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 表删除大量数据后查询变慢解决

Oracle 表删除大量数据后,即使表中只有几行记录,但用select count(*) from table 来查询发觉都不会马上出来,原因是该表的空间大了,查询起来很慢。解决的方法是把该表所占用的表空间缩小,或者说释放表空间。

alter table XXXX move; 这样处理后就释放了表空间了。但是释放表空间后,表的行号rowid会发生变化,而基于rowid的索引则会变成无效。因此该操作后必须重建索引。否则会 提示“ORA-01502: 索引'SMP.ITEMLOG_MID_IDX'或这类索引的分区处于不可用状态” 而重建索引的方法当然可以先drop掉再create ,但是这样太麻烦了,用alter index XXX rebuild 这样最快了,不会改变原来的索引结构。

 

来源:http://hi.baidu.com/bbz_dd_a/blog/item/1c962bf4b69666dff2d38588.html

  • 1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Oracle中的索引是一种用于加快查询速度的数据结构,它存储了中某些列的值以及相应的行位置信息。当我们对索引字段插入大量数据后再进行删除操作时,可能会导致查询变慢的原因如下: 1. 索引的更新:当我们插入和删除数据时,索引需要被更新以反映最新的数据变化。插入大量数据会导致索引的更新操作变得复杂和耗时,尤其是如果索引本身比较大或者是多列组合索引。 2. 索引碎片化:当我们删除数据时,索引中会产生空洞,这些空洞可能会导致索引的碎片化。碎片化的索引可能导致查询时需要扫描更多的数据块,从而降低查询性能。 3. 统计信息的更新:Oracle使用统计信息来确定查询使用哪个索引以及查询计划的选择。当我们插入大量数据删除后,统计信息可能会变得不准确或过时,导致查询计划的选择不合理,从而影响查询性能。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查询性能: 1. 定期重建索引:在删除大量数据后,可以通过重建或重新组织索引来降低碎片化。这样可以减少查询时需要扫描的数据块数量,提高查询性能。 2. 更新统计信息:定期更新的统计信息可以确保Oracle选择合适的查询计划。可以通过收集统计信息或使用自动任务来更新统计信息。 3. 合理管理事务:对于大量数据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可以考虑使用批量提交或分批处理的方式,减少索引的更新次数,以及优化事务提交的频率。 4. 调整查询SQL:可以通过优化查询SQL语句,例如添加合适的索引提示或使用更适合的索引,来提高查询性能。 总之,当我们在Oracle中对索引字段插入大量数据后再进行删除操作时,需要注意索引的更新和碎片化问题,以及统计信息的准确性,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护和优化索引,从而提高查询性能。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