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式布局



响应式布局

响应式布局是Ethan Marcotte在2010年5月份提出的一个概念,简而言之,就是一个网站能够兼容多个终端——而不是为每个终端做一个特定的版本。这个概念是为解决移动互联网浏览而诞生的。
响应式布局可以为不同终端的用户提供更加舒适的界面和更好的用户体验,而且随着目前大屏幕移动设备的普及,用“大势所趋”来形容也不为过。随着越来越多的设计师采用这个技术,我们不仅看到很多的创新,还看到了一些成形的模式。
优点和缺点

优点:
面对不同分辨率设备灵活性强
能够快捷解决多设备显示适应问题
缺点:
兼容各种设备工作量大,效率低下
代码累赘,会出现隐藏无用的元素,加载时间加长
其实这是一种折中性质的设计解决方案,多方面因素影响而达不到最佳效果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网站原有的布局结构,会出现用户混淆的情况

要注意的是在页面的头部<head></head>之间加上下面这句∶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列子
<!DOCTYPE html>
<html>
<head lang="en">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title></title>

<style type="text/css">

header{
height: 100px;
background: #0000ff;
}

footer{
height: 200px;
background: #ffff00;
}

/*PC端*/
@media screen and (min-width: 1000px) {
.all{
width: 1000px;
margin: 0 auto;
}
.content{
height: 300px;
}
.left{
background: #00ffff;
float: left;
width: 200px;
height: 100%;
}
.center{
background: blueviolet;
float: left;
width: 500px;
height: 100%;
}
.right{
background: brown;
float: left;
width:300px;
height: 100%;
}

}
/*平板端*/
@media screen and (min-width:768px) and (max-width: 999px){
.all{
width: 768px;
margin: 0 auto;
}
.content{
height: 300px;
}
.left{
background: #00ffff;
float: left;
width: 50%;
height: 100%;
}
.center{
background: blueviolet;
float: left;
width: 50%;
height: 100%;
}
.right{
display: none;
}


}
/*手机端*/
@media screen and (max-width: 767px) {
.all{
width: 100%;
margin: 0 auto;
}
.left{
background: #00ffff;
/*height: 150px;*/
}
.center{
background: blueviolet;
height: 150px;
}
.right{
background: brown;
height: 150px;
}

}

 

</style>

 

</head>
<body>
<div class="all">
<header>
我是网页的头部
</header>
<!--header结束-->
<div class="content">
<div class="left">
我是网页主体的左边
</div>
<!--左边结束-->
<div class="center">
我是网页主体的中间
</div>
<!--中间结束-->
<div class="right">
我是网页主体的右边
</div>
<!--右边结束-->
</div>
<!--内容部分结束-->
<footer>
我是网页的尾部
</footer>
<!--尾部结束-->
</div>

</body>
</html>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luofeng316148334/p/5062063.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它具有高效、灵活、可移植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领域的开发。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如if语句、循环语句等)、函数、指针等。在编写C程序时,需要注意变量的声明和定义、指针的使用、内存的分配与释放等问题。C语言中常用的数据结构包括: 1. 数组:一种存储同类型数据的结构,可以进行索引访问和修改。 2. 链表:一种存储不同类型数据的结构,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3. 栈: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压入(push)和弹出(pop)操作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取出。 4. 队列: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入队(enqueue)和出队(dequeue)操作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取出。 5. 树:一种存储具有父子关系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中序遍历、前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等方式进行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6. 图:一种存储具有节点和边关系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广度优先搜索、深度优先搜索等方式进行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这些数据结构在C语言中都有相应的实现方式,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景。C语言中的各种数据结构都有其优缺点,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数据结构的优缺点: 数组: 优点:访问和修改元素的速度非常快,适用于需要频繁读取和修改数据的场合。 缺点: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不适合存储大小不固定的动态数据,另外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分配的,当数组较大时可能会导致内存碎片化。 链表: 优点:可以方便地插入和删除元素,适用于需要频繁插入和删除数据的场合。 缺点:访问和修改元素的速度相对较慢,因为需要遍历链表找到指定的节点。 栈: 优点:后进先出(LIFO)的特性使得栈在处理递归和括号匹配等问题时非常方便。 缺点:栈的空间有限,当数据量较大时可能会导致栈溢出。 队列: 优点:先进先出(FIFO)的特性使得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