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测量ECG与院内测量ECG的关键差异点

本文是笔者对于可穿戴设备测量ECG分析与应用中的一些思考,这些思考来自于日常很多技术和非技术工作的启发,难免比较零散,因此整理成文章,欢迎同样对本领域感兴趣的读者一起讨论。

文章提纲

  • 可穿戴设备测量ECG与院内测量ECG的关键差异点
  • 现阶段可穿戴ECG数据适合分析什么
  • 分析结果适合做什么应用
  • 挑战与讨论

可穿戴设备测量ECG与院内测量ECG的关键差异点

医用ECG设备,典型的有医院内12/18导联心电图机、作为医用设备的动态ECG Holter等设备。一般需要病人去医院,由专人完成仪器安装佩戴,最终医生完成分析并作为诊断判断依据。如果是动态心电图,病人一段时间内(1天到2周)连续佩戴,之后交回医院,由医生分析并诊断。上述使用过程相对麻烦,这也直接导致人们只有感觉不适并由医生判断有必要的情况下才会做院内心电图测量,每个人测量的ECG信号绝对数量很少。但是,院内ECG这种严格的操作流程可以保证采集到的信号质量高,同时结合医生问诊、其他检查结果等信息,对于病人的诊断治疗有很强的价值。

由上文可以看出院内ECG的两个特点:第一,价值密度高,价值既来自导联数目多,也来自于严格的操作规范和医生分析结果;第二绝对数量少,只能采集时间轴上极个别的几个时刻或者一小段时间片段。


可穿戴ECG设备,典型的有手表、贴片、服装等多种形式。这些设备一般是按照To C来设计的,消费者购买后自己佩戴,在生活中随时可以测量,一般由算法自动分析并给出参考意见。考虑到日常生活可佩戴的便利性要求,此类设备一般做不了12/18导联,而是在满足可佩戴条件下做少量几个导联。特别的,在手表这种形态上,一般只做肢体I导联是最常见的设计。由于导联数目不够,只能看到心电向量在一个或几个方向上的投影,相比于院内ECG,采集到的信息一定会少一些。加之用户自己佩戴,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佩戴流程和使用方式不可能达到院内的标准要求,信号质量本身也会受到影响。

正如其名字所示,可穿戴ECG设备的优点在穿戴。只要用户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频繁佩戴,就有机会频繁的采集到ECG信号,这样的测量就不只是生活中一个两个时间片段了,而是经年累月的数据积累。进一步,可穿戴设备上一般都不只设置ECG一个传感器,地理位置、运动、温度等各类传感器,加上用户自己的语音、图像、测量时在做什么事等行为数据,这些数据与ECG数据一起构成了结合生活场景的高维信息向量。

说到这里,可穿戴ECG设备的特点也明确了,与院内设备正好互补。第一,价值密度低,单次测量还不足以直接作医疗用途,有信号质量的原因,也有算法不能替代医生人工判断的原因;第二绝对数量多、且维度广,数量大就意味着可以在时间维度上近似连续记录,累计海量信息,维度广意味着可以结合场景分析生理变化。


上述区别可以用如下表格总结


现阶段可穿戴ECG数据适合分析什么

作为一个技术人员,笔者此前很长一段时间思考的都是怎么从可穿戴ECG信号分析出医用级结论。在这个领域,很多团队都做出了艰苦的努力和不错的成绩。但是,受限于前面提到的关键差异点,在现阶段要兼顾可穿戴和医疗级精度,还是相当困难的。换一个方向思考,既然在采集特点上存在本质差异,一定要可穿戴设备在信号质量、导联数目、分析结论的医学精度达到院内设备是否必要?或许并不必要。


在现有的可穿戴ECG技术水平下,在用户生活中高密度采集ECG信号,即便这些ECG信号不足以精确分析心脏的病变,至少可以准确得到心跳节律信息。再加上每一次采集时用户的生活场景:是自己感觉不舒服还是没有任何不适感,是情绪高涨还是抑郁,是在家还是在办公室等等。这就足以对用户的日常行为、健康特点做出意义的分析。


分析结果适合做什么应用

此前这个领域讲的最多的是针对佩戴者个人的强医疗类应用,典型场景包括:出院后康复、生活中已经自我感觉不舒服后的初步筛查等。这些场景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针对佩戴者个人,第二是对医学精度有较高要求。例如出院后的康复中,如果不能及时发现用户身体情况的变化,延误了复诊,会有很严重后果。这显然与前一节讨论的分析特点不匹配,如果全部应用都是针对个人且有严格医学精度要求的,那么只能继续等待技术和医学伦理的突破。


