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下拉刷新(Pull to refresh)

问题概述

  用户想获得更多的内容,或是刷新当前在屏幕上显示的内容。

示例

这里写图片描述

用途
  • 用于刷新或更新任意可更新的内容,例如列表、网格列表、按时间逆序排列的卡片集合(即卡片集合按时间先后顺序反向排列)。例如:
    • 内容 feeds(Twitter, RSS);
    • 收件箱 (emails, text messages)。
  • 使用本模式刷新整个页面的内容。例如:
    • 浏览器上的标签页 (Google Chrome)。
  • 用于设计支持触摸屏的程序时。
解决方案

  用户在屏幕上用手指进行下拉,列表上方显现刷新标识(可视化标识),指示内容刷新进度。如果还没有到达刷新阈值用户手指就离开屏幕,则终止刷新,隐藏刷新标识。

在用户动作之后马上进行可视化反馈

  用户动作(滑动屏幕更新内容)开始后就在等待程序反馈。发现用户动作,应用程序应立即向用户进行可视化反馈,告知已收到其请求。用户相信程序正在进行内容刷新,这与可视化反馈直接相关。直至数据加载完毕,刷新标识应持续运行,以提示用户程序正在进行内容刷新,避免造成疑惑。[1]

仅用户动作触发刷新标识

  仅允许用户手动触发内容刷新,只在进行刷新时才显示刷新标识。如果确实想告知用户内容正在自动刷新(同步通知),应避免使用与内容刷新相同的指示标识[2]。

具有意义的状态转换

  刷新标识充当页面视图不同状态间的中介,在屏幕发生变化时帮助用户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应一直显示刷新标识,直到内容刷新活动结束且显示新内容后再将其隐藏,或者是在用户离开当前窗口后再隐藏。[3]

说明
为什么使用本模式

  有时,人们认为本模式是刷新操作中的额外步骤,用户得手动触发应用程序中的刷新或内容加载过程。下拉刷新动作意味着手动请求更新,这让用户参与到刷新过程中,在用户与内容之间建立了一个“表层”。[4]
  多数情况下,内容刷新这类操作可以使用自动同步程序来完成,不需要用户参与。例如,用户在浏览器上使用电子邮箱时,邮箱后台服务会自动显示收到的最新的电子邮件(并在后台持续更新收件箱内容)。因此,为什么移动设备上的电子邮箱客户端程序不保持一致呢?
  手动刷新的确为用户界面带来了好处,它是内容同步操作的极大补充:

  • 使用便利。用户想什么时候刷新就什么时候刷新:
  • 让高级用户用起来很自然。本模式已经成为移动程序必备的标准功能,下拉刷新动作十分普及,高级用户期望程序支持该动作,这让程序开发者很难忽视该模式;
  • 具备背景和连续性。使用本模式刷新整个页面的内容。用户登录Twitter后,程序不会将用户带到Twitter时间线(Twitter timeline)的陌生位置,而是显示他们最后阅读的推文。如果用户想看新的推文,他们需要手动下拉刷新内容;[5]
  • 给对数据流量少的用户节省带宽。[6]
讨论

  本模式帮助用户进行内容更新,但它不具有普适性,也存在缺点。

显示的“刷新”按钮 VS 隐藏的下拉刷新动作

  很多开发者认为使用本模式可以节省屏幕空间(消除界面混乱),虽然该模式确实明显节省了屏幕空间,但用户得知道程序具备下拉刷新功能。下拉刷新属于隐藏功能,它不像“刷新”按钮那么直观。“刷新”按钮,既便于开发者实现功能,又便于用户使用(该按钮一直可见并可用)。

使用“刷新”按钮或自动更新的时机

  在以下情况时可以考虑使用“刷新”按钮:

  • 查看可平移内容时(例如地图)。查看这类内容时没有主方向或者内容原点,用户无法以这些为参考来手动刷新:[7]
  • 列表项目按时间顺序排列。如果列表项目按时间先后反向排列(PS:新的项目放后面),则应使用刷新按钮,这时使用下拉刷新将新的内容放在列表后面就显得很尴尬;
  • 存在无序列表项目集合。用户最初浏览无需列表内容时,并没有指望下拉操作会带来什么特殊的效果,也不会凭直觉去下拉刷新。这类程序有图库软件、日历软件等;
  • 应用系统中没有需要频繁刷新的内容。例如,Evernote 程序中的内容都靠用户自己刷新。[8]

