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博士师兄去KTV练习答辩!

本文系募格课堂撰写,参考来源:抖音@忧郁PHD、都市频道、知乎、海报新闻等

读博哪有不疯的?

近日,一位在读博士生发视频引发共鸣:带博士师兄去KTV,他不想唱歌,而是在这样轻松的灯光氛围下,竟然开始练习博士学位答辩0246df4d56f4ae160bc56f76fa6fbd2e.png

师弟补刀写道:这高低得发个导师看看,你的pua不是,您的教导起作用了......

网友更胜一筹,评论区全是“答辩专家”,活脱脱营造出一个“博士答辩现场”名场面:

跳过,翻,翻,翻,翻,停,从这开始

行了不要念PPT了,直接说你做了什么吧

你最后的落脚点在哪儿呢,说了这么多我也没听到我要的关键信息

你的数据来源是?数据都是真实的吗,有没有误差

我问一个比较open的问题,如果你后面继续研究这个课题,或者假如你当初没有做一部分内容,你会从什么方面入手呢?

......

看完这些评论已老实,老师们求放过ee952ae6af771aab222b18da43dd0635.png

804539ab257e53bf47dbd5ea4de3b904.png

你以为这样的读博er寥寥无几?

实则大家的精神状态都相当良好~

KTV练习答辩的师兄也不止一位:

56510c34f4bd3dc6c6fdf9213cbea12b.png

6a75a6a40fca56c209023a59d7eaed76.png

总的来说,读博哪有不疯的?

博士现身说法:一般不发疯,但发疯蛮容易的!

37997379180bb1583e778b4cf1dad23b.png

人最怕比较,毕竟“长江后浪推前浪”:

9388a3f5cf0570aaa1f7174719cde736.png

更有人直言:博士没有几个正常人

7af48bff5571e2a945c676d353ed457e.png

1fa3e6962e8e4b559bf67fa440f547c7.png

真的不是开玩笑,好不容易成功申博,以为出成果、发论文是读博的最难关卡。结果发现进了课题组,还得会说话、会喝酒等人情世故也少不了......真是读博难,一关还比一关难

ad30b7adb5cd73f0c0e3e874db9fb082.png

有时候,不仅仅是导师给的社交压迫,更是来自课题组同龄人八面玲珑的社交能力,这样显得自己很不会来事:

“对我来说最害怕的不是酒局,而且这种场合有一个能说会道的同龄人,显得我更呆滞了图我只会在旁边尬笑点头说对备大家如果都是木头可能也就算了,一旦出现一个这样圆滑的人这饭就没法吃了”。

6408448260354a68177d373bcb3003db.png

另外,读博不属于纯粹的学生身份,和同龄打工人相似的,博士生也可以按月领补贴,往往把这当成自己的工资来看。然而,有些导师的权利或许比老板大多了:

南方某“双一流”高校在读博士顾恺(化名)曾在采访中提及,每月本应获得 5000 元的补贴,却被导师以各种手段侵吞,最终自己仅能拿到可怜的 200 元,甚至有时这 200 元都要返还给老师。

556b68c8592060511dc732a43ad6d282.png

谁懂啊,一个月辛辛苦苦跑实验,致力于实现导师提出天马行空的课题,结果导师想“0元购”,科研民工破防了58f856f2ca2609d3cce54dd1153920f3.png

对于很多在读博士生来说,「读博」看似是学历的飞升,但是毕业可一点不容易。数不清的、迫在眉睫的DDL,随时随地接到新的项目,不分昼夜地写本子,每天在做项目和干行政琐事的夹缝中求生存、搞科研。

fceec93356681302a3ee691cfa7c65cc.png

就像王小波把人生形容为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或早或晚,你会发现自己的平庸,认识到自身不可逾越的局限性,进一步认识到世界的广袤和生命的无常。而读博,却是一个“集中受锤的过程”,别人在漫长的十年二十年“缓慢受锤”才明白的道理,博士生在读博的短短几年中就要“集中”体验到

5cfaf193498b29d64e01fe8e51ef3d72.png

也有博士生发问:真的很苦恼,老师比较push,我又不想被老师说,然后经常感到焦虑,每天十一点才回宿舍,每天躺下十二点多,辗转难眠,经常30分钟以上甚至一个多小时才能入睡,导致我第二天心情很不好,长此以往我害怕自己身体会崩溃,该怎么办啊?

0b91106a4bcd5167c419f079b0304be3.png

bed1b3df0031b66d6fe7a6daddcf9ed7.png

《Nature》观点:读博对心理健康造成巨大伤害!

一项针对瑞典博士生的研究表明,博士研究过程会对心理健康造成巨大损害。该分析调查了瑞典所有博士生服用精神药物和因精神健康问题住院的比例。结果发现,博士生攻读博士的时间越长,他们越需要获得药物或医疗帮助。到博士工作的第五年,博士生需要精神健康药物的可能性与前一年相比增加了 40% !

研究还发现,不同学术领域的博士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用药量存在差异。自然科学领域的博士用药量与博士前相比,在第五年增长了 100%,而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用药量分别增长了 40% 和 50%。医学生的处方用药量没有显著增加。

博士生的精神健康不应成为被忽视的隐形成本,它关乎学术创新的持续性,也关乎未来社会的健康发展。在追逐知识的过程中,精神的平衡与支持,才是走得更远、更长久的基石。

普通人读博,或许是一场对学术的大型祛魅。看清了,更知道自己的人生适合走这么样的路了70188709976f77696e9be87397c5b0c9.png

 
 

d5613dd8e1e28942e7c1e7a0e4fc841d.jpeg

 
 
 
 
 
 
 
 
 
 
往期精彩回顾




适合初学者入门人工智能的路线及资料下载(图文+视频)机器学习入门系列下载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笔记等资料打印《统计学习方法》的代码复现专辑
  • 交流群

欢迎加入机器学习爱好者微信群一起和同行交流,目前有机器学习交流群、博士群、博士申报交流、CV、NLP等微信群,请扫描下面的微信号加群,备注:”昵称-学校/公司-研究方向“,例如:”张小明-浙大-CV“。请按照格式备注,否则不予通过。添加成功后会根据研究方向邀请进入相关微信群。请勿在群内发送广告,否则会请出群,谢谢理解~(也可以加入机器学习交流qq群772479961)

07eed2d665b9a5b51726de43ec60f302.png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