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击匈奴完整版本

汉击匈奴完整版本
前言

地球上欧亚大草原绵延一万五千公里,它东起大兴安岭,西至多瑙河,在这片广阔的丰茂草原上生长着众多的游牧民族,其中以生活在中国北方蒙古草原的匈奴力量最强大、地域最广阔、统治最长久。

匈奴作为草原文明的世袭代表--是古今中外最强大的入侵者,它们凶悍异常、野蛮成性、以抢掠杀戮为民族生存手段,给欧亚农耕文明带来了极端威胁。在亚洲,匈奴引发了历史悠久,规模巨大,双方损失惨重的汉匈之战,而后,匈奴的后裔们,先后转化为鲜卑、突厥、契丹、党项、女真、蒙古、后金,对中原汉族进行征战与统治,最终被汉族击败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在欧洲,势力衰败的匈奴竟然发动了疯狂的军事攻击,给欧洲造成了空前的混乱,它们挥舞着上地之鞭,骑着丑陋的小马,横扫欧洲大陆,引发了民族大迁移,并最终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在人类的历史的长河中,农耕文明彻底击败草原文明的战争仅仅有两次,这就是汉击匈奴和唐退突厥,即使这样的胜利也是在长达五千年中国征战史的奠基下形成的。由此可见,文明战胜野蛮,抵抗战胜侵略的必由之路来临的是多么的漫长和不易。即使只胜利了两次,中华民族也可说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善战的民族,它足以傲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彻底驳斥某些伪专家:汉族不战而胜的民族同化论)
(彻底驳斥某些伪专家:汉族以多胜少的非对等战争论)
(彻底驳斥某些伪专家:汉族和亲岁币政策是苟且偷生论)
(彻底驳斥某些伪专家:蒙古草原民族是非我中华民族论)
(彻底驳斥某些伪专家:狼性的适者生存论)

汉击匈奴(二)
匈奴前史
匈奴-发音急读是“胡”,原义“人或居民、土民”的意思,草原语是“天帝之子”。
匈奴在中国历史上的称谓多达三十余种之多,主要由以下称呼:
远古时代-黄帝时期匈奴称“荤粥”。(音:熏育)
上古时代-尧舜时期“荤粥”、“山戎”、“猃狁”。(音:险允)
夏朝-荤粥。
商朝-鬼方。
西周-混夷、猃狁。
春秋-戎狄。
战国-胡、匈奴。

中华民族是炎黄的子孙。黄帝-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他是少典之子。炎帝-古代姜姓,号烈山氏,是黄帝同父异母的兄弟。炎帝属于仰韶文化,分布在河南、山西、陕西、湖北一带。黄帝属于红山文化,分布在内蒙古那斯台红山一带。黄帝率领部族由西向东挺进,和各地其他部族发生冲突,于是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在河北阪泉黄帝击败并兼并了势力衰落的炎帝部落,在河北涿鹿擒杀了带领百蛮试图北上争霸的蚩尤,于是黄帝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被尊称为天子。当时匈奴隶属炎帝部落,称为“荤粥”。炎帝战败后,荤粥人没有体会到政治权利更迭的意义,不服管教,冒然与黄帝族开战,结果荤粥人战败逃往北方,与中原断绝联系。《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

由此可见,匈奴也是我中华民族的一员,匈奴族与华夏族的战争早在五千年就展开了,而且是我们本国内部的民族冲突。可惜这是两种文明的竞争,战争根本无法避免,一打就是五千年,双方的付出的代价是无法估量的。

尧舜时代以德服人,华夏族繁荣兴起,匈奴不敢与华夏族正面接触。
到了大禹时期,强化王权统治,设九州,列五服。五服:甸、侯、绥、要、荒。甸、侯指中央权利;绥指地方权利;要、荒指边疆权利。五服要时刻服从王权的统治,并按制度向中央纳贡赋役。这种边疆意识,对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了重大意义。在禹王的大时代,荤粥虽属蛮荒,但仍能纳贡称臣,与夏朝保持着不冷不热的关系。
商汤灭夏后,夏桀的儿子淳维带领族人逃往夏朝最后的北方领地,融入草原文明,被后人称为荤粥。可见,匈奴族的血液里也是充满着汉族的成分。进入商朝,匈奴人口增长,势力范围需要扩展,开始与商朝发生边境冲突。《易经。未济》中记载,殷王武丁以雷霆万钧之势经过三年苦战,击溃鬼方。武丁是商朝的中兴君主,曾南击荆蛮,北伐鬼方。这样的威威君主还要三年才能打败敌人,可见匈奴在势力萌动期就已经是很厉害的边患强敌了。