换个角度思考,有连续测量产生的海量数据量,有生活场景信息构造的行为数据,这已然构造出了日常生活场景下行为+ECG的海量数据基础。基于这个基础,大数据技术最擅长的是基于海量行为数据做全量计算后的统计应用,可以用几个具体例子说明

  • 人身保险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有了可穿戴ECG设备采集的场景化数据,技术上可以在统计意义上算出每个人在心脏类疾病的风险,从而实现更精确的风险评价。更精确的风险评价意味着对赔付更准确的估算与更合理的定价、核保策略,这既能够使得用户买到保险,也可以提升保险公司商业利益。

同时,由于保险看重的是统计意义上的应用。只要在总体上对风险评价的准确程度高于今天通过问卷或一次性体检的方法,就是有用的方法;并不追求每个人每一次测量结果的分毫不差,这也就避开了现有可穿戴ECG的短板。

  • 个人健康趋势监测与健康管理

通过对佩戴者个人生活场景的长期监测,例如正常工作时间、加班期间、晚上回家休息等场景下ECG的变化,有可能发现某些生活习惯对于ECG的影响趋势;进一步,基于ECG算出的心跳节律还可以反映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活跃程度,很多研究报告这可以用于推算个人情绪。基于这些生理影响、情绪分析加生活标签,给出的健康建议是高度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用户看到的不再是千篇一律的“规律作息、多喝开水”,而是结合了自己每天生活习惯的分析报告和建议。这样的健康监测和管理符合医疗领域所认可的个人化医疗方向。进一步,这一点可以与前一点保险的业务结合,对于已经购买人身类保险的用户,保险公司对这个群体的健康管理能力越强,就越有可能降低疾病发生几率,降低成本。

在这个健康监测与管理过程中,仍然是趋势重于单点精度,因此可以避开现有可穿戴ECG的短板。


挑战与讨论

前文讨论了可穿戴ECG相对于院内设备的关键差异,其适合做哪些分析和应用。这些分析和应用是以数据为基础的,为了收集到这些数据,可穿戴ECG设备和产品就必须在消费类市场上取得足够的覆盖。但截止目前,市场上此类设备还没有取得大范围应用,其核心挑战在于没有解决消费者为什么要购买可穿戴ECG产品的动机问题。

消费者决定使用一件产品的考虑因素至少包括两方面:

  • 可穿戴ECG能带来什么好处

ECG作为一种医学检查手段,消费者的惯性思维是用这个设备检查有没有得病。在这个维度上,去趟医院就能得到医生确认的结果,可穿戴设备虽然免去了跑医院的麻烦,但出来的结果是“仅供参考”,消费者不买账。

因此,在产品设计中,要着重强调健康趋势管理:可穿戴产品不是替代院内医疗级设备,而是在日积月累用观察用户健康趋势并给出个性化分析与提示。

需要指出的是,“健康趋势”是中长期概念,这和人们想要立刻知道自己有没有得病并不一致,因此初期完全To C的市场不容易冷启动。要么寻找有自我健康管理意识的细分人群,要么与有健康管理需求的单位(例如保险公司)合作。

  • 成本和使用便利性。

既然不是用作诊病,消费者愿意付出的使用成本就有限。从便利性来说,最好的使用模式是完全被动测量,佩戴者在授权启动测量ECG后,完全感觉不到ECG测量这一过程,日常生活不受打扰,这样的使用成本就可以最小化,不经意间完成数据积累。目前的发展中心电服装较为符合这个场景,但用户需要专门购买此类服装。另一种思路是将ECG功能搭载在某个广泛存在的产品上,例如手表、手环、手机,这个思路下用户购买的是手表或手机本身,ECG只是附件,购买成本有可能更低;但是在使用中无法做到心电服装那样的被动测量,通常需要用户左右手放在设备上才能测量,即只能用户主动测量,需要培养用户习惯。


ECG是人体生命体征的基础信号,包含大量生理信息;同时由于是电信号,采集和记录相对方便。虽然有很多挑战,但是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成熟,成本持续降低,使用便利性持续提升,今天的技术已经有可能使得可穿戴ECG落地,成为大范围人群生命体征传感器之一;进一步,在传感器技术基础上,今天无处不在的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应用也可以实现ECG信号+生活场景标签采集,这将形成带有生理信息的生活行为数据基础。有了这个数据基础,生理健康大数据有可能在可穿戴ECG这个突破口上找到有商业价值的应用方向。

转载:

  • 5
    点赞
  • 2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