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1的 MAC协议

在802.11系列标准中,涉及物理层的有4个标准:802.11、802.11b、802.11a、802.11g。

802.11标准是IEEE于1997年推出的,它工作于2.4GHz频段,物理层采用红外、DSSS(直接序列扩频)或FSSS(跳频扩频)技术,共享数据速率最高可达2Mbps。

802.11的数据速率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业务需要,于是IEEE在1999年相继推出了802.11b、802.11a两个标准。并且在2001年年底又通过802.11g试用混合方案,该方案可在2.4GHz频带上实现54Mbps的数据速率,并与802.11b标准兼容。

  802.11b工作于2.4GHz ISM(工业、科技、医疗)频带,采用直接系列扩频和补码键控,能够支持5.5Mbps和11Mbps两种速率,可以与速率为1Mbps和2Mbps的 802.11 DSSS(直接序列扩频)系统交互操作,但不能与1Mbps 和2Mbps的802.11 FHSS(跳频扩频)系统交互操作。

  802.11a工作于5GHz频带(在美国为U-NII频段:5.15-5.25GHz、5.25-5.35GHz、5.725-5.825GHz),它采用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802.11a支持的数据速率最高可达54Mbps。

  802.11a速率虽高,但和802.11b不兼容,并且成本也比较高,所以在目前的市场中802.11b仍然占据主导地位,802.11a产品预计将在今后几年内得到快速发展。

  802.1g与已经得到广泛使用的802.11b是兼容的,这是802.11g相比于802.11a的优势所在。

  802.11g是对802.11b的一种高速物理层扩展,同802.11b一样,802.11g工作于2.4GHz ISM频带,但采用了OFDM技术,可以实现最高54Mbps的数据速率,与802.11a相当;并且较好地解决了WLAN与蓝牙的干扰问题。


在MAC(媒体接入控制)层,802.11、802.11b、802.11a、802.11g这四种标准均采用的是 CSMA/CA(CA:Collision Avoidance,冲突避免),这有别于传统以太网上的CSMA/CD(CD:Collision Detection,冲突检测),CSMA/CA相关内容在802.11标准中定义,802.11b、802.11a、802.11g直接沿用。

 

 802.11是MAC层标准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为了满足在安全性、QoS等方面的进一步要求,IEEE相继提出了802.11e、802.11f、802.11i等标准。

  802.11e增强了802.11 MAC层,为WLAN应用提供了QoS支持能力。802.11e对MAC层的增强与802.11a、802.11b中对物理层的改进结合起来,就增强了整个系统的性能,扩大了802.11系统的应用范围,使得WLAN也能够传送语音、视频等应用。

  802.11f标准定义了一套称之为IAPP(Inter-Access Point Protocol)的协议,以实现不同供应商的接入点AP间的互操作性。

  谈到802.11i标准,就不能不提到802.1X标准。802.1X标准完成于2001年,它是所有IEEE 802系列LAN(包括无线LAN)的整体安全体系架构,包括认证(EAP和Radius)和密钥管理功能。802.11i是对802.11 MAC层在安全性方面的增强,它与802.1X一起,为WLAN提供认证和安全机制。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在CSMA中,由于通道的传播延迟,当两个站点监听到总线上没有存在信号而发送帧时,仍会发生冲突。由于CSMA算法没有冲突检测功能,即使冲突己发生,仍然要将已破坏的帧发送完,使总线的利用率降低。

一种CSMA的改进方案是使站点在传输时间继续监听媒体,一旦检测到冲突,就立即停止发送,并向总线上发一串短的阻塞报文(Jam),通知总线上各站冲突己发生,这样通道容量不致因白白传送己受损的帧而浪费,可以提高总线的利用率,这就称作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协议,简写为CSMA /CD,这种协议己广泛应用于以太网和IEEE802.3标准中。

 

CSMA/CA的带宽利用率没有CSMA/CD高。但无线局域网不能用CSMA/CD,主要是因为隐藏点问题(hiden point)建议你到google网上查相关的解释。

