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型模式: 解释器模式

经过很多大神的总结,目前Java中一共 23种经典的设计模式


按照目的,设计模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用途:

1.创建型模式:用来处理对象的创建过程

2.结构型模式: 用来处理类或者对象的组合

3.行为型模式:用来对类或对象怎样交互和怎样分配职责进行描述


创建型模式用来处理对象的创建过程,主要包含以下5种设计模式:
 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 Pattern)
 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 Pattern)
 建造者模式(Builder Pattern)
 原型模式(Prototype Pattern)
 单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

结构型模式用来处理类或者对象的组合,主要包含以下7种设计模式:
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
 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
 组合模式(Composite Pattern)
 装饰者模式(Decorator Pattern)
 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
 享元模式(Flyweight Pattern)
 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

行为型模式用来对类或对象怎样交互和怎样分配职责进行描述,主要包含以下11种设计模式:
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
 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
 解释器模式(Interpreter Pattern)
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
 中介者模式(Mediator Pattern)
 备忘录模式(Memento Pattern)
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
 状态模式(State Pattern)
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
 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 Pattern)

 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 

参考文章:

http://blog.csdn.net/chenhuade85/article/details/8147003
http://www.cnblogs.com/itTeacher/archive/2012/12/12/2814437.html
http://www.cnblogs.com/SamFlynn/p/4501154.html
http://www.jb51.net/article/79590.htm
http://www.jb51.net/article/83006.htm
http://www.runoob.com/design-pattern/interpreter-pattern.html
http://blog.chinaunix.net/xmlrpc.php?r=blog/article&uid=29140694&id=4188633

[看了好些个文章,其实也没有看懂解释器有什么好处,哈哈哈哈,不过备注一下吧,一般代码是很好理解的,而理论这个东西却很让人觉得头疼]

一、使用场景

  • 1、重复发生的问题可以使用解释器模式

      例如,多个应用服务器,每天产生大量的日志,需要对日志文件进行分析处理,由于各个服务器的日志格式不同,但是数据要素是相同的,按照解释器的说法就是终结符表达式都是相同的,但是非终结符表达式就需要制定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程序来一劳永逸地解决该问题。

  • 2、一个简单语法需要解释的场景

      为什么是简单?看看非终结表达式,文法规则越多,复杂度越高,而且类间还要进行递归调用(看看我们例子中的堆栈),不是一般地复杂。想想看,多个类之间的调用你需要什么样的耐心和信心去排查问题。因此,解释器模式一般用来解析比较标准的字符集,例如SQL语法分析,不过该部分逐渐被专用工具所取代。

      在某些特用的商业环境下也会采用解释器模式,我们刚刚的例子就是一个商业环境,而且现在模型运算的例子非常多,目前很多商业机构已经能够提供出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

二、解释器模式的注意事项

     解释器模式真的是一个比较少用的模式,因为对它的维护实在是太麻烦了,想象一下,一坨一坨的非终结符解释器,假如不是事先对文法的规则了如指掌,或者是文法特别简单,则很难读懂它的逻辑。解释器模式在实际的系统开发中使用的很少,因为他会引起效率、性能以及维护等问题。

    尽量不要在重要的模块中使用解释器模式,否则维护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项目中可以使用shell、JRuby、Groovy等脚本语言来代替解释器模式,弥补Java编译型语言的不足。我们在一个银行的分析型项目中就采用JRuby进行运算处理,避免使用解释器模式的四则运算,效率和性能各方面表现良好。


三、最佳实践

解释器模式在实际的系统开发中使用的非常少,因为它会引起效率、性能以及维护等问题,一般在大中型的框架型项目能够找到它的身影,比如一些数据分析工具、报表设计工具、科学计算工具等等,若你确实遇到“一种特定类型的问题发生的频率足够高”的情况,准备使用解释器模式时,可以考虑一下Expression4J、MESP(Math Expression String Parser)、Jep等开源的解析工具包(这三个开源产品都可以百度、Google中搜索到,请读者自行查询),功能都异常强大,而且非常容易使用,效率也还不错,实现大多数的数学运算完全没有问题,自己没有必要从头开始编写解释器,有人已经建立了一条康庄大道,何必再走自己的泥泞小路呢?


四、定义

    给定一种语言,定义他的文法的一种表示,并定义一个解释器,该解释器使用该表示来解释语言中句子。


    

解释器模式的结构

  • 抽象解释器:声明一个所有具体表达式都要实现的抽象接口(或者抽象类),接口中主要是一个interpret()方法,称为解释操作。具体解释任务由它的各个实现类来完成,具体的解释器分别由终结符解释器TerminalExpression和非终结符解释器NonterminalExpression完成。
  • 终结符表达式:实现与文法中的元素相关联的解释操作,通常一个解释器模式中只有一个终结符表达式,但有多个实例,对应不同的终结符。终结符一半是文法中的运算单元,比如有一个简单的公式R=R1+R2,在里面R1和R2就是终结符,对应的解析R1和R2的解释器就是终结符表达式。                                
  • 非终结符表达式:文法中的每条规则对应于一个非终结符表达式,非终结符表达式一般是文法中的运算符或者其他关键字,比如公式R=R1+R2中,+就是非终结符,解析+的解释器就是一个非终结符表达式。非终结符表达式根据逻辑的复杂程度而增加,原则上每个文法规则都对应一个非终结符表达式。
  • 环境角色:这个角色的任务一般是用来存放文法中各个终结符所对应的具体值,比如R=R1+R2,我们给R1赋值100,给R2赋值200。这些信息需要存放到环境角色中,很多情况下我们使用Map来充当环境角色就足够了。

