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的hashcode()和equals()

 

equals()和hashcode()都继承自object类。

equals()

equals()方法在object类中定义如下:

1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2     return (this == obj);
3 } 

这是对两个对象的地址值进行的比较(即比较对象的引用是否相同)。

String 、Math、Integer、Double.......等这些封装类在使用equals()方法时,已经覆盖了object类的equals()方法。比如在String类中如下:

 1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anObject) {
 2         if (this == anObject) {
 3             return true;
 4         }
 5         if (anObject instanceof String) {
 6             String anotherString = (String)anObject;
 7             int n = value.length;
 8             if (n == anotherString.value.length) {
 9                 char v1[] = value;
10                 char v2[] = anotherString.value;
11                 int i = 0;
12                 while (n-- != 0) {
13                     if (v1[i] != v2[i])
14                         return false;
15                     i++;
16                 }
17                 return true;
18             }
19         }
20         return false;
21     }

很明显,这是进行的内容比较,而已经不再是地址的比较。依次类推Double、Integer、Math。。。。等等这些类都是重写了equals()方法的,从而进行的是内容的比较。基本类型是进行值的比较。
值得注意的是,Java语言对equals()的要求如下,这些要求在《effective java》这本书中有详细的说明:
• 对称性:如果x.equals(y)返回是“true”,那么y.equals(x)也应该返回是“true”。
• 反射性:x.equals(x)必须返回是“true”。
• 类推性:如果x.equals(y)返回是“true”,而且y.equals(z)返回是“true”,那么z.equals(x)也应该返回是“true”。
• 一致性:如果x.equals(y)返回是“true”,只要x和y内容一直不变,不管你重复x.equals(y)多少次,返回都是“true”。
• 任何情况下,x.equals(null),永远返回是“false”;x.equals(和x不同类型的对象)永远返回是“false”。
以上这五点是重写equals()方法时,必须遵守的准则,如果违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请大家一定要遵守。

hashcode()

hashcode() 方法,在object类中定义如下:  

1 public native int hashCode();

这是一个本地方法,它的实现是根据本地机器相关的。

String、 Integer、Double。。。。等等这些类都是覆盖了hashcode()方法的。例如在String类中定义的hashcode()方法如下:

 public int hashCode() {
        int h = hash;
        if (h == 0 && value.length > 0) {
            char val[] = value;

            for (int i = 0; i < value.length; i++) {
                h = 31 * h + val[i];
            }
            hash = h;
        }
        return h;
   }

解释一下这个程序(String的API中写到):
s[0]*31^(n-1) + s[1]*31^(n-2) + ... + s[n-1]
使用 int 算法,这里 s[i] 是字符串的第 i 个字符,n 是字符串的长度,^ 表示求幂。(空字符串的哈希码为 0)

比较

equals()相等的两个对象,hashcode()一定相等;
equals()方法不相等的两个对象,hashcode()有可能相等。
反过来:hashcode()不等,一定能推出equals()也不等;hashcode()相等,equals()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

在object类中,hashcode()方法是本地方法,返回的是对象的地址值(不是实际的物理地址),而equals()方法比较的也是两个对象的地址值,如果equals()相等,说明两个对象地址值也相等,当然 hashcode()也就相等了;在String类中,equals()返回的是两个对象内容的比较,当两个对象内容相等时, Hashcode()方法根据String类的重写代码的分析,也可知道hashcode()返回结果也会相等。以此类推,可以知道Integer、Double等封装类中经过重写的equals()和hashcode()方法也同样适合于这个原则。当然没有经过重写的类,在继承了object类的equals()和hashcode()方法后,也会遵守这个原则。

hashcode也就是“哈希码”的作用就是为支持数据结构中的哈希表结构而存在的,通过给每个对象分配一个唯一的索引来提高查询的效率。Hashtable、HashMap、HashSet、LinkedHashMap等带有hash的容器要特别注意hashcode。简单来说,hashcode是对属性比较多的对象的equals方法的替代.在hashset中不允许出现重复对象,元素的位置也是不确定的。在hashset中又是怎样判定元素是否重复的呢?

在java的集合中,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的规则是:
1),判断两个对象的hashCode是否相等
      如果不相等,认为两个对象也不相等,完毕
      如果相等,转入2)
(这一点只是为了提高存储效率而要求的,其实理论上没有也可以,但如果没有,实际使用时效率会大大降低)
2),判断两个对象用equals运算是否相等
      如果不相等,认为两个对象也不相等
      如果相等,认为两个对象相等(equals()是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的关键)
 

 1 import java.util.*;
 2 public class HashSetTest {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4                 HashSet hs=new HashSet();
 5                 hs.add(new Student(1,"zhangsan"));
 6                 hs.add(new Student(2,"lisi"));
 7                 hs.add(new Student(3,"wangwu"));
 8                 hs.add(new Student(1,"zhangsan"));
 9                 Iterator it=hs.iterator();
10                 while(it.hasNext()) {
11                         System.out.println(it.next());
12                 }
13         }
14 }
15 class Student {
16        int num;
17         String name;
18         Student(int num,String name) {
19                 this.num=num;
20                 this.name=name;
21         }
22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23                 return num+":"+name;
24         }     
25  }      
-----------OUTPUT-----------
1:zhangsan
1:zhangsan
2:lisi
3:wangwu

问题出现了,为什么hashset添加了相等的元素呢?
这是因为在根据hashcode()对两次建立的new Student(1,"zhangsan")对象进行比较时,生成的是不同的哈希码值,所以hashset把他当作不同的对象对待了,当然此时的 equals()方法返回的值也不等 。那么为什么会生成不同的哈希码值呢?原因就在于我们自己写的Student类并没有重新自己的hashcode()和equals()方法,所以在比较时,是继承的object类中的 hashcode()方法。比较的是对象的地址(引用地址),使用new方法创建对象,两次生成的当然是不同的对象了,造成的结果就是两个对象的hashcode()返回的值不一样。所以根据第一个准则,hashset会把它们当作不同的对象对待,自然也用不着第二个准则进行判定了。
在Student类中重写hashcode()和equals()方法。

 1 class Student {
 2        int num;
 3         String name;
 4         Student(int num,String name) {
 5                 this.num=num;
 6                 this.name=name;
 7         }
 8         public int hashCode() {
 9                 return num*name.hashCode();
10         }
11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12                 Student s=(Student)o;
13                 return num==s.num && name.equals(s.name);
14         } 
15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16                 return num+":"+name;
17         }     
18  }      
-----------OUTPUT-----------
3:wangwu
2:lisi
1:zhangsan

根据重写的方法,即便两次调用了new Student(1,"zhangsan"),我们在获得对象的哈希码时,根据重写的方法hashcode(),获得的哈希码肯定是一样的。
当然根据equals()方法我们也可判断是相同的。所以在向hashset集合中添加时把它们当作重复元素看待了。可以看到重复元素的问题已经消除。


 参考自http://www.iteye.com/topic/257191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wangyingli/p/4873984.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