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组软件通用丨 NB-IoT 设备并发错峰及优化方法(转载)

模组软件通用丨 NB-IoT 设备并发错峰及优化方法(转载)

http://onemo10086.com/#/school/article/502?id=502

众所周知,NB-IoT 具有大连接、广覆盖、低功耗的优点,但对于大批量使用 NB-IoT 设备的客户,NB-IoT 并发能力有限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那有什么方法可以优化规避吗?方法肯定是有的,但首先要明白优化改善和彻底解决是不一样的。NB-IoT 设备的并发错峰及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多管齐下才能效果明显,本文分享了一些从实际项目经验中总结的有效方法。

NB-IoT 设备并发错峰及优化总体上可从三个方面、六个方向着手。

  • 三个方面具体如下所示:

(1)使用离散错峰算法优化;

(2)从设备侧进行优化;

(3)从网络侧进行优化。

  • 六个方向具体如下所示:

(1)加快单设备入网及数据交互速度、提高成功率(提升 NB-IoT 网络信号质量);

(2)降低单设备交互频次及重试次数(合理程序优化);

(3)降低单设备无效占用信道时间(模组功能优化);

(4)增加物理基站数量(增大总的信道容量,成本高);

(5)提高设备天线性能,增益及灵敏度等(设备射频优化);

(6)上下行离散错峰算法优化,平台依据 PCI 智能算法(智能算法优化)。

如果上述内容都做优化,最后设备整体性能就会提升不少。

一、应用场景粗分类

根据用户不同的应用场景,可将并发优化对象大致分为三类,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不同的智能优化算法:

(1)第一类,无需省电考虑。如需要实时下发控制的应用,如智能路灯、各种共享设备、智慧电力开关等;

(2)第二类,需要考虑省电,设备分布密度高且需主动上报数据的应用。如水、燃气智能表计等;

(3)第三类,需要接收实时下发控制但又要兼顾省电,如共享单车等,这种情况下更多采用 Cat.1,在此不做讨论。

二、第一类场景优化方法

对于第一类应用场景,需要设备持续发心跳维持 IP 链路不被老化回收,但频繁心跳对 NB-IoT 网络就是灾难。推荐的解决办法是使用长连接 SIM 卡,即需找运营商开通 APN 为:CMNBIOTONENET 的 SIM 卡,这种定制 SIM 卡必须连接 OneNET 平台配合使用,好处是不用再频繁发心跳维持 IP 长连接(如图 1 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 1 智慧路灯使用 OneNET 长连接卡示例

在第一类应用场景,特别是智能路灯应用中,解决了长连接保持问题后还需要解决同时上电入网拥塞和下行控制错峰的问题。在智能路灯中可采用上电后随机时间延时算法及下行控制分批分区算法(如图 2 和图 3 所示),当然这两种优化方法仅作参考,实际使用中需根据特定的应用场景进行错峰优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 2 NB-IoT 智能路灯上电后随机时间延时算法(上行错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 3 NB-IoT 智能路灯下行控制分区分批算法(下行错峰)

注意 1:开通长连接专网卡后,设备仍需定时向平台发送心跳:频率一般 2-12 小时,需实测参考当地网络情况,建议心跳频率 2 小时。

注意 2:很多厂家自身业务也要求设备定时发心跳,以实现更新设备状态、在线及掉网检测、故障检测及时发现等,如某共享洗衣机客户将设备心跳频率设为 30 分钟。

三、第二类场景优化方法

对于第二类应用场景,一般采用时间离散错峰算法或者开机绝对时间分散算法,使设备在某个较长时间段实现错峰上报数据及数据下行。如水表一般是在每天 0:00 至 8:00 时间段内实现设备离散错峰上报数据,一般网络状态较好情况下上报成功率可达 99% 以上。具体的算法实现客户可根据自己应用场景实现,图 4、图 5 为两个示例:

??4.png
图 4 做离散错峰前后设备入网成功率对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 5 NB-IoT 设备下行错峰前后,基站侧监控载波利用率对比