汉击匈奴(三)
烽火戏诸侯-西周、春秋时代
周朝的始祖是姜媛,她践“巨人迹”感而生子。起初年轻的母亲想抛弃这个不祥之子,所以取名弃,号后稷,姬姓。后稷的儿子不窟在夏朝遭到政治迫害失去官职,曾经逃往戎狄地区躲避了一段时间。可见周朝的先人们是与匈奴人混居在一起的,并已经受到戎狄的威胁。不窟的孙子公刘执政时期,戎狄不断骚扰破坏农业生产,公刘无奈,被迫带领周族人迁居到豳(音:彬)地生活。
过了九世到周族太王时期,戎狄再次武力入侵周族土地要挟财物,太王给予戎狄财物后,他们毫无信誉继续抢掠。周族百姓打算兴兵武力抵抗,太王不愿意看到双方死伤惨重,无条件地放弃经营了三百多年的领地,带领百姓迁往岐山定居。与其说周人有谦让之风,不如说实力不济,无力抵抗戎狄的入侵罢了。
周族的先辈到了殷商(武乙-太丁)时代实力逐渐强大,开始有步骤的反击戎狄。
有记录的战争有五次:
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讨伐鬼戎,俘获十二个狄王。
太丁二年,周人讨伐燕京的戎狄,周人被打败。
太丁四年,周人讨伐余无的戎狄,获得胜利。
太丁七年,周人讨伐始乎的戎狄,获得胜利。
太丁十一年,周人讨伐翳徒的戎狄,获得胜利。

四胜一负的战绩值得炫耀,周族人基本解决了西北边患问题,准备东进夺取商纣天下。文王姬昌继位后四处征战借以削弱纣王羽翼,但他在东进前夕仍然对戎狄部落不放心,率兵在密须(今:甘肃灵台)大败犬戎。武王姬发建立周朝后,依仗灭商的兵威,放逐戎狄部落在泾、洛之北生存,按时进贡,执行荒服政策。
然而和平是短暂的,周康王二十五年,鬼方与周朝再次激战。周朝获得全胜,俘获鬼方一万三千八十一人,酋长四人,以及大量牲畜。为纪念这次伟大的战争,周朝王室贵族在铸造的《小盂鼎》上,铭刻了祭文。周穆王姬满时期,周朝走向衰败,但姬满仍能主动进攻犬戎,俘获五个王,得到四只白狼四只白鹿,将犬戎部众放逐到今太原北部后,大胜而归。
穆王驾崩,王室力量日渐衰弱,宣王继位,猃狁的进攻加剧了。《诗经。小雅。采薇》篇记载:“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大意是:“没有室没有家,因为猃狁的缘故。无法安居,因为猃狁的缘故”。
强敌入侵,宣王派赫赫有名的南仲屯兵朔方,也曾派重臣兮伯吉父反攻太原地区。然而战争连绵不断,王师和诸侯的分散出击败多胜少。到了宣王三十九年,王师与戎狄在千亩决战,周朝战败。千亩:地名,是周朝王室的“公田”所在地,证明戎狄的势力已经接近都城,西周王室已经在渭水流域难以立足了。
宣王驾崩后,幽王继位。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连年旱灾,地震不断,边境空虚。然周幽王依旧骄奢淫逸,沉溺于女色之中。他宠爱褒姒(音:似),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历史闹剧,废掉申王后和太子,另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政治上的抛弃和礼教上的背离,已经使娘家人申侯大为不满,幽王却又来讨伐申国,于是引发申侯的叛乱。申侯联合缯以及犬戎偷袭京师,遗憾的是这次诸侯们没有来,幽王在骊山被乱军杀死,美人褒姒被蛮族掳走,西周灭亡。
平王继位后,无力驱逐犬戎,幸好地位低贱的秦襄公以及有高贵王室血统的晋文侯出兵相救,为周平王度过危机。平王不敢返回旧都,就将河西与歧西的无主土地赠给两位诸侯,迁都雒邑(洛阳),随着东周的建立中国进入了春秋时代。
东周的国王们,安于现状不思中兴,寄于诸侯的羽翼之下苟延残喘,行事要看诸侯的眼色很不舒服。周襄王想要讨伐不听话的郑国,但自己没有实力,于是迎娶戎狄公主为王后以示恩宠,戎狄大首领心领神会马上调动兵马攻打郑国。后来襄王耻于立戎狄女为王后,干脆废掉了这位戎狄王后。天下女人的忿恨是一样的,失宠的废后联合政治上同样失势的襄王后母(惠王后及其儿子子带)作内应,开门放戎狄入都城,襄王出逃,子带被立为周王(除戎狄外,无诸侯承认)。襄王率政府官员在外四处流亡,可诸侯皆不敢于戎狄开战。当时晋文公刚刚继位想建立不世霸业,于是兴师讨伐戎狄,大获全胜,诛杀伪周天子子带,迎襄王还都。戎狄遭受重创,实力有所下降,多年不敢插手中原事务,但小规模的抢掠时有发生。中原各个诸侯忙于争霸,相互兼并,把周王室早已抛到脑后,至于边陲荒野的蛮族更是无暇顾及,所以春秋时期匈奴族的历史记述甚少。
在匈奴的发展时期,尽管实力不强大,依然与周朝进行长期战争,并在周朝王室衰败时,依靠机会两次攻陷都城,给周王室带来沉重的打击。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12467/viewspace-147934/,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12467/viewspace-147934/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