  当事情变化太快时(一分钟或更少时间的刷新也不够快),不使用刷新按钮,或即使有按钮也要提供自动刷新功能[9]。例如:

  • 实时股票信息:
  • 拍卖报告。
iPad上的“拇指可及”问题

  在移动设备上使用下拉刷新很自然,但在iPad上用就比较奇怪(尤其在宽屏模式下)。仅仅靠一个拇指几乎无法进行内容更新操作,必须要伸大拇指或将iPad放平才能惬意地操作用户界面。[10]

加强型下拉刷新

  在Google Chrome程序中,下拉刷新功能已经扩展出另外两种用法——打开一个新的标签页和关闭当前标签页。加强型下拉刷新与标准下拉刷新模式类似,都是下拉屏幕,然后释放屏幕来刷新。
这里写图片描述
  但是,使用Chrome中的加强型下拉刷新,用户下拉然后右划,会关闭当前标签页,同理,下拉后左划会打开一个新的标签页。加强型下拉刷新给了用户三种选择,而不是标准模式中仅有的一类方式。使用加强型下拉刷新打开一个新的标签页效率更高,因为用户是用一个流畅的动作来完成的该功能。

原文地址:http://ui-patterns.com/patterns/pull-to-refresh
[1]原文:The user’s confidence in the fact that the refresh is happening, is directly correlated to the visual feedback. You will want to let your refresh indicator continue spinning until data is loading in order to engage the user and prevent confusion.
[2]原文:If you do want to notify users about automatically updating content (syncing), you should refrain from using the same indicator.
[3]原文:Refresh indicators act as intermediaries between different states of the view, helping users to understand what is going on as the screen changes. Refresh indicators should remain visible until the refresh activity completes and any new content is visible, or the user navigates away from the screen.
[4]原文:As the pull-to-refresh gesture signifies a manual request for updates, it requires a user involvement into the process and creates a superficial layer between users and their content.
[5]原文:It brings context and continuity. When users open Twitter, the application won’t throwing users to an unfamiliar spot in their Twitter timeline. Instead, the app brings them to the last read tweet. If users want to load new tweets they do it manually by pull-to-refresh.
[6]原文:It also saves bandwidth for data-conscious customers
[7]原文:When you have a view with pannable content (e.g. map). Because such view has no primary direction or content origin from which users can presume the swipe to refresh gesture will originate.
[8]原文:When the application does not contain content that typically needs to be refreshed on a frequent basis. For example, Evernote app where content is likely not being refreshed without user knowing about it.
[9]原文:Consider no refresh button (or auto-refresh in addition to a button) whenever the things are changing too fast (refreshed becomes stale within a minute or less).
[10]原文:It’s almost impossible to update the content using one-thumb interaction — you need either stretch your thumb or put the device on a flat surface in order to comfortably operate with user interface.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北京时间6月12日消息,知名风险投资人、“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今天发布了2019年《互联网趋势》报告。 2019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一共333页,分为11个部分,包括用户、电商+广告、互联网使用情况、免费增值商业模式、数据增长、互联网使用方式、工作、教育、移民+美国公司、医疗保健、中国。其中,中国部分由高瓴资本撰写。 