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网络基础学习小记

神经网络

思想来源

神经网络的思想来源于模拟人脑的神经系统的运作,即"神经网络是有具有适应性的简单单元组成的广泛并行互连的网络,它的组织能够模拟生物神经系统对真实世界物体所作出的交互反应"

神经元

总所周知,神经系统的组成单位是神经元。那么要模拟出神经网络,肯定是要有神经元成分的。

M-P神经元模型

神经元模型示意图

这个模型中,一个神经元被其他n个神经元连接,并传递信号 x i x_i xi过来,且每条信息通道上都有权值 w i w_i wi,当前这个神经元也有阈值 b b b

所有的数据在当前这个神经元上通过求和与激活函数 f f f整合,输出 y y y
y = f ( b + ∑ i = 1 n w i x i ) y=f(b+\sum_{i=1}^nw_ix_i) y=f(b+i=1nwixi)
激活函数与阈值的作用类似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的关系:当求和大于 − b -b b时,激活函数则激活;否则不激活

通过许多个这样的神经元连接在一起

典型的激活函数
阶跃函数

f ( x ) = { 1 x≥0 0 x<0 f(x)= \begin{cases} 1& \text{x≥0}\\ 0& \text{x<0} \end{cases} f(x)={10x≥0x<0

Sigmoid函数

f ( x ) = 1 1 + e − x f(x)=\frac{1}{1+e^{-x}} f(x)=1+ex1

我们可以发现上面的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一个线性分类器

单层神经网络(感知机)

简单介绍

感知机中有两个层次:输入层和输出层

  • 输入层:处理输入数据和传递,不做任何计算(整个输入层负责一个样本的输入,而不是输入层的每个元素负责一个样本的输入)
  • 输出层:负责整合各个输入层来的数据

img

如上,输入层有三个元素,输出层有两个元素:意味着有三个数据,需要预测两个信息(比如预测一个二维的向量)

因为预测一个和预测两个原理是一样的,所以==下面假设值预测一个信息==

学习策略

感知机是SVM的鼻祖,其思想与SVM前面的一小段部分差不多。

  • 首先,假设数据是线性可分的
  • 我们试图找到一个超平面 w x + b = 0 wx+b=0 wx+b=0可以分割两类数据点
  • 我们只用分割就行了,不用像SMV那样要求距离和最小

损失函数

假设 y i ∈ y_i\in yi { 0 , 1 0,1 0,1}

对于所有误分类数据来说
y i ( w x i + b ) < 0 y_i(wx_i+b)<0 yi(wxi+b)<0
因此误分类点集合M的所有点到超平面的距离为
∑ x i ∈ M − 1 ∣ ∣ w ∣ ∣ y i ( w x i + b ) \sum_{x_i\in M}-\frac{1}{||w||}y_i(wx_i+b) xiMw1yi(wxi+b)
我们的目的当然是使这个距离尽量的小

由于几何间隔和代数间隔的关系,上面的问题可以转化成
∑ x i ∈ M − y i ( w ^ x i + b ^ ) \sum_{x_i\in M}-y_i(\hat wx_i+\hat b) xiMyi(w^xi+b^)
(可以理解为把1/||w||当做系数乘了进去)

感知机的原始形式

m i n w , b L ( w , b ) = ∑ x i ∈ M − y i ( w ^ x i + b ^ ) min_{w,b}L(w,b)=\sum_{x_i\in M}-y_i(\hat wx_i+\hat b) minw,bL(w,b)=xiMyi(w^xi+b^)
感知机学习方法是误分类驱动的,所以可以采用梯度下降的方法极小化误分类函数。

因为误分类函数只和被误分类的点有关,所以我们不能采用批量梯度下降,我们针对于某个被误分类的点进行随机梯度下降。
∇ w = − ∑ x i ∈ M y i x i ∇ b = − ∑ x i ∈ M y i \nabla w=-\sum_{x_i\in M}y_ix_i\\ \nabla b=-\sum_{x_i\in M}y_i w=xiMyixib=xiMyi
所以我们每次随机选取一个被误分类的点进行梯度下降
w < − − − w + η y i x i b < − − − b + η y i w <---w+\eta y_ix_i \\ b <---b+\eta y_i w<w+ηyixib<b+ηyi
η \eta η是学习率(0,1)

收敛性

  • 由大量的推导可知,感知机在线性可分的时候是可以收敛的且误分类的次数是有上界的(在指定的时间内能收敛完)。
  • 但是在线性不可分的时候是不收敛的,迭代结果会发生震荡(像xor这样的简单的非线性分类任务都无法解决)

而感知机的算法是存在很多解的,所以有时候我们会对超平面增加很多限制,且数据很可能存在线性不可分的情况---->这时候SVM就出场了。

感知机的对偶形式

我们观察一下w和b的梯度下降公式,可以发现w是与xiyi(1<=i<=n)有关的,而b是与y_i(1<=i<=n)有关的。

所以我们设
w = ∑ i = 1 n α i y i x i b = ∑ i = 1 n α i y i w=\sum_{i=1}^n \alpha_iy_ix_i\\ b=\sum_{i=1}^n \alpha_iy_i w=i=1nαiyixib=i=1nαiyi
然后我们关于样本i的误分类条件变为
y i ( ∑ j = 1 n α j y j x j ∗ x i + b ) < = 0 y_i(\sum_{j=1}^n\alpha_jy_jx_j*x_i+b)<=0 yi(j=1nαjyjxjxi+b)<=0
其次,我们的参数更新转化为对误分类样本的系数 α \alpha α更新
α i < − − − − α + η b < − − − − b + η \alpha_i <----\alpha + \eta\\ b <----b+\eta αi<α+ηb<b+η

