐给出的经验往往叫做,“别的你们都需要去做,而学习,成绩好就好。”

学校给出的导向是如何的?是特奖里几乎面面俱到的,是奖学金,是热搜里的“学霸作息表”。我还记得在特奖答辩台上,台下的老师责问没有做过社工的答辩人为什么不做社工,责问成绩不够理想的同学为何不好好学习。在部分老师眼里学生似乎必须面面俱到,那么同学很难不焦虑于自己看起来的“一事无成”

我向来认为学校给出的任意一个奖项,其导向作用远远高于对某位同学的嘉奖。

绝大多数在清华的同学,并不是像学校领导想象的那样,充分利用清华的资源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们仅仅是在学校的规则里艰难的生存与竞争,拼尽全力追求清华里的“优秀”。

如果要问清华是否提供了让大家提升自我能力的沃土,那么答案必然是肯定的,清华拥有着几乎全中国最好的资源。

但如果要问在清华的规则下,我们能否轻松地“活”下去并且达到清华内认为的“优秀”?那么答案未必是肯定的。

我唯一不赞同作者的点在于

但我坚信,有相当多的部分需要大家挺起胸膛,大胆地推卸责任:这不是我们的锅,这是环境的问题。

我丝毫不否认这样一个事实:清华的教与学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相当数量的老师与相当数量的学生并没有能很好的在这样的体制下完成知识的传授与接收。

但就像听一场全英文的讲座,相当多的人无法适应,优秀的演讲者理应换用中文。但在演讲者仍然使用英文的期间,我们并非什么都做不了,至少我们可以选择打开谷歌翻译看看PPT上的词是什么意思。

在我眼里,教与学是互相适应的过程,当教与学出现鸿沟时,如作者般向学校发出反馈固然是好的,而我们这些“芸芸众生”转发推送之余,为何不能选择“反求诸己”,尽我们所能在这个不够完善的规则下取到属于自己的最优解呢?

固然课程存在大量不合理之处,但我所能看到的,是在我们院系,很多同学并不试图去自己完成大作业。只是临近DDL抄一下舍友的作业,或是早早拿出学长的祖传代码简单修修改改。

我至今都记得一次午睡时我被隔壁宿舍的同学叫醒,他说快要验收了,还有一个小bug没有de完,让我去帮帮他。但我去看时才发现他的程序连任何一个主要函数都无法跑通。事后才知道,他是为了赶时间修改了学长的源代码的变量名,却没有修改完全。(我所在院系并不属于信息学院,我相信信息学院大作业的要求一定远超我所说的这次作业)

所有人都这样,甚至老师也知道我们是这样,但老师不愿意换大作业的题,或者根本没法换题。不少同学都通过往届的高分报告继续拿到高分(包括我在内),当大作业变为一个资源战,我想这门课一定是变味了。

坦诚而言,让我从零完成一项大作业或许并非做不到。但要做到思路清晰,程序架构完整,并且能完成老师的可选项目,拿到一个高分,我想如果离开了学长的报告与程序,我是做不到的。

就像我们都明白闯红灯不对,但如果所有人都已经聚成一波横穿了马路,那么又有多少人愿意留在红灯之下呢?

更何况,这还是一场比拼时间的赛跑呢?在文中所说的养蛊风气中,大家都在比赛中闯了红灯。

但能做到坚守的人,才是真的勇士。

除开部分院系,绝大多数清华人并非没有能力学懂清华的课程。也许我们只是慢一点,也许我们只是把时间花在了别处,去花费时间点亮清华的一个个任务分支(社工、文艺、体育、科创、志愿等),毕竟课内外学习时间1:1的时间要求,我身边绝大多数同学没有做到。

我们大可不追求清华的优秀(如同特奖那般样样精通),不追求所谓的高分。毕竟在清华只有四年,而清华里学到的,却可以伴随我们一生。如果为了追求所谓的优秀而放弃了在清华里所能获得的知识,那么才真的是捡了西瓜丢了芝麻。

我想,这可能就是文中所说的“做自己的特奖”吧。

我曾经在清华有过很长一段时间,厌恶清华各种规则所不合理之处。

考试成绩并不代表知识掌握的程度,而仅仅反映对原题的背诵熟练度;投机取巧的老师可以让学生仅需答辩便获得挑战杯的特等奖;没有任何征兆便强制要求电动车不允许充电……

但真正开始实习,面临毕业求职时,我开始思考:难道我未来所面对的规则就是合理的吗?

那么也许在不合理的规则之中生存,也是清华可以教给我们的其中一课呢?


您还可以在以下平台找到我们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