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创云,是指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背景下,以国产化的CPU、操作系统为底座的自主研发的云平台,统筹利用计算、存储、网络、安全、应用支撑、信息资源等软硬件资源,发挥云计算虚拟化、高可靠性、高通用性、高可扩展性及快速、弹性、按需自助服务等特征,提供可信的计算、网络和存储能力。
信创云的本质是“云”。云计算当前已成为新基建的关键支撑技术,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催化剂、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是建设数字中国必不可少的一环。
信创云的另一个要素是“信创”,即信创云平台须是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云平台。其中对“安全性”的要求既包含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也包含持续性的应用安全。
信创云分类
信创云平台按照技术可以划分为3类:以数据存储为主的存储型云平台,以数据处理为主的计算型云平台以及计算和数据存储处理兼顾的综合云计算平台。信创云平台按照服务模式可分4类: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行业云。
新一代全栈信创云,通过基于数字原生引擎的新一代数字原生架构,在企业级数据中心当中以一个云平台上统一承载、管理、使能全栈信创云产品与云服务,并可实现全栈信创云产品和云服务的OTA式(overthe air)平滑无感在线升级可进化。
信创云平台按技术可分为存储型云平台、计算型云平台以及兼顾计算和数据存储处理的综合云计算平台;按照服务模式可以分为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和行业云;此外,按照架构可分为传统架构信创云、超融合架构信创云和云原生架构信创云。
传统架构信创云是目前企业进行私有云平台替换的重要选择;超融合架构信创云部署成本较低,但计算性能稍显逊色,主要应用在中小型企业以及大型企业的边缘业务。这两种架构的信创云已在党政信创和八大关键行业信创中广泛普及,并实现了部分业务场景下对企业原有私有云平台的完全替换。云原生架构适合高并发应用场景,能较好地支撑上层应用的开发、编排和调度。除此之外,云原生和与之相应的“原生云安全理念”为信息安全领域带来了启发和机遇,促使云服务商提供更加安全的云平台,带动云安全市场的升级和发展。
当前主流的信创云企业包括互联网云厂商(如阿里云、腾讯云等)、通信运营商云厂商(如中国电信天翼云、移动云等)、ICT云厂商(如华为云、浪潮云等)和其他独立云厂商。
信创云特征
信创云除了具有云计算虚拟化、高可靠性、高通用性、高可扩展性及快速、弹性、按需自助服务等特征外,信创云还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替代性、自主性、安全性、可靠性。
替代性
对标国际云厂商的产品体系、服务模式,信创云的产品体系完整可用,涵盖计算、存储、网络,提供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行业云等服务模式。信创云平台与国产处理器、基础支撑软件等云计算基础组件兼容良好,可实现全面完整的替代。
自主性
信创云针对开源技术导向的云计算技术需拥有完备的原始资源;针对完全自主研发的云计算核心技术拥有所有的技术资料、知识产权、源代码;云平台中不存在恶意后门并可以不断改进升级或修补漏洞,不受制于其他技术壁垒。在基础设施即服务中,对底层的各种国产化资源的聚合协调,运维管理更加兼容适配。
安全性
信创云平台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传统云平台相比,具有更加安全的保障能力。首先,由于信创云基于自主可控的软硬件基础环境建设,并且代码完全自主掌握,技术后门风险较低;其次,结合可信计算、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安全防护机制,确保“本质安全、过程安全”;再次,利用高度可控、定制化的工具及技术,提供及时、全方位的运行维护服务,实现管理、技术的安全保障。
可靠性
随着国内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不断发展,信创云平台与传统云平台在可靠性及产品性能方面相差无几,一是连续性好、中断风险极低;二是现有技术体系支持多种计算平台的资源统一管理调用,保障信创云平台资源充足;三是满足支撑上层业务应用系统高并发低时延的要求,并保证业务系统的高可用性;四是伴随着上层应用快速迭代和底层平台弹性扩张对资源造成的压力,信创云平台性能指标和可靠性指标不发生明显下降。
业内分析认为,当前运营商云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云产业链的底层基础设施建设(IaaS)上,“云网边端”融合的战略和强大的网络安全能力使其在政企市场颇受欢迎,然而随着IaaS市场增速放缓,PaaS平台层和SaaS软件层的需求不断增加,互联网云厂商和ICT云厂商的优势将进一步显现,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等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技术能力等关键要素扩大市场份额,运营商在上层云服务领域的劣势或将使其面临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