以下是此次报告的要点回顾: 第一部分:用户: 全球互联网用户渗透率超过50%,新的增长动力依旧难以找到; 2018年,全球互联网用户同比增速稳定但放缓至6%,不及上年的7%; 2018年,全球新智能机出货量同比下滑4%,不及上年的同比持平; 2018年,全球互联网用户达到38亿人,在全球人口中的占比超过50%; 亚太地区在互联网用户和增长潜力方面保持领先; 中国占全球互联网用户的21%,印度占12%,美国占8%; 在市值最高的全球30大互联网公司中,美国占据18家,中国占据7家; 第二部分:电商+网络广告 2019年第一季度,美国电商销售额的同比增速稳定在12.4%,高于去年第四季度的12.1%; 2019年第一季度,美国实体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速稳定在2.0%,高于去年第四季度的1.6%; 美国电商销售额在总体零售业销售额的占比为15%,高于上年的14%; 2018年,互联网广告支出同比增长22%,高于上年的21%; 2019年第一季度,美国主要平台的互联网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0%,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29%; 谷歌和Facebook的互联网广告收入份额占据领先,但其他平台正在追赶; 第三部分:互联网使用情况 2018年,每位美国成年人每天的数字媒体使用时间同比增长7%,高于上年的5%; 2018年,全球科技公司(上市加私营)融资创下20年来高点; 美国人每天花在移动设备上的时间超过了电视; 使用YouTube和Instagram的网民比例增长最快; 过去5年,美国用户每天花在观看视频上的时间增长了两倍; 2018年,美国可穿戴用户数量为5200万,在四年内增加了大约一倍; 2019年第一季度,拼多多中国活跃买家达到4.43亿,在五个季度内增加了大约一倍; 2018年,美团点评的中国活跃商户数量达到600万,在两年内增加了大约一倍; 支付宝全球活跃用户达10亿,在两年内增加了大约一倍; 《堡垒之夜》在7个平台上的全球注册用户达到2.5亿,同比增长大约一倍; 第四部分:免费增值商业模式 免费增值商业模式的演化:游戏端——企业端——消费者端; 免费增值游戏端(2001年):《Runescape》 免费增值企业端(2006年):谷歌G Suite 免费增值消费者端(2008年):Spotify 2019年第一季度,亚马逊、谷歌以及微软三巨头的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8%; 第五部分:数据增长 数据收集+分析+利用=从人类向人类/计算机进化 1995年以前成功的企业=使用人类数据/见解来改善顾客体验; 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互联网+移动设备+云:网景网络浏览器——1994年、亚马逊AWS云服务——2006年、苹果iPhone——2007年、苹果AppStore——2008年; 1995年以后成功的企业=使用数字数据/见解来改善顾客体验; 本世纪初成功的企业=开发和使用数据探究工具,使用数字数据/见解来改善顾客体验; 零售业顾客满意度=能够通过数据+个性化方式提高。在受访的零售业顾客中,91%偏爱品牌提供个性化服务/方案、83%愿意被动分享数据以换取个性化体验、74%愿意主动分享数据以换取个性化体验; 数据量+利用=快速/广泛地演变 第六部分:互联网使用方式 互联网的使用有令人担忧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 26%的美国成年人“几乎始终”在线,高于三年前的21%; 社交媒体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社交媒体使用时间增速在放缓,2019年1月为同比增长1%,慢于上年同期的6%; 数字媒体的隐私担忧大但正在缓解; 监管机构和企业正在改进消费者隐私控制措施; 使用担忧体现在问题内容/活动上; 媒体准则=人们偏爱负面新闻(2014年); 社交媒体能够放大不良行为; 意想不到的危险分子能够放大虚假信息; 极端观点能够放大两极分化; 互联网平台正努力削减问题内容; 消费者和企业正努力缓解问题内容; 互联网对美国个人和社会总体上呈现出积极影响; 第七部分:工作 强大的经济指标……互联网驱动的服务/就业正在发挥作用; 全球相对GDP:中国+美国+印度正在增长……欧洲正在下滑; 跨境贸易占据了全球GDP的29%,构成了全球经济的基础; 消费者信心指数(美国)处于高位而且正在增长; 美国失业率创下19年新低,工作空缺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薪资正在上涨; 按需工作=创造互联网驱动的机遇+效率; 2018年,美国按需员工数量达到700万,同比增长22%; 远程办公=创造互联网驱动的工作机遇+效率; 远程办公工作者比重正在增长。2016年,美国远程办公工作者占比为5%,高于2000年的3%; 第八部分:教育 在线教育=大数目+高增长 教育成本正在增长; 线下教育入学注册人数增长放缓; 美国前50大高等教育在线招生大学; 在线教育学习工具=Chegg… 在线教育(远程视频聊天)=VIPKid; 第九部分:移民+美国公司 移民对美国保持技术领导地位至关重要; 在美国,60%的最高估值科技公司由第一代或第二代移民创建; 在美国,众多高估值的私有科技公司由第一代移民创建; 美国损益表:过去30年平均净利率为-18%; 第十部分:医疗保健 医疗保健成本高,对于政府和消费者来说都在增长; 政府和雇主的医保覆盖面都在扩大; 电子健康档案(EHR)=组织病人数据 按需紧急护理=削减接受治疗的时间; 医疗保健创新=苹果为消费者推出硬件+实施AppStore研究; 第十一部分:中国 中国城镇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有着不错的增速,同比涨幅达到了8%。 中国的世界出口份额自2016年起一直在下降,原因是工资成本的上涨以及劳动力出现了老龄化: 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了8.17亿人,同比上涨9%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