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am (甄峰) sam_code@hotmail.com
Sam之前看2.4kernel时,常看到List.也仔细看了一下,但现在长期没有看kernel,没有写程序,已经忘记了很多。今天又看一看并记录下来。
LinuxKernel中,常常需要使用双向链表。在~/include/linux/list.h中,就定义了双向链表和常用的function.
链表头如下:
struct list_head {
};
1.创建双向链表(doubly linkedlist):
INIT_LIST_HEAD(struct list_head*list)
代码如下:
static inline void INIT_LIST_HEAD(struct list_head *list)
{
}
将List的头和尾都指向自身。
2. 添加内容到双向链表:
2.1: 平常的添加:
2.1.1:将新项目添加到list的头部(head之后第一个位置)。注意,此处head是指此双向链表头。
void list_add(struct list_head *new, struct list_head *head)
将参数一(new)添加到head之后。它调用
__list_add(new, head,head->next);也就是说,把new添加到head和head->next之间。
static inline void __list_add(structlist_head *new,
{
}
2.1.2:将新项目添加双向链表最后一个位置(也就是head的priv)。注意此处head表示list头。
static inline void list_add_tail(structlist_head *new, struct list_head *head)
{
}
则将new添加到head->prev和head之间了。
2.2:读拷贝更新(rcu)模式的添加(smp_wmb())(请看背景知识)
2.2.1: 将新项目加到以知的prev和next之间:
static inline void __list_add_rcu(structlist_head * new,
{
}//此处注意:smp_wmb();smp_wmb()防止编译器和CPU优化代码执行的顺序。在这里,smp_wmb保证在它之前的两行代码执行完了之后再执行后两行
2.2.2:将新项目添加到list的头部(head之后第一个位置)。注意,此处head是指此双向链表头。
static inline void list_add_rcu(structlist_head *new, struct list_head *head)
{
}
2.2.3:将新项目添加双向链表最后一个位置(也就是head的priv)。注意此处head表示list头。staticinline void list_add_tail_rcu(struct list_head *new,
{
}
3. 从双向链表删除项目:
3.1:基本删除函数:
static inline void __list_del(structlist_head * prev, struct list_head * next)
{
}//只是将前一个和后一个互指
3.2:删除指定项:
static inline void list_del(structlist_head *entry)
{
}
3.3: 安全的删除指定项:
static inline void list_del_rcu(structlist_head *entry)
{
}
此处Sam并不很清楚怎么回事。
3.4:删除并初始化某一项:
static inline void list_del_init(structlist_head *entry)
{
}
4.替换某项:
4.1 使用new 替换 old:
static inline void list_replace(structlist_head *old,
{
}
4.2 替换并初始化:
static inline voidlist_replace_init(struct list_head *old,
{
}
4.3:安全替换:
static inline void list_replace_rcu(structlist_head *old,
{
}
5. 移动项:
5.1移动到头部
static inline void list_move(structlist_head *list, struct list_head *head)
{
}
5.2移动到尾部
static inline void list_move_tail(structlist_head *list,
{
}
6.测试项目是否为最后一项:
static inline int list_is_last(conststruct list_head *list,
{
}
7. 测试list是否为空:
static inline int list_empty(const structlist_head *head)
{
}
8. 两个链表连接起来:
8.1:将list链表连接如head链表头部:
static inline void __list_splice(structlist_head *list,
{
}
8.2:连接
static inline void list_splice(structlist_head *list, struct list_head *head)
{
}
8.3:连接并初始化:
将list连接到head头部,再将list初始化:
static inline void list_splice_init(structlist_head *list,
{
}
9.一些有用的宏:
9.1得到 list_entry(ptr, type, member)
简单的讲,这个宏的作用是:通过结构(type)中的某个变量(member)的指针(ptr)获取结构本身的指针.