四、NB-IoT 设备侧并发优化方法

从设备侧进行并发优化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设备侧主要通过 MCU 程序进行优化,可利用 NB-IoT 网络 RAI 特性(Release auxiliary indication 快速释放 RRC 连接)及程序优化来减轻网络并发压力,使现场同一位置存在大规模高密度设备时能更好的工作。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的优化方法,实际使用时务必实测确认效果后使用:

(1)使用模组 RAI 功能,当模组使用 UDP 协议或者连接 OneNET 时,设置为发送上行数据并收到下行回复后模组立即进入空闲态,同时释放占用的信道资源,给其他设备使用。

??6.png
图 6 ONENET 连接指令 RAI 功能演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 7 RAI 功能快速释放 RRC 连接信道资源

(2)一般数据重发不应超过 3 次,过多的重发次数会造成信道资源紧张、网络拥塞,一般 3 次未发送成功说明网络信号极差或者已掉网,合理减少设备与服务器间交互握手流程。

(3)尽量将要上报数据打包后一次上传(OneNET 则合到一个 resource 内上传),减少数据包交互个数(次数),一次一包上传所有数据,使用平台缓存下发功能。

(4)同一小区下设备,MCU 使用离散错峰算法使模组分散时间上报数据及心跳。下行数据也应错峰,避免同一时间下发。具体错峰算法根据实际场景选用。

(5)建议在大量设备聚集且需要频繁驻网的场合,如工厂产线所在地,增加基站数量及优化信号覆盖等级,ECL0 为宜。并可根据并发限制条件优化生产检验流程。

(6)某些必须使用 MQTT 协议的场景,可尽量拉长心跳周期,并且只在每次需要传数据时再连接 MQTT 服务器,使用完后断开连接立即关机或 PSM 休眠。

注意: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实际中请针对您特定的应用场景进行充分测试验证。

五、NB-IoT 网络侧并发优化方法

实际应用中如果已使用智能并发错峰算法及设备侧各种方法优化后仍然效果不佳,则只能通过网络侧进行并发优化。NB-IoT 网络信号质量良好是设备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也是影响设备综合并发性能的关键因素;NB-IoT 网络信号质量评估及优化改造更多需要运营商网优通过数据监测及不断调整来逐步实现,以下为几种常见的优化方法:

(1)合理评估设备数量,有多少设备就配相应数量的基站。实际项目中网优通过检测基站负荷及 RRC 接入峰值等指标可判断该地区基站数量是否足够,针对特定项目增加新的基站是最有效解决并发瓶颈的方法,缺点是需要经费。新开基站成本太高流程复杂,属于最后迫不得已才上的手段。

(2)NB-IoT 信号质量及覆盖等级决定设备入网和数据交互的速度和成功率。实际项目中有通过提高基站发射功率和异频组网改善信噪比等网络调优方式解决基站并发压力高,上线率低的问题,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 8 对比不同 SNR 下模组 ping 延时

(3)实测 NB-IoT 基站不同的覆盖等级对小区容量和设备入网速度,数据发送延时及成功率有较大影响。一般网优会通过基站重定向、调高发射功率等组合手段提高小区覆盖等级,缓解小区覆盖下的设备并发压力。

??10.png
图 9 实测不同信号覆盖等级(ECL)下 NB-IoT 设备并发能力

六、总 结

最后,当大家遇到可能是网络并发能力不够导致的问题时,通常可以从设备不同的业务阶段及数据传输的完整通路两个维度去综合考虑,下图是从这两个维度去排查和优化的常用方法示例供大家参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 10 不同业务阶段、不同数据通路优化设备并发能力方法

综上所述,解决 NB-IoT 设备并发受限问题需要从不同维度不同方向去综合考虑,只有将各个堵点卡点都疏通解决,设备整体并发性能才会显著提高,才能更好的利用 NB-IoT 网络有限的带宽资源,切实提升 NB-IoT 设备的使用体验和稳定性。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