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一流大学新规:博士毕不了业,转硕士!

转载于 软科

9月29日,天津大学召开研究生教育工作大会,将在为期50天的充分研讨后,启动实施“天津大学一流研究生教育行动计划”。计划(草案)提出加强研究生培养关键环节质量监控,对达不到培养关键环节质量要求的研究生,采取终止继续攻读现有学位或终止培养的管理措施。其中,博士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出现如未通过培养环节考核的,将被终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可转为硕士生培养。同时全面提升导师育人能力,实行导师岗位聘期制与招生资格年审制,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加强交叉学科建设。天津大学希望该“行动计划”的实施,到2035年时建成“研究生教育规模结构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具活力,服务需求贡献卓著,国际一流、国内引领”的新时代研究生教育体系。

天津大学从2014年开始实施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进行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全面实行博士生入学“申请-审核制”,对研究生进行分类培养,打破导师终身制,实现导师资格向导师岗位转变,并率先提出导师岗位与职称“脱钩”。在对学生提出更严格要求的同时,早在今年6月份天津大学在导师岗位选拔与招生资格认定办法中再次强调,对师德失范人员实行一票否决,严禁上岗;对在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出现问题的人员及时处理。同时,构建“全员、全周期、全方位”的导师培训体系。

此次实施一流研究生教育行动计划,天津大学将研究生培养质量检查关口前移,加强研究生培养关键环节质量监控,在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等培养关键环节,以及学术规范、学习年限等方面,明确质量标准,开展考核评价,实施分流选择。这一举措旨在严格培养质量标准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及时调整和选择发展方向的空间,避免临近毕业退出导致学生时间成本的损失,以及学校和导师教育资源的低效利用。学校对学术不端行为坚持“零容忍”。天津大学也将完善常态化的学业预警与干预机制,及时告知研究生本人及其导师,提醒关注研究生学业进展。

天津大学此次一流研究生教育行动计划还提出要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加强对专业学位设置的研判和规划,快速响应社会需求,推进“2+5+X”一流学科行动计划;加强交叉学科建设,加大对“人工智能+”“储能”等领域的支持力度,重点实施“天智计划”,提升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能力与水平;制定新兴交叉学科管理办法,打破学科壁垒,实现招生、培养、学位等环节的有机衔接和科学评价。同时,以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为国际合作培养的“桥头堡”,将国际优质资源与研究生教育深度融合,探索国际化学科交叉培养的新模式。

新闻来源:北方网

21考研的QQ群,有很多大学的计算机考研/软件考研资料,欢迎加入

群号是 954288959


您还可以在以下平台找到我们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