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网络安全的书籍,有哪些值得推荐的?

推荐以下几本关于网络安全的书籍:

1、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实战

本书特点
(1)内容贴近实战。本书内容来源于应急响应团队内部的网络安全事件处置手册,其中所介绍的技术和方法都是经过实战考验的,总结的思路和策略具备较强的可实操性,可供工程师在遇到实际网络安全事件时参考,进而实施排查、处置。
(2)提供真实案例。本书力求还原最真实的场景,案例均来源于实际的应急响应案例,涉及的内容和代码均在保证不泄露客户信息的前提下予以展示。注意,为保护客户隐私,书中部分截图进行了模糊处理,敬请广大读者见谅。

在阅读本书时,读者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并事先掌握基本的Linux知识。Linux基础知识推荐阅读《鸟哥的Linux私房菜 基础学习篇(第四版)》。

除此之外,读者最好对以下知识也有基本的了解。

(1)攻防知识。“未知攻,焉知防”,掌握一定的攻防知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攻击手法,识别攻击类型、攻击手段,了解攻击者可能利用的漏洞,进而能够通过采取补救措施降低将来遭到攻击的风险。

(2)逆向知识。应急响应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对样本的分析,可以通过逆向工程的方法分析出恶意软件的行为特征、传播方式、攻击手段等信息,帮助确定恶意软件的功能、目的和带来的潜在的损害,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置。

2、零信任网络:在不可信网络中构建安全系统(第2版)

本版扩大了覆盖范围,新增了零信任的最新进展。具体地说,新增了两个全新的章节,同时在大部分原有章节末尾增加了场景介绍。为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NIST、CISA、DoD等头部组织眼中的零信任,新增了第11章,讨论零信任架构、标准和指导原则。鉴于零信任计划实施起来并不容易,我们专门在第12章讨论了零信任计划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提供了实用的应对建议,在该章末尾,还探讨了最新技术(包括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隐私增强技术)的进展,因为它们都与零信任和网络安全紧密相关。

网络工程师、安全工程师、CTO等都可受益于学习零信任模型,即便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知识,也能轻松地理解本书介绍的很多原则。本书还可促使领导者下定决心,借助于零信任模型逐步改善组织的整体安全态势。另外,具备配置管理系统使用经验的读者将发现,可将同样的理念应用于构建更安全、运维起来更容易的网络系统——一个默认保障资源安全性的系统。因此,通过阅读本书,他们将了解自动化系统如何实现新型网络设计,从而更轻松地进行细粒度的安全控制。最后,本书探讨了一种成熟的零信任设计,可帮助已接受零信任理念的人进一步提高安全系统的健壮性。

本书是一本详尽介绍零信任网络的全面指南,旨在帮助读者构建灵活、安全且高效的零信任网络架构。本书分为12章,从介绍零信任的基本概念开始,阐述了管理信任、上下文感知代理、授权决策、建立设备信任、建立用户信任、建立应用信任和建立流量信任,以及零信任网络的实现、攻击者视图、零信任架构标准和框架等内容,重点展示了如何让读者专注于通过强大的身份认证、授权和加密机制构建安全的零信任系统。 本书适合网络工程师、安全工程师、CTO以及对零信任技术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3、攻击网络协议:协议漏洞的发现+利用+保护

在网络安全领域,网络协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随着网络环境日益复杂,漏洞的发现与防范成为关键。《攻击网络协议:协议漏洞的发现+利用+保护》从攻击者视角出发,全面且深入地剖析网络协议安全,旨在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潜在风险与应对策略。 《攻击网络协议:协议漏洞的发现+利用+保护》分为10章,先梳理了网络基础以及协议流量捕获相关的知识,为后续深入学习筑牢根基,随后深入探讨静态/动态协议分析、常见协议的结构、加密和协议安全等知识,最后着重讲解寻找和利用漏洞的方法,还对常见的漏洞分类、模糊测试、调试和各种类型的耗尽攻击进行了讲解。本书还通过一个附录对常用的网络协议分析工具进行了概述。 《攻击网络协议:协议漏洞的发现+利用+保护》适合网络安全领域的专业人士(如渗透测试人员、漏洞猎人、开发人员等)阅读,也适合对网络协议安全感兴趣,想要深入学习相关知识的初学者阅读。

4、硬件系统模糊测试:技术揭秘与案例剖析

在网络安全领域,仿真和模糊测试是提升安全性的核心技术,但有效应用它们颇具 挑战。本书借助真实案例和实操示例,助力读者掌握仿真与模糊测试的基础概念,开展漏洞研究,提升发现软件潜在安全漏洞的能力。 本书共 12 章,开篇明确适用读者与所需预备知识,介绍后续使用工具,接着阐述仿 真发展历史、QEMU 系统仿真器及其执行模式与模糊测试等基础内容。随后,通过多个 案例,如结合 QEMU 与 AFL 识别 VLC 安全漏洞、三星 Exynos 基带漏洞分析、OpenWrt全系统模糊测试及针对 ARM 架构的模糊测试,以及 iOS、Android 系统的相关测试等,深入讲解仿真与模糊测试的实际应用。最后,总结了模糊测试的研究发现、影响及未来方向。

5、特权攻击向量(第2版)

特权访问管理是一个包含网络安全策略和访问管理工具的解决方案,用于控制、监管和保护具有特权访问权限的用户。 本书针对特权访问相关的风险、攻击人员可以利用的技术,以及企业应该采用的最佳实践进行了解读。 本书分为27章,主要内容包括特权攻击向量、特权、凭证、攻击向量、无密码认证、提权、内部威胁和外部威胁、威胁狩猎、非结构化数据、特权监控、特权访问管理、PAM架构、“打破玻璃”、工业控制系统和物联网、云、移动设备、勒索软件和特权、远程访问、安全的DevOps、合规性、即时特权、零信任、特权访问管理用例、部署方面的考虑、实施特权访问管理、机器学习等知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