也就是说,type中包含一个成员变量member.且某个结构体实体中member的指针为ptr.则list_entry()则返回的是:这个结构体实体的指针。至于如何做到的,请看背景知识3---container_of。
9.2:list_first_entry(ptr, type,member)
得到ptr链表中下一个的struct的实体。
9.3:
#define list_for_each(pos, head) \
它其实就是一个for循环,循环双向链表一圈。
prefetch()是档案快取技术,不用深究。
下面几个宏与之类似:
__list_for_each(pos, head)
list_for_each_prev(pos, head) //向前循环
9.4: list_for_each_entry(pos,head, member)
这个宏是双向链表中最常用的,也是最有用的。表示从以head为头的双向循环列表中,一个一个拿出包含此list项目的结构体(pos的类型),并放到pos中。
#define list_for_each_entry(pos, head,member)
因为有上面list_entry()的铺垫,所以非常简单。
参数一:pos就是一个结构体指针。这个结构体中会包含成员变量member.
参数二:head就是一个双向链表头。
参数三:pos结构体中的成员变量名。
pos = list_entry((head)->next, typeof(*pos),member):pos得到双向链表中第一个链表被包含的结构体实体。
&pos->member !=(head):此结构体中的链表不是头。
pos = list_entry(pos->member.next, typeof(*pos),member): pos得到双向链表中下一个结构体实体。
Linux kernel 中双向循环链表的使用:
在Linux内核链表中,需要用链表组织起来的数据通常会包含一个structlist_head成员,结构都通过这个list成员组织在一个链表中。
例如:在hid-core.c中,要组织一个report链表。
于是,首先使用
1)
INIT_LIST_HEAD(&device->report_enum[i].report_list)
struct hid_report {
};
这就是需要用链表组织起来的数据通常会包含一个struct list_head成员。
2)。
list_add_tail(&report->list,&report_enum->report_list);
3).
list_for_each_entry(report,&hid->report_enum[HID_INPUT_REPORT].report_list,list)
遍历
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一:typeof:
typeof不是标准C的运算符,这是gcc的一个扩展.
它与sizeof() 语义类似,sizeof(exp)代表返回exp长度。则typeof(exp)返回的事exp类型。
例1:
int a;
typeof(&a) b;
因为a 为int型。所以&a为int*.
也就是说b 为int* 类型。
例2:
typedef struct
{
int size;
char t;
} ngate, *pngate;
typeof(((ngate *)0)->t) w;
这其实就是表示,w 的类型为:ngate的t的类型。
在这里0并不是真正的变量,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替代使用的符号。其意思更可以理解为一个被赋值了的变量,这个数可以不是0,,随便什么数字都可以。
背景知识二:offsetof
kernel中定义如下:
#define offsetof(TYPE, MEMBER) ((size_t)&((TYPE *)0)->MEMBER)
与上面所以类似,(TYPE *)0 表示:0是指向TYPE的指针。
则 &(TYPE *)0->MEMBER表示:TYPE类型的实体0的变量MEMBER的地址,因为从0开始,所以它的地址就成为offset.再用size_t强制转换,就是从struct头到成员变量MEMBER的offset.
背景知识三:container_of(ptr, type,member)
Kernel中如下定义:
#define container_of(ptr, type, member)({
(type *)0: 表明某个实体为type类型的。
((type *)0)->member表明这个实体的某个成员变量。
typeof(((type *)0)->member) *__mptr表明定了一个指向此成员变量类型的指针。
offsetof(type,member)表明成员变量member到结构体类型type头的offset.
(type *)( (char*)__mptr - offsetof(type,member)则表明:返回的是一个指向type的指针,此指针指向一个type类型的实体。而参数ptr则是这个实体中的某一个成员变量位置。
背景知识四:RCU(Read-CopyUpdate)
RCU是2.5/2.6内核中引入的新技术,它通过延迟写操作来提高同步性能。
系统中数据读取操作远多于写操作,而rwlock机制在smp环境下随着处理机增多性能会迅速下降。针对这一应用背景,IBMLinux技术中心的Paul E.McKenney提出了"读拷贝更新"的技术,并将其应用于Linux内核中。RCU技术的核心是写操作分为写-更新两步,允许读操作在任何时候无阻访问,当系统有写操作时,更新动作一直延迟到对该数据的所有读操作完成为止。