为了说明解释器模式的实现办法,这里给出一个最简单的文法和对应的解释器模式的实现,这就是模拟Java语言中对布尔表达式进行操作和求值。

  在这个语言中终结符是布尔变量,也就是常量true和false。非终结符表达式包含运算符and,or和not等布尔表达式。这个简单的文法如下:

    Expression  ::= Constant | Variable | Or | And | Not

    And     ::= Expression 'AND' Expression

    Or     ::= Expression 'OR' Expression

    Not     ::= 'NOT' Expression

    Variable  ::= 任何标识符

    Constant    ::= 'true' | 'false'

  解释器模式的结构图如下所示:

  

  源代码

  抽象表达式角色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public abstract class Expression {
    /**
     * 以环境为准,本方法解释给定的任何一个表达式
     */
    public abstract boolean interpret(Context ctx);
    /**
     * 检验两个表达式在结构上是否相同
     */
    public abstract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 返回表达式的hash code
     */
    public abstract int hashCode();
    /**
     * 将表达式转换成字符串
     */
    public abstract String toString();
}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一个Constant对象代表一个布尔常量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Constant extends Expression{
    
    private boolean value;

    public Constant(boolean value){
        this.value = valu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if(obj != null && obj instanceof Constant){
            return this.value == ((Constant)obj).value;
        }
        return false;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this.toString().hashCod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interpret(Context ctx) {
        
        return valu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new Boolean(value).toString();
    }
    
}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一个Variable对象代表一个有名变量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Variable extends Expression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Variable(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if(obj != null && obj instanceof Variable)
        {
            return this.name.equals(
                    ((Variable)obj).name);
        }
        return false;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this.toString().hashCod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nam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interpret(Context ctx) {
        return ctx.lookup(this);
    }

}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代表逻辑“与”操作的And类,表示由两个布尔表达式通过逻辑“与”操作给出一个新的布尔表达式的操作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And extends Expression {

    private Expression left,right;
    
    public And(Expression left , Expression right){
        this.left = left;
        this.right = right;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if(obj != null && obj instanceof And)
        {
            return left.equals(((And)obj).left) &&
                right.equals(((And)obj).right);
        }
        return false;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this.toString().hashCod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interpret(Context ctx) {
        
        return left.interpret(ctx) && right.interpret(ctx);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 + left.toString() + " AND " + right.toString() + ")";
    }

}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代表逻辑“或”操作的Or类,代表由两个布尔表达式通过逻辑“或”操作给出一个新的布尔表达式的操作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Or extends Expression {
    private Expression left,right;

    public Or(Expression left , Expression right){
        this.left = left;
        this.right = right;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if(obj != null && obj instanceof Or)
        {
            return this.left.equals(((Or)obj).left) && this.right.equals(((Or)obj).right);
        }
        return false;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this.toString().hashCod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interpret(Context ctx) {
        return left.interpret(ctx) || right.interpret(ctx);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 + left.toString() + " OR " + right.toString() + ")";
    }

}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代表逻辑“非”操作的Not类,代表由一个布尔表达式通过逻辑“非”操作给出一个新的布尔表达式的操作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Not extends Expression {

    private Expression exp;
    
    public Not(Expression exp){
        this.exp = exp;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if(obj != null && obj instanceof Not)
        {
            return exp.equals(
                    ((Not)obj).exp);
        }
        return false;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this.toString().hashCod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interpret(Context ctx) {
        return !exp.interpret(ctx);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Not " + exp.toString() + ")";
    }

}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环境(Context)类定义出从变量到布尔值的一个映射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Context {

    private Map<Variable,Boolean> map = new HashMap<Variable,Boolean>();
    
    public void assign(Variable var , boolean value){
        map.put(var, new Boolean(value));
    }
    
    public boolean lookup(Variable var) throws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Boolean value = map.get(var);
        if(value == null){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
        return value.booleanValue();
    }
}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客户端类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text ctx = new Context();
        Variable x = new Variable("x");
        Variable y = new Variable("y");
        Constant c = new Constant(true);
        ctx.assign(x, false);
        ctx.assign(y, true);
        
        Expression exp = new Or(new And(c,x) , new And(y,new Not(x)));
        System.out.println("x=" + x.interpret(ctx));
        System.out.println("y=" + y.interpret(ctx));
        System.out.println(exp.toString() + "=" + exp.interpret(ctx));
    }

}

运行结果如下:


五、优缺点

1.解释器模式的优点

解释器是一个简单语法分析工具,它最显著的优点就是扩展性,修改语法规则只要修改相应的非终结符表达式就可以了,若扩展语法,则只要增加非终结符类就可以了。

2.解释器模式的缺点

解释器模式会引起类膨胀:每个语法都要产生一个非终结符表达式,语法规则比较复杂时,就可能产生大量的类文件,为维护带来了非常多的麻烦。
解释器模式采用递归调用方法:每个非终结符表达式只关心与自己有关的表达式,每个表达式需要知道最终的结果,必须一层一层地剥茧,无论是面向过程的语言还是面向对象的语言,递归都是在必要条件下使用的,它导致调试非常复杂。想想看,如果要排查一个语法错误,我们是不是要一个一个断点的调试下去,直到最小的语法单元。
效率问题:解释器模式由于使用了大量的循环和递归,效率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用于解析复杂、冗长的语法时,效率是难以忍受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