 

CSMA/CA协议

为了尽量减少数据的传输碰撞和重试发送,防止各站点无序地争用信道,无线局域网中采用了与以太网CSMA/CD相类似的CSMA/CA(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冲突防止)协议。CSMA/CA通信方式将时间域的划分与帧格式紧密联系起来,保证某一时刻只有一个站点发送,实现了网络系统的集中控制。

因传输介质不同,CSMA/CD与CSMA/CA的检测方式也不同。CSMA/CD通过电缆中电压的变化来检测,当数据发生碰撞时,电缆中的电压就会随着 发生变化;而CSMA/CA采用能量检测(ED)、载波检测(CS)和能量载波混合检测三种检测信道空闲的方式。

 

与CSMA/CD不同,WLAN媒体访问控制(MAC)层采用的CSMA/CA(CSMA/Collision Avoidance)协议,由于在RF传输网络中冲突检测比较困难,所以该协议用避免冲突检测代替802.3协议使用的冲突检测,采用冲突避免机制尽量减小冲突碰撞发生的概率,以提高网络吞吐性能与迟延性能。协议使用信道空闲评估(CCA)算法来决定信道是否空闲,通过测试天线能量和决定接收信号强度RSSI来完成。并且使用RTS、CTS和ACK帧减少冲突。数据加密与普通局域网的等同加密(WEP)算法一样,使用64位密钥和RC4加密算法。

 

当发射端希望发送数据时,首先检测介质是否空闲,若是介质为空闲时,送出RTSRequest To Send请求发送),RTS信号包括发射端的地址、接收端的地址、下一笔数据将持续发送的时间等信息,接收端收到RTS信号后,将响应短信号CTS(Clear To Send)CTS信号上也RTS内记录的持续发送的时间,当发射端收到CTS包后,随即开始发送数据包,如图5 所示,接收端收到数据包后,将以包内的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的数值来检验包数据是否正确,若是检验结果正确时,接收端将响应ACK包,告知发射端数据已经被成功地接收。当发射端没有收到接收端的ACK包时,将认为包在传输过程中丢失,而一直重新发送包。

 

无线局域网(WLAN)中MAC所对应的标准为IEEE 802.11,IEEE 802.11 MAC综合了两种工作方式: 分布控制(DCF)和中心控制(PCF)两种工作方式:

1.分布控制方式(DCF),类似CDMA/CD,利用载波监听机制,适用于分布式网络,传输具有突发性和随机性的普通分组数据, 支持无竞争型实时业务及竞争型非实时业务。

2.中心控制方式(PCF),建立在DCF工作方式之上并且仅支持竞争型非实时业务,适用于具备中央控制器的网络。

 

 

 PCF工作过程:

希望发送数据的主机首先向AP(Acess Point)发送Association Request(连接请求)帧,并在帧的功能性能字段的CF-Pollable(可轮询CF)子字段中表明希望加入轮询表。在收到AP的ACK信息以后,主机被列入轮询列表。轮询列表中的主机按连接标识(Association ID:AID )升序排列。AID是由AP主机分配的16bit标识符。

AP发出Beacon帧表明CFP期间的开始。然后AP依次向轮询列表中的主机发出Poll帧给AP,或发送Data帧给其它非AP主机;如果在PIFS时间间隔内没有响应,则表明主机无数据要发,AP继续发出下一个Poll帧。

轮询中特殊情况:

在一个CFP期间,如果轮询列表中的主机没有轮询完,那么在下次CFP期间将从未轮询主机开始轮询;如果轮询列表中的主机已经轮询完,还剩有一段时间,AP将随机选择主机发出轮询帧。

轮询结束过程:AP发出End帧,表明CFP期间的结束,CP期间的开始。下图为PCF中帧传输的一个例子:

  • 0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IEEE 802.11标准协议是无线局域网(WLAN)中使用的一种通信标准。它定义了在2.4GHz和5GHz频段中无线网络之间的通信规范和协议。这个标准协议最初是为了解决无线网络的互操作性和性能问题而制定的。 IEEE 802.11标准协议提供了一系列的子协议,包括物理层(PHY)和介质访问控制(MAC)层。物理层负责无线信号的传输,而MAC层处理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和管理连接。 使用IEEE 802.11标准协议的无线网络常见的应用包括家庭和办公室环境中的无线路由器和无线网络适配器。无线网络可以提供方便的移动性和灵活性,使用户可以在不同的位置上网。此外,IEEE 802.11标准协议还支持无线网络的安全功能,如加密和身份验证,以保护用户的数据和隐私。 当谈到网盘下载时,无线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使用IEEE 802.11标准协议的无线网络可以提供高速的传输速度和可靠的连接,使用户能够快速下载和上传文件。由于无线网络的波特率和信号传输距离的限制,对于大型文件的下载,可能会在速度和稳定性方面遇到一些挑战。 因此,在下载大型文件时,最好选择与无线网络接入点距离较近并且信号强度较好的位置。同时,也可以尝试优化无线网络连接,例如选择较少拥堵的频段,使用更高的传输速率等。 总的来说,IEEE 802.11标准协议为无线网络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它使得无线网络可以更加方便和灵活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包括网盘下载。然而,在使用无线网络进行下载时,还需要考虑到信号强度、网络拥堵等因素,以保证下载速度和稳定性。 ### 回答2: IEEE 802.11是一个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协议,也被称为Wi-Fi。这个标准协议规定了在无线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式和过程。 IEEE 802.11标准协议主要包含了几个重要的方面。首先是物理层,它定义了无线信号传输的频率范围、速率和调制方式。这使得不同设备可以在相同的频段进行无线通信。其次是数据链路层,它规定了在无线网络中数据帧的传输方式,包括帧的格式、冲突检测与解决机制等。 通过采用IEEE 802.11标准协议,我们可以轻松地在网上下载文件和使用网盘服务。网盘是一种在线存储服务,用户可以将文件上传到云端,并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访问和下载这些文件。由于采用了IEEE 802.11标准协议,我们可以通过Wi-Fi连接到无线网络,从而方便地访问云端的文件。 在下载文件时,我们可以通过网盘提供的网页界面或者专门的客户端软件来完成。通过这些界面和软件,我们可以浏览和管理已上传的文件,并进行下载。同时,基于IEEE 802.11标准协议,我们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快速地下载大文件,无需使用有线连接,提高了便利性和灵活性。 总的来说,IEEE 802.11标准协议为我们提供了无线局域网通信的基础,并支持网盘下载的便利性。 ### 回答3: IEEE 802.11标准协议是一种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标准,也被广泛称为Wi-Fi。这个协议旨在为无线网络设备创建一个可靠、高效的通信环境。 通过IEEE 802.11标准,用户可以利用无线网络连接到互联网,方便快捷地进行各种网络活动,如网盘下载。网盘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存储和共享文件的服务,用户可以将文件上传到网盘,然后通过网络下载到其他设备。IEEE 802.11标准协议可以实现高速的无线网络连接,从而使得网盘下载更加便利和快捷。 使用IEEE 802.11标准协议进行网盘下载时,用户需要确保设备支持无线网络连接,并且连接的无线路由器或者热点也支持该协议。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正确的网络密码或者通过其他认证方式连接到无线网络,并使用浏览器或者特定的网盘应用程序登录到网盘账户。通过网盘应用程序,用户可以查找所需下载的文件,并进行下载操作。 在进行网盘下载时,用户需要注意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和速度。由于无线网络信号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距离、障碍物等,可能会导致信号弱化或者断开连接。为了获得更好的下载速度和稳定性,用户可以尽量靠近无线路由器,避免障碍物的阻挡。 总之,IEEE 802.11标准协议为网盘下载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连接的技术支持,用户可以使用支持该协议的设备连接到无线网络,并通过网盘应用程序快捷地下载所需文件。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