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VR:虚拟现实技术如何在情感与道德上影响社会?

本文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如何从哲学、技术、伦理和认知四个维度影响社会,尤其是在情感和道德方面。虚拟现实的发展带来心理创伤风险的增加,引发了关于艺术、情感、道德和虚拟现实关系的讨论。随着技术进步,虚拟现实的沉浸感和互动性可能模糊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引发道德和伦理问题,需要建立相应的规范。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全文共4383字,预计学习时长11分钟

 

解构VR:虚拟现实技术如何在情感与道德上影响社会?

图源:unsplash

作为虚拟现实技术的设计师和工程师,我们必须意识到,随着VR技术的发展,用户遭受心理创伤的风险在稳步增加。本文将从哲学、技术、伦理以及认知四个维度解构虚拟现实。

 

作为一项技术,虚拟现实只是加剧了一系列关于艺术的争论:它到底是像传染病一样肆虐,对社会有害呢?还是在模仿现实,对社会有益呢?长期以来,人们莫衷一是。

解构VR:虚拟现实技术如何在情感与道德上影响社会?

JosanGonzalez:《现实的敌人》

解构VR:虚拟现实技术如何在情感与道德上影响社会?

 

哲学维度:关于艺术为何及如何影响人类的一系列重要理论

 

人类具有模仿性。艺术模仿生活,包括感情。人类再模仿艺术。柏拉图认为,这个过程有害,因为艺术同样模仿愚蠢和负面情绪,这些情绪相互传染。因此,艺术是情感的操控。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这种模仿有所裨益,因为当人类感受到艺术的情感时,便会经历情感宣泄:我们会释放自我。因此,艺术是情感的宣泄。

 

乔治·艾略特(GeorgeEliot)同样认为模仿有益,通过模仿,人类实现共情,感受他人悲欢。因此,艺术是情感的延续。

 

布莱希特(Brecht)则认为这个过程好坏参半,它虽阻碍人类思考,但人可以打断/重新定向它。因此,艺术是情感的革命。

 

作为最早的著作之一,柏拉图的《理想国》认为,艺术具有模仿性。借用此理论,他将艺术贬为次要或衍生品,却又暗示,艺术虽模仿生活,人类也模仿舞台上人物的情感,因此,生活同样模仿艺术。

解构VR:虚拟现实技术如何在情感与道德上影响社会?

制图:Kien Hoang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反驳了这一观点。他认为艺术是一个场所,人们可在其中通过特定方式体会潜在的压制性情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