多层前馈神经网络

图1 多层前馈神经网络

简单介绍

  • 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由一个输入层,一个或多个隐藏层和一个输出层

组成

  • “前馈”:不是指网络中信号不能后传,而是指网络的拓扑结构上不存在环或回路(每层神经元与下一层神经元全互连,神经元之间不存在同层连接,也不存在跨层连接)

  • 神经网络学习过程,就是分局训练数据来调整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以及每个功能神经元的阈值,即神经网络学习到的东西,蕴含(隐藏)在连接权和阈值中

误差逆传播算法(BP算法)

  • 通常所说的“BP网络”时,一般是指用BP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
变量定义
  • 有d个输入神经元,l个输出神经元,q个隐层神经元(只有一个隐层)

  • 输出层第j个神经元的阈值 θ j \theta_j θj,隐层第h个神经元的阈值 γ h \gamma_h γh

  • 第h个神经元的输出为 b h b_h bh

  • 输入层第i个神经元与隐层第h个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 v i h v_{ih} vih

  • 隐层第h个神经元和输出层第j个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 w h j w_{hj} whj

  • 隐层第h个神经元接收到的输入为 a h = ∑ i = 1 d v i h x i a_h=\sum_{i=1}^dv_{ih}x_i ah=i=1dvihxi

  • 输出层第j个神经元接收到的输入为 β j = ∑ h = 1 q w h j b h \beta_j=\sum_{h=1}^qw_{hj}b_h βj=h=1qwhjbh

  • 假设所有的激活函数f都是sigmoid函数

  • 对训练样本 ( x k , y k ) (x_k,y_k) (xk,yk)输出:

    • y ^ k = ( y ^ 1 k . . . . y l k ) \hat y_k=(\hat y_1^k....y_l^k) y^k=(y^1k....ylk)输出是一个l维的向量
    • 均方误差 E k = 1 2 ∑ j = 1 l ( y ^ j k − y j k ) 2 E_k=\frac{1}{2}\sum_{j=1}^l(\hat y_j^k-y_j^k)^2 Ek=21j=1l(y^jkyjk)2(前面的0.5是为了后面求导的方便)
学习策略

BP是一个迭代学习算法,在每一轮的迭代中采用广义感知机的规则对参数进行估计(就是对与误差分类有关的参数都梯度下降)

任意参数 v v v的更新估计为 v < − − − v + Δ v v<---v+\Delta v v<v+Δv

如,对于参数 w h j w_{hj} whj
Δ w h j = − η ϑ E k ϑ w h j = − η ϑ E k ϑ y ^ j k ∗ ϑ y ^ j k ϑ β j ∗ ϑ β j ϑ w h j \Delta w_{hj}=-\eta \frac{\vartheta E_k}{\vartheta w_{hj}}=\\-\eta \frac{\vartheta E_k}{\vartheta \hat y_{j}^k}* \frac{\vartheta \hat y_{j}^k}{\vartheta \beta_{j}}* \frac{\vartheta \beta_{j}}{\vartheta w_{hj}} Δwhj=ηϑwhjϑEk=ηϑy^jkϑEkϑβjϑy^jkϑwhjϑβj

设 g j = − ϑ E k ϑ y ^ j k ∗ ϑ y ^ j k ϑ β j 设g_j=-\frac{\vartheta E_k}{\vartheta \hat y_{j}^k}* \frac{\vartheta \hat y_{j}^k}{\vartheta \beta_{j}} gj=ϑy^jkϑEkϑβjϑy^jk

因为sigmoid的性质
f ′ ( x ) = f ( x ) ( 1 − f ( x ) ) f'(x)=f(x)(1-f(x)) f(x)=f(x)(1f(x))

KaTeX parse error: Undefined control sequence: \ at position 196: …k(1-\hat y_j^k)\̲ ̲

又因为 ϑ β j ϑ w h j = b h \frac{\vartheta \beta_{j}}{\vartheta w_{hj}}=b_h ϑwhjϑβj=bh
Δ w h j = η g j b h \Delta w_{hj}=\eta g_jb_h Δwhj=ηgjbh

类似的有
Δ θ j = − η g j Δ v i h = η e h x i Δ γ h = − η e h e h = b h ( 1 − b h ) ∑ j = 1 l w h j g j \Delta \theta_j=-\eta g_j\\ \Delta v_{ih}=\eta e_hx_i\\ \Delta \gamma_h=-\eta e_h\\ e_h = b_h(1-b_h)\sum_{j=1}^lw_{hj}g_j Δθj=ηgjΔvih=ηehxiΔγh=ηeheh=bh(1bh)j=1lwhjgj

链式规则的缺陷

我们在上面求导的时候,使用了类似函数套函数求导的链式规则。很显然这种做法只是对求导的一个近似。

缺点如下:

  • 某个地方梯度过大
  • 某个地方梯度过小

一条链的一个部分的梯度与相邻两边差距非常大,这样会影响整体的套数,理论上可以做一些误差调整,这里不做讲述。

特别的:把链式规则的每个地方的元素记录在节点上得到的图叫做计算图

积累BP算法

由于标准的BP算法每次只针对一个数据进行参数的调整,参数更新非常的频繁,有时甚至会出现“抵消”的现象。所以可以考虑对所有数据进行参数调整,梯度为所有数据得到的梯度的平均值

不过在大数据下,标准的BP算法会表现的比较好。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